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1-5-10 15:14 编辑
目前全球有2.5 亿(约7%)成年人的肥胖症患者,5~7.5亿人的体重超标。肥胖在全球呈流行趋势,并引发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增长势态,近年来,由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膏人”、“脂人”、“肉人” 我国古代把肥胖分三型:“膏人”、“脂人”、“肉人”。按照《黄帝内经》所言,“膏人”是指身小腹大,脂膏集中于腹部,其腹部外形远远大于脂人,与近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型相似。“脂人”的脂膏均匀地分布全身,形体肥胖,虽肥而腹不大,更不能垂,而肌肤质地中等,总体肥胖度较膏人为大,与近代医学的“均一性肥胖”类型相似。“肉人”以肌肉之壮为主,形体实肥,肥而壮盛,上下均肥,皮肉结实,精神内旺,是一种体重超常之人,其体重的超标是体内肌肉发达所致,体内脂膏增加不多。由此可见,肥胖者并非都为病态。只有因不正常的肥胖,高脂稠浊异常聚集,或于皮下,或于经脉,最终脏络受损,形成膏浊病。膏浊,来源于饮食,生理状态下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然而,若饮食营养过剩,不能完全被运化输布,则所生膏浊为病理膏浊。此时,膏为体脂,多余之脂肪;浊,表现为糖浊、脂浊、尿酸浊等。 现代中医认为,肥胖是指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导致形体发胖,超乎常人,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气化功能失常,膏浊停聚引起腰腹部或全身脂肪过多病证,继而常常引发诸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 治疗大法,消膏降浊 膏脂充溢,浊邪内生是膏浊病的病理基础,因此消膏降浊是治疗膏浊病的基本大法。其含义包括:消除膏脂、泄浊和化浊。泄浊,即通过通泻的方法排泄浊邪;化浊,即促进浊邪的转化和分解,加速代谢,以减少浊在体内的积聚。临证时常用五谷虫、山楂、红曲、大黄等即是消膏降浊的体现。而针对某一代谢紊乱为主,其他代谢异常并存的情况,经常配合以下治法。 清胃降浊法:针对高血糖为主,主要表现胃热的情况,应用清胃降浊法。如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清热降浊消膏。 升清降浊法:针对血脂紊乱为主,主要表现为中焦清浊升降失调的情况,应用升清降浊法,如半夏泻心汤等,泄浊邪,升清阳。 清利降浊法:针对高尿酸血症为主,主要表现为湿热下注的情况,应用清利降浊法,如二妙丸等,清利降浊消膏。 清肝降浊法:针对高血压为主,主要表现为肝胆湿热的情况,应用清肝降浊法,如龙胆泻肝汤等,清肝降浊。 膏浊对于脏络的损害,一般病情较为复杂,存在脏腑、脉络及络脉的损害,因此在贯穿活血化瘀法同时,还应针对不同脏络损害分而治之。膏浊病以过食肥甘为主要根源,以土壅为核心病机,治疗重心在胃肠,由膏人,到膏浊病,到脏络受损是膏浊病发生发展的三大阶段,其最终结局为心、脑、肾、下肢大血管等脏(腑)络(脉络和络脉)受损。对于膏浊病的防治可以总结为:预防重心在减脂(减少脂肪摄入),治疗重心在胃肠(燮理中焦,消膏降浊),防治重心在脏络(保护重要脏器和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