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3|回复: 0

怪胎王聪威:风格未定的台湾六年级作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8 06: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c05aed68d3f142.jpg


  王聪威,小说家、现任联合文学总编辑。1972年生,台大哲学系、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曾任台湾明报周刊副总编辑、marieclaire执行副总编辑、FHM副总编辑。曾获巫永福文学奖、中时开卷好书奖、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决选、金鼎奖入围、台湾文学奖金典奖入围、宗教文学奖、台湾文学奖、打狗文学奖、棒球小说奖等。著有《师身》、《恋人曾经飞过》、《滨线女儿──哈玛星思恋起》、《复岛》、《稍纵即逝的印象》、《中山北路行七摆》、《台北不在场证明事件簿》等。

  把文学做成生活方式 文学杂志不是受保护的东西

  凤凰文化:我想我们先从《联合文学》开始聊起。《联合文学》在台湾是一个老品牌的文学杂志了,那您是一个年轻人,您在接手这份杂志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的压力来自哪方面?

  王聪威:我是2009年来的,那时候请我来的原因就是想做杂志的改版。因为杂志的创意慢慢低落,销售上也一直下降。《联合文学》1984年创刊,到2009年已经有25、26年了,中间虽然历经了很多变革,可是开本和取材方向都很一致,所以它在内容上也就比较没有创意了。在销售上、订户上不只是《联合文学》的问题,也不只是文学杂志的问题,台湾的杂志大概这十年来--至少这五年来都是惨淡经营的,一直在下滑当中。所以当时的发行希望能做一个改版。2009年那个时候公开征选总编辑,之前已经有八九个月没有总编辑了。我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是比较多时尚杂志或者生活类杂志,所以大家希望我能够为杂志做个改版,所以我来的时候目标很明确。

  只是说改的幅度有多大?比如说开本不能改,当时还是要小开本的,然后彩色页扩张的程度也有限。在这种限制下,当然不可能做的像现在这么大的开本、有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只能在内容取材上或者里面的阅读线上重新整理。那我觉得比较困难的大概有两点:第一个就是以前文学杂志不太重视所谓的编辑技术这方面,我们比较倾向于要到好的作家、把好的文章拿进来。当然文学杂志应该要有基本的内容,可是作为一本杂志的时候,它有很多形式上的要求,比方说广告如何配置、阅读线要固定,类似这些一般商业性发行的杂志都会严格要求和遵守,但是文学杂志很多都不太在乎这种事情。所以第一个我就希望我的《联合文学》要有一个杂志的样子,这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最基本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文学杂志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文学人,大家对文学很热爱,也长期跟作家有来往,可是没有真正杂志的工作经验。所以你必须要说服和重新训练你的人员换一个杂志编辑的思路。

  只要把这两点克服,对一个总编辑的我来说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操作这个工具,去呈现我要的内容。

  凤凰文化:从您接手杂志到现在,有几次改版?

  王聪威:算是两次。

  凤凰文化:那现在在台湾市场上的销量啊、读者的反馈啊、阅读的热情啊等等是一个怎么样的状况,相较之前有没有改观?

  王聪威:如果说跟三十几年前那是没办法比。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学杂志,也没有这么多媒体的竞争,更没有互联网这种竞争,所以文学杂志很好卖,只要做一本文学杂志就可以养活20、30个人,不用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我觉得大陆的文学杂志也类似。所以我们到现在的销量跟过去没办法比,可是如果跟之前比的话,我们可以讲是逆势的回攻吧。

  我们从改版以来基本上都是成长的,比方说今年实体同路的销售量还成长了20%左右,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它整体的量没有那么大,可是它能够成长。我们不太可能有更多的钱投入在行销方面,所以基本上完全是靠内容取胜或者创意取胜;而且现在几乎所有杂志都在衰退,可是文学杂志居然能够有成长,最有趣的是我们第一年做比较多的行销时反而没有成长那么多,第二年没有投入那么多行销成本,反而能够成长,我觉得它反映了我们多了很多新的读者。

