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长沙晚报
为了抽测面膜质量,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以消费者身份,从各大电商平台和一些微信卖家处共购买了各类功效面膜137个,样品兼顾高中低端各个价位。采样完成后,工作人员首先对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网售面膜产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有33个面膜样品检出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占总抽检样品的24.1%。(7月25日央视)
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早就明确规定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类物质。道理很简单,这玩意被业内称为“皮肤鸦片”。即刻美白,永久伤害——这就是“面膜鸦片”的神奇疗效。遗憾的是,皮肤“成瘾”只需两周,治疗起来却是漫长而棘手。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问题产品占比如此之大,除了呼吁消费者睁开火眼金睛之外,究竟有没有监管的婆婆出来“清理门户”呢?
央视曝光问题面膜,早不是头一遭了;媒体曝光问题面膜之害,也早不是孤例了。有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底,已有超过5000种品牌面膜打入并扎根中国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面膜市场竞争激烈。这个时候,如果监管成了牛栏看猫,不法企业为了速现疗效和比拼价格而铤而走险,那么,市场制造出批量的“面膜鸦片”,也是概率上的大事件。
说一千道一万,核心问题就一个:曝光一次次,追问一声声,“面膜鸦片”究竟该谁来管?
比如说,每次抽查,不合格产品的具体名单都会公示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上。民众发现非法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理论上亦可以拨打12331举报投诉。只是,在微信公众号和电商平台上争奇斗艳的各色面膜,莫非一定要抽检才能发现问题?或者说,问题面膜就算让消费者毁容了,也只剩下官司可打而已?市场的净化机制和监督机制,对“面膜鸦片”难道丝毫没有牙齿可言?
一款款堂而皇之销售的非法产品,挑战的绝不仅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初心。查也查了,骂也骂了,“面膜鸦片”仍然风生水起,而食药监部门也不是千手观音。如果市场管理的一众婆婆仍保持缄默不语,非法面膜的闹剧,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就结束。
来源: 长沙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