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华网
在《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之际,辽宁绥中一段野长城在修缮中被抹为“平板路”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图为9月23日拍摄的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修缮后的容貌。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张雪花
近日,“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的消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尽管国家文物局新近公布了“抹平”措施影响长城古貌、严处责任人的调查结果,但对于这一令人痛心的事情,不少网友依然难抑吐槽冲动。
文物是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最大价值在于呈现历史风貌,连接历史与现实。对于沧桑感十足的长城被硬化抹平成“路面”,有网友扼腕痛惜:我宁愿看到几百年后被风蚀的残垣断壁,也不愿见到现在的一马平川!还有网友慨叹,这样的修葺还不如不修,甚至比破坏还可怕。
近年来,文物保护受到公众越来越深切的关注。文物建筑被拆除、名人故居被损毁、珍贵文物遭破坏、古墓葬被盗掘等消息时时冲击公众的视线,由此而生的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从制度、资金、人手等方面强化保障的呼声四起。此番“最美野长城被抹平”,让我们看到的是文保必须警觉的的另一种“陷阱”或歧途,那就是“保护性破坏”!
曾几何时,一些地方打着“保护性拆除”的招牌,拆毁、重建了不少名人故居等不可移动文物,令人唏嘘。成为“危房”的名人故居固然需要维修,但彻底推倒后即便原地复建出一座光鲜的故居,还会剩下多少历史价值?文物是难以复原的易碎品,新不如旧、最大限度保持“原汁原味”是文物行业的准则。拆除名人故居重建也好,抹平加固“最美野长城”也罢,如此保护,终不免维纳斯安上断臂、裸体雕像被披衣装的意味。而其背后无论是基于经济政绩考量,还是“无知无畏”专业素养不足,“保护性破坏”务须休矣!
文物保护是一项科学复杂的系统。我们看到,很多考古工作因为条件技术不成熟,为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毁,宁可一再搁置,而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为了最大限度修复文物原貌,亦可谓匠心匠人殚精竭虑。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文物的如初修复提供了可能。要更好地做好文保,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避免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坍塌于掘土机的车轮,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细化文物保护工艺标准,积极引入新科技手段,有效提升文保人员专业素养,避免陷入“保护性破坏”陷阱。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讲述者。“最美野长城”的争议像一记警钟,提示我们要更加科学审慎地保护文物,从而记得来路,更好地面向未来。
来源: 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