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1|回复: 0

我们如何看世界,听听国际问题专家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7 09: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如何看世界,听听国际问题专家怎么说

我们如何看世界,听听国际问题专家怎么说


(新华全媒头条·中国看世界)我们如何看世界,听听国际问题专家怎么说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中国与世界日益交融,理念与思潮不断交汇。

  然而,我们看世界和看中国的方式却似乎越来越简单化,我们的信息和认知越来越依赖网络。片面的认知和碎片化的信息容易导致不同的判断和结论,往往容易形成对立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外观世界、内观中国?又该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身处地球村,我们又该如何认清“世界大势”?怎样把握“时代主流”?怎样看待“软硬之策”的争辩?……

  针对各种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国际问题学者,听听他们的看法。

  怎么看中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威尔·里普利最近发表文章,讲述自己在北京体验24小时无现金生存的经历。他用手机导航,在大街小巷穿行畅玩,用电子支付买电影票、喝咖啡、打出租车……

  不带钱包,也不带信用卡,就完成生活中一天的支付,这在美国许多地方都还无法实现,却在相当一部分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常态。里普利发现并体验到了日常生活折射出的中国在经济科技部分领域发展的超前性,非常感慨。

  从这个社会新闻报道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观察和研究中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说,如今外国人看中国主要关注前景,认为中国这个“大块头”已经成为世界强国。这些外部的信息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判断。认识不清就容易放大细节,容易产生两种不良倾向:或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因此,客观、理性、准确看待当下中国,自信而不自大,尤为重要。

  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看来,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情况复杂,应避免轻易给中国定性和定位的倾向,不能过分追求简单统一,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

  “看中国的崛起要有历史自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说,“近代以来,中国正以任何时候都没有的力度和姿态崛起。从各方面条件来看,中国和平崛起必将持续。”

  不过,“中国地位越上升,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碰到的挑战也会越多。”时殷弘说,在众声嘈杂中“看中国发展,需要定力”。

  上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携新书《中国崛起:重估亚洲价值观》来到北京,分享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进展。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未来发展、影响力增强是一个历史过程,要自信,也要避免自负情绪。”郑永年说。

  他说:“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地图’中、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来认识。从文明的历史视角,看中国过去、今天和未来,明晰前景,确立方向。”

  怎么看世界?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始于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倡导的“经世致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是当时推动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先声。

  王义桅说,鸦片战争后很长时间里,中国人看世界目光主要盯着西方发达国家,心里主要想着如何比肩、超越。

  “中国现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在摆脱过去历史悲情的同时,更需要跳出认识的局限和束缚,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胸怀天下的责任感。”

  当今世界丰富多元,融合开放,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在新形势下,中国人应该如何看待世界?王义桅认为,首先是“立于”中国看自己;其次是“迈出”中国看世界;再次是看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在看我们的过程。

  不久前,王义桅曾与埃及学者贾拉尔交流。贾拉尔说:“很多国家到我们这里谈‘良政’、提‘民主’。而有一个国家到这里来建设、来投资,它就是中国。中东地区对西方曾经期望很高,现在很失望。今天人们对中国抱有希望。”

  “中东地区在变,他们的世界观在变,世界期待着中国。中国人的世界观,实际上是中国观的折射,我们的世界观要有双重责任感。”王义桅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说,10年前学界曾讨论过“中国的世界”和“世界的中国”。“世界的中国”意指把中国置于世界全局,找到坐标,自我定位。“中国的世界”则指以我为主,着眼中国利益和战略目标,去塑造世界的未来。

  韩方明认为,当前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开放是不二选择,只有开放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更紧密的世界。无论是一体化,还是碎片化,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韩方明说,整个世界仍然是一个现代化的世界,现代化的方向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很大的张力。如何调谐和维持这种张力的平衡和有序释放,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看世界要有历史观、辩证观、大局观

  战略是无形的,却是发展的命脉,决定着未来发展的走向。

  对于中国来说,世界不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如何驾驭自身的发展,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同时,正确认识世界,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015年4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在学术期刊《国际问题研究》上发表长文《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认为当前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大战略。

  大战略要有大国特色、大国风格、大国气派、大国贡献。

  韩方明说,中国的发展战略已经大致确定了,那就是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面对来自世界的重要挑战,中国需要增强战略定力,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要从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制定中国的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要以深邃的全球视野,主动塑造大外交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要以恢宏的战略定力,确立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要以周密的谋篇布局,积极引领和处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多边领域的外交工作,要以务实的方针政策,将合作共赢理念落实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方面。”苏格对记者说。

  当年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对世界的宣示。苏格说,今天的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推动和平发展从而为世界做更大贡献,这是中国的历史己任。

  在袁鹏看来,中国已经明确了未来的战略目标,也设计出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布局,能否将大战略转化为实际推动中国发展的动力,还取决于战略统筹与协调能力、战略运筹与执行能力、战略包装与宣传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取决于国家综合实力与战略意志力,取决于对内外局势的准确判断和正确决策。

  “中国经济总量、贸易总量等硬指标上去了,但我们世界观、中国观、战略观等软指标还有待跟进。在学术层面,看世界要有历史观、辩证观、大局观,否则,以不准确或不精确的形势判断形成我们的战略观,只会行之不远。”袁鹏说,“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崛起关键阶段,对世界对中国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进而形成更理性科学的观念,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来源: 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4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