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9|回复: 0

毕业简历造假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7 01: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毕业简历造假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毕业简历造假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大学毕业生造假,迟早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这诚信缺失的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后者才更值得反思和拷问。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了比拼造假现象。应届生论坛上,甚至有人认为“简历不造假,十足一大傻”。

  “造假”已不新鲜,按经济规律来说,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产出、成本低获利高的地方自然会有人趋之若鹜、趋利避害。“造假”琳琅满目、花样翻新,概因为这在很多场合、很多时候是一笔“失少得多”的买卖。然而,所有造假,从长远来看都是得不偿失的,表面看得到的是一时的利益、机会这些有形财富,但失去的往往是诚信、正直、公平这些无形的价值。很多人总习惯用一时的利益得失来衡量利弊,如此就陷入了“欲望无穷、贪婪膨胀”的无底深渊,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毕竟“人在做天在看”。

  把道德批判的鞭子打在造假者身上,无可厚非,这也是当下社会最常见、最安全的一种思维模式——一看到“造假”就迅速占领道德高地、举起批评的大棒。每每如此,都让人们看到社会道德底线的捍卫者力量如此雄壮,可一回到现实中,“造假”似乎随时都在身边发生,多数人还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原来很多批评都是一种“道德幻象”。回到大学毕业生造假这件事上,批评造假固然没错,却又不能把板子一味打在某个群体身上。很多时候,“造假”是一条流水线,“造假者”往往处于下游,没有太多话语权、议价权、决定权,多是被动去迎合,倒是对造假推波助澜的一些上游污染,更值得批评和反思。

  没错,说的就是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呼吁了多少年,批评了多少年,现实也上演了无数真相,可“唯文凭、唯身份、唯简历”的用人观却始终不见有根本好转。一方面市场化这么多年,企业单位早已把创新、人才看做发展的根本,另一方面却又在人才入口处设置重重“安检”门槛,按照这个样子,孔子肯定要败在和珅手里、李白的诗句肯定比不过严嵩的“青词”。当上游被一些陈旧、僵化的观念价值污染,指望下游的求职才俊个个冰清玉洁、正直诚信,恐怕是颠倒了逻辑。如果企业单位的用人观,尤其是国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观念不根本转变,大环境下还会催生一波波造假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造假,迟早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这诚信缺失的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后者才更值得反思和拷问。
    来源: 京华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