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体质的相关因素
人的体质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主要关系到先天禀赋、后天颐养、精神因素、性别、年龄等。
(一)先天禀赋
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禀赋,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例如,形体的髙矮胖瘦和内脏器官强弱都跟种族和家族的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说: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灵枢?寿夭刚柔》也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灵枢·本脏》篇提到:五脏者,固有大小、髙下、坚脆、端正、偏倾;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燋心,打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以使忧;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五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这是以生理方面的差异来推论性格特点的差异,说明了禀赋不同对体质的影响。
(二)后天颐养
先天禀赋所形成的体质,是体质的基础,它决定了体质强弱,决定了体质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后天的饮食调养、生活习惯和嗜好,是影响个体体质的最重要的因素,如饮食习惯是形成不同地域间人群体质差异的重要原因。《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了东方、西方、北方,南方和中央等不同的地域,因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质状况及易患病倾向,并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古语有云: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病癌;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而饮食的偏嗜也会引起人体脏气偏盛偏衰而产生病变,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记载: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三)精神因素
精神状态,是影响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人的心身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形神合一的特点。《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其意思是说,所谓平人,在脏腑、经脉、血气、营卫都处于调和的状态,形肉气血相称,身心和谐,就是没有病的正常人。病人则是指身心两个方面有一定的异常之处,如阴阳气血、经脉及情志等方面出现了病理变化。《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其意思是说,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经脉,治疗时宜用针灸,屡受惊恐者,经络因气机紊乱而不通畅,病多为麻木不仁,治疗时宜用按摩和药酒,这是从形体到精神的双向映射关系,表明体质是从形到神,再从神反过来影响形的过程中形成,这是身心关系的相互影响,从而影响人的体质。《灵枢?本脏》篇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其意思是说,志意和顺,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达,魂魄的活动有条不紊,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志刺激,从而使五脏安定,正气健旺,不会被邪气干扰而生病。这些都说明,精神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有相应的关系。
(四)性别因素
性别差异对体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女性为阴柔之体,脏腑功能较弱,形体多小巧苗条,能胜任体力需要较小的工作。男性为阳刚之体,脏腑功能较强,体格多健壮,肌肉壮实,能胜任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血为先,男子以气为本。《灵枢?五音五味》指出: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妇女有经、带、胎、产、乳等生理特点,这些功能都以血为用,故女子血病多见。血的运行与肝的疏泄及气机的调畅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如果肝未能藏血或是疏泄功能失调,就会产生月经失调、带下病、不孕、胎产不安、产后乳汁不畅等病症。男子多用气,气常不足,所以,男子病多在气分。另外,男女在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和形体变化规律上也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的,由于体质上的差异,男女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发病的倾向性等都有所不同。
来源:中华中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