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日上午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习近平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八一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八一学校是习近平的母校,他小学和初中都在这里学习。
上午9时许,习近平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陪同下,首先来到学校图书馆楼,参观校史展、学校帮扶河北阜平学校成果展、国防教育展,了解学校发展变化、教学改革、结对帮扶等情况,称赞学校充满活力、特色鲜明、成果丰硕。在老校园照片前,习近平指着照片上一处处熟悉的建筑,追忆往事,如数家珍。看到自己小学的学籍档案、当年同老师同学的合影、1992年母校45周年校庆时自己的贺信和赠送的礼品,习近平动情地说,母校给予我很多知识熏陶和精神滋养,我怀念那一段难忘的岁月,也铭记着老师们的教诲,希望母校越来越好。
之后,习近平来到学校天工苑通用技术中心,走进科普实验室,听取学校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共同开发科普小卫星课程情况介绍,察看模型卫星和工程样星实物,同老师和学生交流。得知他们研制的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计画于明年发射进行实测实验,习近平肯定通过科普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做法,勉励同学们把科学爱好和科学实践从中学到大学连贯起来,不断取得更多成果。习近平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
高中部教师集体办公室,一些教师正在办公,习近平来到他们中间,同他们握手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和对教育改革的感受,祝他们教师节快乐。习近平表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看到学生们为老师制作的“敬师树”,习近平指出,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校园足球在八一学校拥有浓厚氛围。在学校体育场边,习近平观摩了小学生足球训练课。小球员们兴奋地跑过来,习近平关切询问他们训练和比赛情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了自己的心得,几位小球员还展示了球技。习近平同大家合影,希望同学们把足球爱好保持和发展下去,在足球运动中感受集体力量、体验运动乐趣、强健身体素质,希望通过发展校园足球成长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
中国要做教育强国
在另一块场地上,一位体育老师正带领一些女生上武术课,练习长拳基本动作。习近平驻足观看,祝她们越练越好。离开体育场,习近平边走边察看学校老建筑,重温自己当年的学习时光。10时许,习近平来到学校文化艺术中心,看望慰问来自北京市和八一学校的教师学生代表。见到当年的老教师,习近平十分高兴,同他们一一握手,回忆往事,感谢老师们当年的教诲,祝他们健康长寿。
随后,习近平同教师学生代表座谈。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八一学校教师张亚红、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纪韶、八一学校学生牟迪铃和方亦昕先后发言,他们谈教育管理、谈教书育人、谈理想追求、谈学习生活,习近平不时插话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习近平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
习近平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3
习近平强调,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老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培育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机构要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提供条件。
中国要做教育强国
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劳、奉献了力量、贡献了才智,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习近平强调,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同学们都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都要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求知境界上越来越高;都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都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他希望同学们敞开胸怀拥抱自然,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考试招生及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2009年年初,教育部“扫盲教育处”从建制上被取消了。曾任扫盲教育处处长的王岱说,此举并非意味着国家不重视扫盲工作,而是我们的文盲快扫完了。
这句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是中国几代教育人的辛勤耕耘,是共和国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立下的不朽丰碑。
中国要做教育强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
“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但如果不识字,做睁眼瞎,就不能在文化上翻身。”当时在教育部负责成人教育事务的老干部李吉元说。为此,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部署,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汉语拼音好处大,帮助我们学文化。我们大家欢迎它,治好了几十年睁眼瞎。”在当年被推崇为汉语拼音学习模范的山西省万荣县,很多年过八旬的老人仍然记着这首在扫盲运动中最流行的打油诗。
历史不会忘记:2000年,中国宣布在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努力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推动下,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教育奠基中国。”这是教育部部长周济最爱说的一句话。他指出,新中国60年的教育发展成就,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跨越”——即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一个突破”——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一个重大步伐”——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一个确立”——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008年9月1日,无论是在湖南长沙市上小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朱芳芳,还是在北京上初中的城市低保家庭子女温子君,上学都不再意味着对家里的沉重负担。从这一天起,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1.6亿学生都不必再缴纳学杂费。
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有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这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这种奇迹也发生在他身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同志主持恢复高考,朱永新可能永远拿不到上大学的那张推荐表,只能继续当搬运工、泥瓦匠、翻砂工。
1977年那场高考,不仅让一代人的命运发生根本性改变,也使中国高等教育取得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核心竞争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个个数字与事实向世界显示着中国教育的实力和潜力:中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中国要做教育强国
“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周济说。 农村义务教育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6年至2010年,国家将根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准、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按照“两年实现、三年巩固”的目标,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专案、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部透露,不包括教师调资的因素,预计全面推进这一改革,2006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分别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2亿元。2006年启动这一改革,中央财政预计新增投入约102亿元,地方财政新增投入约38亿元。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这一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2006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首先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到2007年,全国农村将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36所,比上年增加126所。普通高等学校1731所,比上年增加179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成人高等学校505所,比上年减少53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9个,其中高等学校454个,科研机构315个。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全国招收研究生32.63万人,比上年增加5.74万人;其中博士生5.33万人,硕士生27.30万人。在学研究生81.99万人,比上年增加16.86万人;其中博士生16.56万人,硕士生65.43万人。毕业研究生15.08万人,比上年增加3.97万人;其中博士生2.35万人,硕士生12.73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447.34万人,其中本科209.91万人,高职(专科)237.43万人;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本科737.85万人,高职(专科)595.65万人;毕业生239.12万人,其中本科119.63万人,高职(专科)119.4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共招生221.16万人,在校生419.80万人,毕业生189.62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有较大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由上年的7143人提高到7704人;对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和夜大生、函授生、成人脱产班等各类学生,按国家规定折合为本、高职(专科)学生计算,生师比为16.22:1,比上年的17.0:1有所降低。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61.07万人,比上年增加15.81万人;专任教师85.8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7万人,增幅达18.45%,是历年来专任教师增加最多的一年,生师比为16.22:1,好于上年的17.9:1,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为29.4万人,比上年增加5.8万人,占专任教师比重从上年的32.6%提高到34.2%,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7.2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所占比重由上年的7.4%提高到8.4%。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5.50万人,比上年增加0.15万人;专任教师8.61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
成人培训与扫盲教育成人各类培训教育蓬勃发展。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举办的各类成人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达318.84万人次,注册学生242.74万人。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结业人数达6957.34万人次,注册学生6198.35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的各类成人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达780.35万人次,注册学生450.21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共培训结业学员6176.99万人次,注册学生5748.14万人。全国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7.71万所,教职工51.45万人,专任教师23.43万人。目前各类成人技术培训规模较大,但其品质和水准还需进一步提高。成人初等学校2.22万所,比上年减少0.46万所;毕业生155.04万人,比上年减少35.14万人;在校生141.65万人,比上年减少44.61万人。教职工3.19万人,比上年减少0.5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44万人,比上年减少0.45万人。
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得到了新的发展。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机构)共有7.85万所,在校生达1769.36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6万人,增长24.92%。其中民办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53所,在校生184.73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在校生109.94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219所,在校生315.68万人;民办职业初中24所,在校生1.49万人。民办普通小学6047所,在校生328.32万人。民办幼稚园6.22万所,在校生584.11万人。
根据新华网、中国教育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