  凤凰文化:就是更年轻一点的。

  王聪威:对。这一次刚结束的台北国际书展在现场贩售的同时也都看到类似的现象,我们的单本杂志在书展上卖得很好,因为去年的成长,当场的订户也有成长,很多都说他们是从改版之后才看的,那他们当然以年轻人为主啦。之前那次改版也是成长的,特别是那时网络上的成长幅度是超过200%的,我刚来的时候在博客来(注:台湾的网络书店)卖20本,可是我做到第三期、第四期就已经卖到200本了。

  《联合文学》不可能再恢复到过去的光荣时代,但是我的期待就是希望它能够有基本的市场竞争力,我希望我的文学杂志被拿起来跟你拿起一本其他的生活类杂志是一样的,把它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来竞争。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力,可是它被看待的方式是一样的,它是一个被阅读而不是受保护的东西。

  我们今年的一月号比所有台湾的中文杂志都要好,它的卖量是网络排行即时榜第一名,打败了所有杂志,包括非文学类。我们也曾经在周排行榜达到第一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鼓励,我们并不是在文学类、史地类这种冷门里有成绩,我们可以堂而皇之打败那些时尚杂志、热门杂志。

  凤凰文化:所以您的理念就是把文学做成一种生活方式?

  王聪威:嗯。

  大陆文学杂志缺乏专辑主题性 和早先的台湾接近

  凤凰文化:刚才也谈到了大陆的文学杂志,我不知道您对大陆的文学杂志有多熟悉,其实我挺想知道您作为一个在台湾做文学杂志的总编辑,会觉得台湾有哪些是值得骄傲的优势,大陆的文学杂志又有那些让台湾同行羡慕的优势?

  王聪威:我对大陆的文学杂志比较熟悉的就是上海的《萌芽》《收获》、北京的《人民文学》。《读者》算文学杂志吗?

  凤凰文化:也许广义上算。

  王聪威:那我们就不讲好了,《读者》来也台湾做了啦,但是他们跟我们的差距是很大啦。《萌芽》因为今年开始要做一个大改版,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是什么样子,如果就过去来说,我们觉得大陆的文学杂志文字量非常多,也没什么图片,大部分就是黑白的,这个跟台湾过去的文学杂志做法比较接近,跟现在比的话也许《印刻》杂志比较像——但是即使《印刻》《文讯》也比较重视专辑这件事情,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提供最好的文章、最好的作家提供给读者。这在过去比较少媒体竞争的情况下、有政府官方补助保护的状况下,可能可以取得最好的东西。可是我不知道大陆的读者到现在接受这样的编辑方式么?

  有一些反例,比方说《天南》杂志,它号称是中国最具国际时尚感的文学杂志,那它后来停刊然后又复刊,当然这本杂志绝大部分也是黑白的,它的彩页部分大概是18-36页而已,事实上也是以文字为主,但是它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做法就是它的专辑主题性很强。

  凤凰文化:就是策划性的思路。

  王聪威:对,策划性的专辑强调拉开,它不能只依赖作家来执行,必须依赖更多的摄影师、更多的采访者、更多的编辑能力来做。编辑人员也不再只限于取得好文章、审稿,必须还要考虑如何组织稿子、如何配制图片、如何想一些比较有趣的奇怪的点子。

  台湾这几年来,比如说《印刻》用作家来呈现封面的做法,跟大陆文学杂志相较的话就是最大的不同。大陆的文学杂志没有试过这种编辑方式,这种编辑方式不一定能够被大陆接受,也许大家还是喜欢读文字,但是我觉得有机会的话可以试试看。

  凤凰文化:而且很多作家现在依然愿意把杂志当作其新作品的首发地,尤其是长篇小说。

  王聪威:对,这种台湾现在很少。

  凤凰文化:它还是一个单纯的媒介的想法。

  王聪威:所以这都会发生冲击啊。比方说台湾现在几乎没有文学杂志连载长篇小说,报纸也是啦,我们登的小说可能最长也就是一万多字,所以我们的杂志基本上不会成为大幅的新作的发表园地。你要出一本长篇小说,我们可能会摘录五千字或者一万字,但不太可能说你在里面登完15万字之后才出版。

