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8|回复: 0

“中医”的两层古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 00: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的两层古义

“中医”的两层古义


“中医”一词产生于汉代,多见于两种语境:一是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医学文献;一是作为谚语中的词语,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因去古甚远,人们对“中医”古义不太明了,甚至存有歧异,孰是孰非,让人莫衷一是。笔者立足古代文献,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考释,还原其词义,望能有助于研读中医文献。

汉代医学文献中的“中医”,指“中等水平的医生”。张机《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古者上医相色,中医听声,下医诊脉。”《灵枢·根结》有类似的叙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二者文例相同,“中医”即“中工”,指“中等水平的医生”。检视唐代前的医学文献,“中医”指称医生的治疗水平,多与“上医”、“下医”连言。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诊候》:“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柳宗元《愈膏肓内赋》:“夫上医攻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宋代之后,才有单用“中医”指称医生的医疗水平的情况。苏轼《苏沈良方》序言:“吾平生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

“中医”作为一种凝固词语,亦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此“中医”歧异最大,有四种释读:一指“中等水平医生”;一为名词偏正词组,指“中等的疗效”;一为动宾词组(“中”读“zhòng”),谓“符合医理”;一则把上文“得”与“中”视为词组“得中”,“医”为动词“医治”,指“以得中状态为治疗准则”。要明晰此“中医”的含义,需综合谚语语用情状加以考证。

首先从谚语出处看,“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始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其《方技略》“经方”小序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从“故谚”可知,谚语产生时代应早于东汉。除谚语外,序言有两层含义。先述经方治病机理:考察药物性味及疾病性质,配成适宜的药剂,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次述误用经方所致恶果:不明经方之理,“以热益热,以寒增寒”,致病人“精气内伤,不见于外”。位于序末的故谚“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是总结整个小序还是仅承误用经方而言?《方技略》篇末总序:“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今其技暗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此言明各小序的宗旨:既“论其书”(强调各类方技之内涵),亦申明“其术暗昧”之具体情状。此“释术之旨意+明术之得失”之体例贯穿医经、神仙、房中各序,经方小序亦然。由此可知,“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并非总结整个小序,乃承庸医误用经方而言。因而可进一步推断此谚语义背景与庸医误治有关,而与经方治病无涉。

其次从谚语语用看,此谚在后世衍生出“有病不治,恒得中医”“不服药为中医”“不服药胜中医”“不服药为中治”等多个谚语。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古人以‘病不服药为中治’。盖谓服药而误,其死甚速,不药其死犹缓,万一得明者治之,势或可为耳。以吾所闻见者验之,中治疗之说有以也。”可证“医”即“治疗”。明代史可法《可茶小传》中记述朱丹溪的学生可茶的治疗:“然可茶守丹溪之说,自谓恒得中医,至自比李英公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云。”其所谓的“恒得中医”之“中医”亦指“不大胜,亦不大败”的治疗效果。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轻药愈病论》详述“中医”之义:“古谚有‘不服药为中医’说,自宋以前有之。盖因医道失传,治人多误。病者又不能辨医之高下,故不服药。虽不能愈病,亦不至于为药所杀。况病苟非死症,外感渐退,内伤渐复,亦能自愈,故云中医。”显然,“中医”同于上文的“不大胜亦不大败”,即“中等的治疗”。考《周礼·天官·医师》曾评价医生医疗水平:“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汉代郑玄注曰:“失四为下者,五则半矣,或不治自愈。”清代孙诒让指出“有病不治,恒得中医”义与郑玄“五则半矣,不治自愈”相同。郑玄谓“十失五者”仅有50%的疗效。可见谚语中的“中医”指“一半的治愈率”, 即“中等水平的疗效”。

综上,“中医”古义有二:一是“中等水平的医生”,一是“中等水平的疗效”。


来源:古方中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6: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