|
“中原之门”开拆,问责不能一起消失
近日有消息称,河南省重点建设工程、郑州地标性建筑“中原之门”正在拆除之中。这幢建筑开建于2009年,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投资规模近1.8亿元,2012年陷入停工成为“烂尾之门”。
在这之前,媒体和舆论对这幢烂尾楼就有过关注。据介绍,“中原之门”由省旅游局主持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旅游服务中心。奇怪的是,该项目因何停工变成烂尾楼,至今仍没有公开的官方结论。当时要求停工的是郑东新区,而且是用执法车直接给堵上了,省旅游局属于被迫停工。这一举动也非常蹊跷。总之,停工肯定事出有因,只是有关部门不说而已。
停工莫名其妙,拆除也是一本烂账。据悉,郑东新区去年提出将“中原之门”与世界客属文化中心一栋楼置换,省政府也已同意置换方案。结果,根据郑州市相关道路规划,“中原之门”赫然在征迁单位之列,这才有如今的拆除之举。问题是,那么多钱花下去了,不能说拆就给拆了,总该给个理由吧?但是,也没有。
既然是政府工程,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不能拆得这么不明不白。在这里,不仅要追问大楼的停工原因,还必须对相关责任部门和官员提出问责。不能说,当初拿来当作政绩就大张旗鼓,碰到问题了就赶紧捂盖子,一拆了之。当年究竟是谁主持建设工程,花了多少钱,都该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账,要对公众如实作出说明。
“中原之门”的拆除,还反映出当地规划建设之乱。事实上,郑州不仅这么一处烂尾楼。有报道提到,投资十几亿元的“中交三公局郑州市京广快速路工程BT项目”,也陷入烂尾状态。此外,什么商会大厦、时代国贸大厦等多个由来已久的烂尾项目依然未得到解决。建了拆、拆了建的工程,在当地也不少见。这些大项目不知要花多少钱,当地相关官员不心疼,百姓看着着实难受。
再说了,“烂尾楼里有黄金”,除非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豆腐渣工程。一些烂尾楼,或是资金不足、产权不清、手续不全等原因,才无法继续动工。如果花点心思加以清理,引进投资、厘清产权或补充手续,这些烂尾楼立马可以“满血复活”,发挥本该有的价值和功能。
据介绍,当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走马上任,第一板斧就是拿总投资达数十亿元的烂尾楼开刀。他通过国资公司接盘、引进外来投资者等方式,不到3年就让当地烂尾楼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且不讲这里头有无水分,但其判断非常精准。郑州是省会城市,城区土地寸土寸金,房地产回暖明显,如能妥善处置这些烂尾楼,不仅可使前期投资不至打水漂,也是盘活资源、活跃经济之举。何况,烂尾楼处理好了,还是一桩看得见的政绩。无论如何,这都要比一拆了之妥当。
本来想建成郑州“面子工程”的中原之门拆了,但若不吸取教训,深刻反思,类似被称作“城市盲肠”的烂尾工程,还有可能不时发炎,让城市隐隐作痛。
来源: 钱江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