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2|回复: 0

中国能够以完美的姿态迎接无论多么严峻的挑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9 20: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1c03755d197f7b31.jpg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

  中国经济在2016年步入新的发展周期,做实业的人越来越感觉到盈利甚至生存的艰难,压力越来越大。是他们不够努力吗?不是。这个情况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吗?不是,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入冬。因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施展着它的巨大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将至少持续20到30年以上。这种力量将使得一些国家变得更为强大,也使得一些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这种力量就是正在发生的全球第5次产业大转移。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

  18世纪60年代,英国通过用机器山寨中国的纺织技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让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它需要从全球掠夺廉价资源,也需要开辟广阔的市场。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这个“日不落帝国”。

t01a1fa68cc7537772a.png

  20世纪50年代,冷战如火如荼,美国为了培育自己的盟友,遏制共产主义阵营,开始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实施产业大转移。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形成了“特需经济”,不仅加快了美国对日本产业转移的步伐,也优化了所转移产业的结构,成就了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的发展,让日本和原联邦德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遇到了当年英国同样的困惑:资源不足而且市场狭小。这引发了新一轮产业大转移。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转移,随着产业转移的升级,又逐步扩展到了汽车、电子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使得“亚洲四小龙”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亚洲四小龙”都面临着资源不足、市场狭小的问题,随着它们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廉价资源与广阔的市场。而中国改革开放,正好提供了这种机遇。这使得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都向中国转移产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此让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中国成为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而日本则从90年代开始步入所谓“衰退的20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日本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大转移的重要输出国,当“亚洲四小龙”、中国等在技术等各方面追赶上来,挤压了日本产业的发展空间,使日本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崛起,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从1992年到2002年,使得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脱颖而出。但是,2003年把房地产定为支柱产业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追求技术的精进,开始向围绕房地产展开的高耗能低端的产业发展,房地产业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宝贵的资源和人才从制造业密集向房地产领域集中,不仅造成钢铁、水泥等低端产业的严重过剩,也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人关掉工厂加入到炒房的队列——做工厂十年不如炒一套房挣钱多,就是最明确的价值指引信号。

  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不再具有优势。高房价导致中国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另一方面,以日本、美国为首的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以美国为首的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这大大弥补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的劣势,从而导致了高端产业从中国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也就是说,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输出国是中国,并且,这种输出是双路线的:低端的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高端的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回流。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这种产业大转移的持续时间至少也在20年以上。这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在两次产业大转移后所面临的窘境,来知道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当然,我们有新闻联播所展现出来的积极的力量,各级政府有维持房地产业屹立不倒的丰富经验,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能够以完美的姿态迎接无论多么严峻的挑战,从而使得中国在这次轰轰烈烈的产业大转移中,不仅不受损还能成为受益者——这是我的中国梦。

  根据中国机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