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昧》:三本人生流水账,或悲或喜若苦若甜
2016年11月2日-6日将要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上演由张一弛编剧导演的作品:声优舞台剧《三昧》。
4年前,当时还在世的台湾戏剧界领军人物、屏风表演班创始人李国修曾带着自己的经典作品《三人行不行》来北京演出。那是一部由三个演员演绎几十个角色的实验喜剧。而为了贴近内地观众,李国修老师的弟子一弛重写第二桥段,用一段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代替了原本特别“台湾”的版本。
四年后,出于对英年早逝的老师的怀念,也是对于舞台广播剧的偏爱,一弛延续并深度探索这一形式,即将推出全本的舞台广播剧《三昧》。
一弛本身是语言类节目电视编导出身,同是也是资深曲艺票友。四年前,他因机缘巧合拜李国修为师,学习戏剧编导。当时,李国修要将屏风表演班二十多年前的经典剧目《三人行不行》带到内地。该剧灵感来源于“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三个和尚没水吃”,所以剧名用“行不行”表达一种探讨。全剧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截取了台北人从清晨到午夜五个生活片段,由时间作为主线串联。演员只有两男一女,这三个人需要在五个故事中饰演30多个角色。
李国修大学毕业后曾在电台做了两年播音员,很自然地在话剧中呈现广播剧形式,以这种形式表达喜感。原版中的广播剧讲述的是1945年,由于南洋战事,恋人之间的离别。
四年前该剧在内地演出时,已拜李国修为师的一弛主动请缨,将这段广播剧进行本土化改编,讲述的是在什刹海边长大的三个人的爱与离别。
回忆这段经历,一弛透露,“《三人行不行》要以内地版本(内地演员表演)形式在京演出时,第二幕正好是舞台广播剧形式呈现,即演员没有调度,坐在椅子上演播一段故事。但因为是台湾腔台湾事,为保证落地的顺畅,李国修老师特容许我重写这三分之一的部分,并得以演出。”
虽然当时演出效果不错,但半个小时的演出篇幅给故事本身和一弛自己都留下了些许遗憾。“因为之前演出的部分只是三人的一段经历,有头无尾,戛然而止。”于是一弛产生一个念头,希望找机会做一个如此形式下全本的“舞台广播剧”。
从2012年开始,一弛开始构思《三昧》这部几乎没有舞台调度的舞台剧,写写停停几经易稿直至二零一六年终于完成剧本的创作。这期间,国修老师因罹患重症不幸离世,悲痛之余也使他更加坚定了要做这部戏的决心。
一弛透露,《三昧》并非简单扩充,而是建构了全新的人物、背景及故事框架。“故事还是发生在北京,还是三个人。自民国始,历经八年抗日、建立新中国、十年浩劫、改革开放,至新世纪结束。新人物、新背景、而且增加了一座戏楼,讲的是三个人与一座楼的故事。”
之所以起名《三昧》,一弛有自己的解释,“名唤《三昧》却何得三昧,想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多数一昧苦行,唯冷暖自知。《三昧》不过是三本人生流水账,是一筐不正经挂着几滴鳄鱼泪,或悲或喜若苦若甜。”
在舞台呈现上,整部戏中,演员坐在椅子上,演员在讲述者与角色的身份中跳进跳出,播演故事。一弛坦言这种形式是他从传统艺术评书中借鉴而来的,“常见的在同一空间下的位置关系表现方法发生了改变,借鉴了传统艺术评书中的表现多个人物对话时的表演方式,不过一个人表演变成了三个人。三个演员一人分饰多角,表演三部处处勾连在一起的独角戏。”
《三昧》的三位演员来自三个不同的领域,一个是曾挖掘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北京广播电台《开心茶馆》主持人康大鹏,一个是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的台柱子陈曦,第三位是北京曲剧团的青年演员池骋。
谈及这三位演员的选择,一弛有自己的考虑,“创作之初,我内心的演员建构就是一位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一位戏曲演员+一位曲艺演员。大鹏是我多年好友,执掌FM876北京文艺广播王牌栏目《开心茶馆》十余年,亲自录制、播出的曲艺节目数量之多无法统计。“肚囊儿极其宽绰”, 甚至超过了很多专业演员,同时有舞台剧表演经验。对于我来说,大鹏无疑是第一类构成的首选。”
“池骋是北京曲剧团的优秀演员,也是中国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有着丰富的京味戏剧作品的舞台表演经验,同时也是拥有相当生活历练的好演员。对戏剧、曲剧、京剧、鼓曲等都有很好的学习、传承及不俗的功力。”
“陈曦是来自嘻哈包袱铺的优质青年相声演员,团队中坚力量。分别以相声演员及小品演员的身份两次荣获BTV喜剧幽默大赛金奖。领悟力高,并有很强的舞台爆发力。认真生活、努力提高是他简单的从艺信条。”
尽管三位演员都有戏曲曲艺的功底,现场砸挂不在话下。但在整部戏的表现上,一弛透露却是极少有即兴表演。“戏剧表演大多时是一部设计精巧的仪器,一切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推进。尤其是《三昧》,每句台词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以及表演时相对严格的“尺寸”与“筋劲儿”。每个演员的表演相对独立又无时不勾连在一起,这些都需要一次次的排练才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三昧》有“即兴”,但都隐藏在设计背后,是可控的“即兴”。 真正的即兴有趣味有变化有参与感,却存在舞台风险,起码不适合《三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部剧的时间跨度长达80年,涵盖了剧中三个人物的一生。有趣的是,舞台表演的部分只截止在八零年代,后面的剧情完全以线上广播剧的形式推出,现场观众可以选择听或不听,即可以自由选择《三昧》故事的结束点。
来源:腾讯娱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