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也是世界的一席盛宴
春节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但它在今天诠释出的意义,已不再仅仅属于中国人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春节正成为更多人的一席盛宴。
定居法兰克福郊区的一位重庆阿姨,春节前夕亲自动手熏制麻辣香肠,视频传上网络后,在当地社区成了红人。这位阿姨的德国丈夫开玩笑说:德国有1500多种口味的香肠,地道重庆麻辣味却是第一回有。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关乎味觉,最醇厚的是家乡味儿。如果说春节对于身处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而言,都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那么当越来越多中华文化圈以外的朋友参与这场狂欢,它也就变成了一场关于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的全球分享。“食俗成人”,食物背后寄托的绵绵思念打动人心,每个文明体系对此都有相似的感悟。
近年来,春节在国外的“际遇”不断提升。一位中国音乐家不久前说,自己早些年在国外举办新春音乐会,更多还只是“朋友一起闹一闹”,但现在越来越多国外主流音乐厅或音乐团体,比如卡耐基音乐厅、旧金山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都在主动寻找中国音乐家办新春音乐会。猴年来临前,美国广播公司《初来乍到》剧组制作了春节特集,这在有聚焦节日主题传统的美剧中尚属首次。一位剧中主演告诉记者:不止是华裔观众在通过编剧的视线进行观察思考,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帮助美国社会不同人群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春节不只是时光轴上的一个标注,更是寄托着中国人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理解,趣味十足的各式年俗则让这种理解变得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世界范围内,当越来越多人走近华人的春节年俗,即使初衷只是凑一番热闹,但一种传承已久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独特方式,还是在不经意间向他们打开了大门。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小,却也越来越丰富,不也正是缘自类似的种种相遇吗?
近些年来,每逢春节,中国媒体上关于“如何留住年味儿”的讨论总会如期而至。有人说,年味儿变淡背后是农耕文明留下的传统与今日城市化大潮下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一场碰撞。类似的碰撞显然并不只是在中国社会出现。如何让现代与传统兼容,如何在拥抱面向世界的生活的同时留住文化血脉,这是时代给不同国家、不同文明摆出的一道共同的难题。当下很多中国人说“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正是对这个难题的一种回答。不少国外媒体瞩目春运,称其为“史诗般的人类最大规模年度迁徙”,并细心记录其中属于普通人的动人时刻,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社会变迁中个人情感世界的一种挖掘。
春节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但它在今天诠释出的意义,已不再仅仅属于中国人。越来越多人分享这一席关于亲情、乡情的盛宴,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是相通的。各国人民在文化与情感的交流中,一起走向未来。
来源: 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