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锐意创新、蓬勃向上的国家形象正在收获更多认同
2016年中国两会召开前夕,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在堪培拉举行会议,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会上就中国经济改革话题发表了一番讲话。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目前正在向消费驱动转型,尽管改革和结构调整面临一些挑战,但相信澳大利亚将从这个过程中受益。“中国经济的转型正在引领澳大利亚的转型,我们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和投资机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
每年两会,国际社会都希望第一时间从中捕捉中国的改革信号。今年,更多的关注目光被投注到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会期间,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攻坚之年的奋力作为由此开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世界关注中国的这场大变革,有不同的着眼点。一方面,国际市场希望从中获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方向的线索,特别是希望借此把握中国解决产能过剩等现实挑战、构建经济再平衡的整体逻辑和顶层设计。
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人们也希望中国改革能探索出一些可供分享的新经验。例如,悉尼科技大学学者詹姆斯·劳伦森就在日前表示,经合组织成员国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经济增速并未恢复,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结构性问题,中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改革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做出的有益探索。
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对改革的“需求”可以说普遍存在,但却并非每一个国家都能在这方面拿出“有效供给”。中国沿着自己的改革路线图稳步前行,这是世界继续看好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整体部署,开启了中国改革新阶段。过去一年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53个改革任务。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对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整和适应,也很少有民族有它这样的事业心和雄心壮志。”西方学者曾对中国改革给出这样的评价。各个领域的具体改革成果,再加上中国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等一系列改革方法论,正让中国的“改革”品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越擦越亮,中国锐意创新、蓬勃向上的国家形象也正在收获更多认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0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