  另外一个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字都很大,大陆的文学杂志字都好小,排得密密麻麻的。

  凤凰文化:不光是文学杂志,整体的纸质书出版都是类似的。

  王聪威:是因为大陆的朋友视力比较好吗?我们如果排这么小的字会被骂的。我没有做真正的研究,但我觉得两岸的阅读习惯真的还是有差别。可是如果大陆的文学杂志想要学我们这样的做法的话,它就要完全打散重来,整个观念要大洗牌,包括编辑选纸选字的大小,你很难想象一个以图为主的东西,字如何排那么小那么密。

  文学阅读会减少到一定程度 但不会灭亡

  凤凰文化:刚才您也提到一个黄金年代的问题,不管现在《联合文学》卖得多好,它起码在一个短时期内不可能超过1980年代的状态,其实在大陆也有这种状况。除了市场,写作层面也是,像现在已经非常知名的作家比如余华、莫言,他们的成名都是文学杂志,今天很难想象有一个青年作家去投稿,在文学杂志上发了然后他就能在全国走红。所以两边的状况其实是非常像的。

  王聪威:蛮接近的。

  凤凰文化:那这个状况我们把它放大看,不光是文学杂志的问题,这其实是整个文学的状态。

  王聪威:对,因为在国外文学杂志也卖得很惨,可事实上我们做文学杂志是做得最认真的,国外没有什么文学杂志投入这么多心力。比方说日本的文学杂志,可能还比较像大陆,他们还是以文字为主。日本的《达文西》比较像阅读情报志,会介绍很多文学书,它是有主题的,然后某些生活类杂志或文化类杂志会做文学阅读的专辑,可是他们的文学杂志一般来说都很传统。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谈创新性的话,可能台湾的文学杂志是比较愿意做各式各样的尝试。有一些类型在台湾没有,在大陆也没有,比如说写作杂志,国外有很多这种专门针对作者的杂志,它里面可能不会发表什么作家的文章,但是它会教你怎么写作、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小说家,很有趣。我们现在就设法把文学放在杂志这个载体里面,让它变得也很有趣,这是我们在台湾做文学杂志会比较想要创新的吧。

  凤凰文化:除了创新性,因为您既是写作者也是媒体人出版人,我想问的是,面对这样的现状和趋势,您觉得这是文学的衰落吗?有没有可能文学再迎来一个黄金年代?

  王聪威:我觉得市场上恢复的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所有的市场都在衰落,售货量越来越少,文学阅读一直减少。我觉得它会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但它不会灭亡,不可能到有一天没有文学,我不相信这件事情。只是说本来有十个人在读,最后可能只剩下两个人在读,那就两个人在读吧。

  但是我们现在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比以前差呢?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一点。就我自己做杂志又写作来说,我当然不承认我们自己写得比以前差,我认为现在全世界的作家都一样,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现代文学的技巧、题材什么,我们掌握得比以前还要更好,所以写出来的作品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都有。这是一个很棒的时候,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时候。当然像以前那样一统江湖的大师也许不太可能有了,这是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学本身我一直都是很乐观的。文学本来就应该是活泼的、具有竞争性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在言论自由的范畴里面尽可能写你爱写的东西,不受拘束,不受干扰,这样的文学如果能维持两个人读的话就足够了。

  不必说因为我们卖的比较少,或者市场比较萎缩,就自认为我们写得差了。作为杂志的编辑,我们要尽可能呈现这个繁花似锦的状况,让各式各样的文学类型都能获得瞩目。文学走到现在,比如说在台湾你不会找到什么主流,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有没有办法真正让文学变得很赚钱呢?在台湾我觉得不太可能,也许在大陆有可能,因为在美国就做到了。美国如何做到呢?就是跟电影绑在一起,我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已经谈好了电影版权,写的时候顺便连电影一起写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可我们做不到啦,目前在台湾没有这么发达的文学产业或电影产业来支持。

