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6|回复: 0

“9·11”15周年:美国反恐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2 04: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11”15周年:美国反恐何去何从

“9·11”15周年:美国反恐何去何从


  9月11日,美国纽约的新世界贸易中心在落日的余晖中。当日是“9·11”恐怖袭击事件15周年。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新华社华盛顿9月11日电 (国际观察)“9·11”15周年:美国反恐何去何从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周而捷

  15年前的2001年9月11日,19名恐怖分子劫持4架民航客机,两架撞塌美国经济象征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一架撞毁美国军事象征五角大楼的一角,还有一架因乘客反抗坠毁——其原本可能的撞击目标是美国政治象征白宫或国会大厦。约3000人在此次袭击事件中丧生。

  反恐自此成为美国常态。但15年过去,美国人发现,反恐陷入僵局,漫漫未有穷期。美国更安全还是更危险,未来反恐何去何从,成为这个大选年的争议话题。

  两个“永不”

  15年来,美国朝野对“9·11”事件的心态,浓缩在这样两个“永不”里:永不忘记,永不重演。

  “永不忘记”,15年一以贯之。从袭击发生之日,美国媒体就将其定义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把“9·11”称为“新国耻日”。年复一年,从联邦到州县,从军队到警察,从学校到社区,各种纪念活动实际成为一场又一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今年是节点年,气氛更为浓厚。美国总统奥巴马专门发布文告,设定连续3天的全国祈念日。

  “永不重演”——不允许美国再度发生“9·11”式恐袭。美国知名记者史蒂文·格里尔说,美国从政者知道,民众不会原谅第二次“9·11”。15年来,美国政府对可能有助于防范恐袭的举措总是绿灯放行,耗费逾万亿美元。为了反恐,美国需要综合运用战略、政策、金融、网络、技术、人才,也由此创造了一个提供成千上万就业机会的产业。有专家称,美国出现了“反恐-工业复合体”。

  本月民调显示,逾九成美国人至今清楚记得“9·11”事件发生时自己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某种意义上,对美国人来说,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已持续15年,且远未看到结束之时。

  两场战争

  15年来,美国的全球反恐行动可大致分成两个阶段: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反恐战争”为主线、主张“先发制人”的共和党总统小布什时期(2001-2008年),和以结束这两场战争作为竞选承诺、主张“不做蠢事”的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时期(2009-2016年)。

  “9·11”事件发生后仅一个月,美国政府就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藏匿策划制造这一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为由,率北约联军攻入阿富汗。开战之初,“悲情”美国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同情和支持。

  2003年3月,美国政府又以伊拉克政府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事后证明子虚乌有的理由,在美国民众抗议、欧洲盟友分裂和国际社会普遍反对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正如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专家布赖恩·詹金斯所说,伊战只是被描述成“反恐战争”,而其真实目的是为了“除掉敌对政府和潜在威胁”。

  开启战争易,收拾乱局难。假借反恐名义强推政权更迭,不仅使美国反恐失去道义制高点,更为中东大动荡点燃导火索,为恐怖势力蔓延制造新温床。

  为收拾小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奥巴马上台后,放弃单边主义,侧重“巧实力”,试图尽快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两场战争。尽管“反恐战争”字样从美国政府文件里迅速消失,但从利比亚战争到叙利亚危机,美国仍把反恐作为维护其全球利益的政策工具,其在国际反恐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的做法为国际社会所诟病。

  两面困局

  15年来,美国本土没有再遭遇“9·11”式重大恐怖袭击,本·拉丹也被打死,但这并未真正缓解美国民众的担忧。与此同时,恐怖组织的形态和恐怖袭击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令美国反恐面临新的困局。

  随着美国反恐能力的增强,恐怖组织的袭击能力也在增强,并且发生了“基因变异”。新生代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略地,有武装、有地盘、有“建国”野心,还借助全球社交媒体网络传播极端思想、招募极端分子。

  恐怖袭击的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不再像15年前那样有领导有组织有资金有策划。一些认同极端思想的个人,不必与任何组织联络,就能单枪匹马制造恐袭。今年6月美国奥兰多致死49人的枪击案就属于这种“独狼”式袭击。“自我激进化”的本土“独狼”钻了美国枪支管控松懈的漏洞,模糊了极端主义、枪支犯罪、仇恨犯罪的界限,给美国反恐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虽然美国到目前为止防止了本土再度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但它在全球范围内却日益深陷反恐困局:外有“伊斯兰国”崛起,内有本土“独狼”养成;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乱局尚未收拾干净,从叙利亚、也门、利比亚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又出现新的“不稳定之弧”;在欧洲、中亚和南亚等地,恐怖分子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进行的民调发现,四成美国人认为如今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能力比“9·11”时更强大。这一比例创下14年来的新高,反映出美国的反恐行动并未真正缓解民众的不安全感。

  两个势头

  今年是“9·11”事件15周年,也是美国大选之年。当下,美国民众的不安全感、不公平感以及对华盛顿和华尔街的不信任感都在加深,民粹主义、孤立主义、种族主义思潮涌起。在此背景下,反恐成为此次大选的重要议题。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基本延续了奥巴马现行的反恐方针,主张加强枪支管控,把反恐作为全球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把反恐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其政策主张被认为具有强烈的孤立主义和排外主义色彩。

  “9·11”事件15周年纪念日前夕,与反恐有关的两个事件向世界传递了意味深长的信号。一是中美元首9月3日在杭州会晤,两国就加强反恐领域合作达成共识,并宣布美方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列为恐怖组织并支持将该组织列入联合国制裁清单。二是美俄外长9月10日在日内瓦就叙利亚新停火协议达成一致,承诺加强军事合作,联手打击叙境内极端势力。

  此间观察家认为,过去15年的曲折反恐历程使美国逐渐认识到,美国无力独自完成反恐大业,世界不安全,美国也无法独自实现安全。不管谁赢得今年美国大选,美国回归大规模武力干预的单边反恐政策可能性不大。加强反恐情报搜集、开展国际反恐合作,这两个势头应会维系。
  来源: 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4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