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3|回复: 0

小留学生误区多,“鸡血”家长别踩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4 04: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想把孩子送去海外读书。这一点,从遍布各地的国际学校数量激增中就可见一斑。在上海,尽管最高学费每年近26万元,国际学校依然受到家长追捧。

  在由现代教育报社、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等共同主办的“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6)”上,上千名中国家长通过微信报名来到现场与各类正在招生的国际学校“对接”,想要给孩子铺就一条“出国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长和国际教育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背道而驰。主办方收集的问卷结果显示,“出国安全问题”是家长们最关注的,达76.19%,此外“心理健康问题”(61.90%)和“无父母监督,被带坏”(40.48%)也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与之相对的,更多与会的资深国际教育践行者则更关心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人人”都想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究竟是啥状态

  在我国,送孩子出国读书已经几乎要成为一个“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了。据全国妇联2015年12月底发布的全国第二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全国60%以上中小学生家庭有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向。

  就在不久前,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也亲身感受了“人人都想送孩子出国读书”的状态。

  “打车去机场,司机看到我跟别人说话,知道我是做教育的,特别激动。”孙云晓说,全程一个多小时,出租车司机就像捡了个宝似的,一直在向他咨询孩子留学的事儿,“这个司机全家存了100万元,要送儿子去英国读书”。

  不仅如此,出租车司机和自己的妻子每月还有1.5万元的收入,他们愿意每月再投入1万元供孩子读书。但问题是,当孙云晓询问他了解哪些英国大学、孩子是否愿意出国时,这位对孩子“掏心掏肺”的父亲却茫然极了,他不了解英国有哪些学校,他的孩子也并不太积极配合夫妻俩。

  “这可能就是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孙云晓说。

  实际上,同样的情况,在上海也一样存在。上海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主任黄徐娟介绍,现在上海各类国际高中课程非常多,含IB、AP、A-Level等。但她所接触到的很多家长,对美国高中课程大多会存在比较严重的误会,“很多家长觉得美国课程简单”。

  但实际上,美国高中课程会观察一个孩子从第一天入学到毕业那一天,每天出勤、上课的表现、作业、完成项目情况等,“它没有一个考试的分数,完全都在老师的手里。但如果做得一般,这个分数会是很难看的”。

  更多的时候,因为没有想好为什么留学和留学后要做什么,大多数小留学生家庭只能铩羽而归。现代教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廖厚才引用一组数据称,去年在美国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占中国留学生总数的3%,约8000人。

  而根据2015年版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显示,80%的中国留学生被开除是因为学术差或者学术不诚实,51%学生因为GPA低于2.0,被开除者中的79%都是本科或者硕士在读生,“留学绝不是中国教育失败者的避风港”。

  家长是“参谋长”,而不是“指挥官”

  “家长是参谋长,而不是指挥官。”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胡敏说,以他的经验,我国很大一部分小留学生的留学事宜都是家长包办,这种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国孩子不可能轻易被名校录取。

  美国诺斯克劳斯学校执行校长吴澄也注意到了这个“中国孩子的典型问题”,“很多孩子碰到同学矛盾,或者碰到与老师之间沟通不畅等问题,不是第一时间找老师沟通;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去找妈妈,有的家长心里火了,一个电话打过来,甚至有的人直接就冲到学校了”。

  吴澄说,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和家长支配,“几点晚自修,几点做什么,甚至吃饭都安排好了,孩子只要听着,跟着别人的安排去做就行了。”但实际上,国外学校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直接造成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有些人甚至在国外打游戏耗费时间。

  孙云晓介绍了一些帮助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

  比如,一位广东母亲在儿子16岁执意要出国留学的情况下,让孩子利用暑假两个月“模拟出国留学”。这两个月家里不给生活费。孩子要一边学英语,一边打工,尝试养活自己。结果孩子两个月里很辛苦,打了几份工,最后不但维持了自己的生活,还剩下500元。母亲才同意送孩子出国。

  补课补不出“尖子生”推荐信不是越有名越好

  “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家长千万别以为,自己投入了、努力了,孩子就一定能出类拔萃。但事实上,不必要的补课,真有可能把孩子补坏了。”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说。

  “补坏”存在两个维度:其一,不会思考。由于孩子在辅导班上已经学过一些皮毛,有些孩子自认为学会了,不再跟着老师的节奏主动思考,久而久之,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其二,压力过大。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超过承受范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厌学发展到排斥集体、同学和家庭。

  实际上,“补课”对于申请美国名校,一样没有好处。

  哈佛大学前亚洲中心运营总监、哈佛大学驻亚太地区代表乔恩·米尔斯就建议中国家长,与其把课外时间花在“从90分提高到95分”上,倒不如多给孩子一些课外活动和个人能力方面的锻炼。

  “成绩是第一位的,但哈佛不会在一个90分和一个95分两个孩子中,必然选择高分的。”米尔斯说,如果一个孩子是三好学生、当过学生会干部,或者专项突出,比如数学竞赛得过大奖、篮球水准非常高,那么哪怕成绩比别人低5分,哈佛也会优先考虑。

  在个人素质方面,米尔斯解释说,个人素质大意就是别人对你的印象和评价。

  对哈佛而言,这种评价的第一个体现方式就是推荐信。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找一个名头非常大的市长或者名校校长写推荐信,认为这样就一定能成功。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美国招生官更看重的是给你写这封推荐信的人对你了解多少。同一个特色是篮球队队长身份的学生,学校校长给你写的推荐信,还不如篮球队教练给你写的推荐信。在哈佛看来,后者的推荐信分量更重。”米尔斯说,招生官一眼就能了解到,一个学校的校长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非常了解,但你是篮球队队长,篮球队教练对你一定最了解,“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4 0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