  文学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占过真正主流的位置

  凤凰文化:其实读者群体的数量我个人觉得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于文学甚至阅读文学的人的一种态度的改变。我不太清楚台湾的状况,像大陆曾经非常尊重甚至非常崇拜文学青年、诗人,到后来文学青年就被替换成了文艺青年,再后来文艺青年被简化成文青,基本就是讽刺了。这其实是整个社会对于一种人群一个领域的轻视,不知道台湾存不存在这种状况?

  王聪威:我倒觉得这是过度扩张了。你讲的基本上在精英族群里面,我可以同意在某个时候精英族群里是比较重视作家的,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对这个世界有影响力,但基本只在精英社会存在。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在国中时就想当作家了,当我跟我爸爸说我要当作家时,我爸爸是完全反对的。

  凤凰文化:为什么?

  王聪威:为什么你要当作家,作家会饿死的,你为什么不当医生,为什么不当律师,为什么不当工程师,甚至为什么不当一个会制图的人员就好了。我那时十三四岁,30年前书也卖得很好,当作家一定很赚啦。可是对一般的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并不会真的鼓励孩子当作家,他们也不太相信作家会有什么影响力。当你被叫文艺青年的时候,基本上一般的父母没有特殊的感觉,他就希望你做医生希望你做律师。如果你读了文科,他就会觉得你一个男人读文科类,出社会是没工作的。

  凤凰文化:大陆也是这样。

  王聪威:然后你跟他说你要当作家,大家都会露出一副“你是脑子烧坏了”的那种表情。你也举不出什么成功的例子,台湾30年前卖得最好的是张曼娟,然后三毛,但是一般人根本不认识,我的父母根本不可能听过张曼娟这个人,三毛真的是因为太有名了,每天都要在报纸上出现,更不要说罗智成这些我们二三十年前的文学偶像。

  文学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占过真正主流的位置。但是它其中有没有什么英雄人物,当然有,我们举得出来的大作家们就是英雄人物。你可以想象我的父母可能听过白先勇,可是王文兴绝对没听过,你的父母可能听过郭沫若,但是毕飞宇完全没听过。一般社会上并不会对一个作家特别崇敬。我读书事念的都是所谓的明星学校,升学很好,里面几十个人大概只有两个人会读文学,其他人也不会关心你在干嘛,你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人家也不会读。所以实际上我倒觉得作家的处境没有更坏,这个世界没有改变啦。

  比如说在文学的场域里,我去到一个场合,人家都说这是《联合文学》的总编辑、作家王聪威,大家会给我某种眼光来看待。可是如果有一个年轻人说,我今年要读台大哲学系,因为王聪威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的,他爸爸一定会满头雾水,这个小孩在讲什么。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我考大学时第一志愿是台大哲学系,我爸说你读台大哲学系干嘛,我说罗智成是台大哲学系的学长,我很喜欢他,我要读他的哲学系,我爸就完全一头雾水,你在讲什么,罗智成是什么东西。

  40后50后作家依然掌握文学权力 后辈难以克服

  凤凰文化:您刚才说现在的写作者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我其实想把这句话替换一个词,就是现在的写作者也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但是有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像您是1972年生人,台湾叫六年级,大陆叫法是70后作家,70后、80后作家两岸都不少,写得非常好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好像大家能想起来的还是那些40后50后60后。而且即便这个写作者已经很成熟了,但他还是总被人当作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就是他还没有被经典化。

  王聪威: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而且我认为台湾跟大陆一样。我认为我们的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就是你们的60后、70后、80后作家,有很多都写得比过去的前辈要好。我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所有的前辈作家都是巨人,有一些前辈作家可能写得很差的,那你可能很容易就已经超过了。

