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专电 新华社社会文化新闻专线评出2015年国内文化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国家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 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首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施行。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并禁止博物馆获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条例还规定,国家在博物馆的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规范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不区分国有和非国有性质。 二、“抗战神剧”遭吐槽被叫停 5月7日,抗战剧《一起打鬼子》开播,其中的“裤裆藏雷”等情节被舆论和观众吐槽。此后,该剧被叫停。近年来一些“抗战神剧”频现,暴露出电视剧制播方一味媚俗、片面追求收视率的弊端。 三、全国性文艺奖项减少六成 5月8日,文化部网站通报提出,将41个各类全国性文艺奖项减少60%以上,以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大力解决奖项过多过滥、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同时,对保留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修订评奖办法,严格评奖标准,规范评奖程序,严肃评奖纪律。 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领域 5月11日,国办转发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公布,对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作出重要部署。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力量参与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 五、国家大力支持戏曲传承发展 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央财政支持优秀戏曲剧本创作、对基层戏曲院团给予资金支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购买组织院团到农村演出……这些政策有助于保留戏曲的根和魂,令戏曲界倍感振奋,有望让群众享受更加丰富的戏曲大餐。 六、科幻小说《三体》获雨果奖 当地时间8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的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上,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近年,国内掀起“科幻热”,小说《三体》已被改编成电影。 七、南京大屠杀档案入世界记忆遗产 当地时间10月9日,中国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世界记忆名录》。这个名录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我国现有10个项目入选。 八、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 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引起热烈反响。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九、西汉海昏侯墓发掘获重要发现 11月4日,历时5年考古发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公布。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截至目前,墓葬已出土378件金器,金器之多成为“汉代考古之最”。而墓主人是否为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成为这项考古发掘的最大悬念。 十、中国电影年票房突破400亿元 截至12月3日,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400.5亿元,同比增长47.4%,稳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捉妖记》《港囧》《夏洛特烦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电影助推国产电影票房同比增幅达70.9%。10月30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规范和促进电影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