  但为什么不会被重视?第一个因为我们的目光本来就已经分散在各个地方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确实没办法集中在文学这一块。以台湾为例,原来的那些作家之所以会那么受到尊重,因为有报纸副刊,如果你在副刊上常常有作品,你就会被视为一个很重要的作家,包括这些作家自己也掌握了副刊。现在当然没有了嘛,现在这些年轻作家基本上不会有这种场域了。

  第二个我觉得其实更重要的是,比方说台湾的三年级作家或者四年级作家,到现在基本上还是掌握了所谓的文学权力的。

  凤凰文化:话语权。

  王聪威:对。那这个没办法,即使到现在我们还没办法克服。但它是一个既成的事实,四年级作家也不过60几岁而已啊。

  凤凰文化:但是他们当年却可以克服他们的前辈。

  王聪威:但是这个讲起来有点复杂了,因为他们的前辈也很照他们,他们可能是父子关系、师生关系。但是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加上也没有媒体让你这样子运用。我们的媒体连副刊都瓦解了,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权力了。

  这些人掌握之后,他们在最好的时代——台湾有一个经济发展的好时代,比他们更早的作家可能没有经历过那么好的,可能还来不及经历——我们认为最好的年代基本上就是四年级,所以你可以想得出来的台湾作家,比较有名的就是朱家、大春老师这些,他们都是四年级。我们谈的基本是这些人,大陆认识的也是这些人。

  凤凰文化:差不多。

  王聪威:既使现在他们还是掌握最大的话语权,他们有最强的出版社来支持,他们媒体里面的人是最齐的,他们收录在课本上的文字受到比较多的重视。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五年级跟六年级的作家在很长时间里喜欢他们的作品,然后把他们经典化或英雄化,是广大读者喜欢他们才变成这个样子的。所以到现在,他们只要愿意写、愿意发声,还是会牢牢地控制住读者。当然这些作家现在也是有固定的人帮他们操盘,包括介绍到大陆,所以大陆还是比较熟悉他们。这个跟作品好不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就是没办法,再过十年不知道怎么样,但是现在五年级六年级的台湾作家还没有办法克服。

  另外一个就是台湾跟大陆的文学交往并没有那么看起来那么热络,彼此的了解还是很少。我所熟悉的就是莫言、余华、王安忆--新历史主义的这批人,都是王德威老师介绍的嘛,刚好在麦田出的时候是第一批,我们当然是非常的新鲜,他们真的非常的有趣。但是经过那段时间之后,接下来的新一代作家,我相信有写得很好的,台湾也有很多的介绍,但是对六年级七年级来说,可能我们成长过程里的分野越来越大,大陆作家写的题材、关心的事情跟我们可能实在是不一样。也许有一种竞争或者怎么样吧,反正就没有再继续这么热切地阅读。

  可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台湾年轻的作家、读者其实基本上也已经不太读四年级作家的东西了。我去很多地方演讲,会问你们喜欢的作家是谁,有没有读过大春老师的东西啊,读过天文老师的东西吗。阅读的人其实越来越少。而且你从这些媒体的反映来说,并没有那么热衷的啦。但是他们毕竟是进入学院里的,学院里开研讨会什么,当然还是以他们为主,可是事实上在阅读的人里面,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疏远了。这些读者有没有把注意力转到比较年轻的作家呢?也许有,但并不是等值的,并不是说有50个不再重视四年级作家的读者,50个都转移到五年级跟六年级,只有20个转移过来,其他30个做其它事情。

  凤凰文化:这种状况是相似的,大陆基本一模一样。这些人会是学院里依然被研究的讨论的课题,能够熟知的也是这些人的名字,但是真正读他们作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王聪威:对。文学是一个反应很慢的东西,它不是流行文化,不会很快就被淘汰。那些举得出例子的四年级都是写了真正曾经广泛流行而且好的作品,他才有这个能耐到现在还被记得。八年级50后作家一定也很多嘛,只不过有些人不可能记得啦,有些人也不可能阅读啦。就是几个英雄人物,过去比较容易有英雄,现在可能真的比较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4 2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