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第902期讲述了诚信老人郝庆连拾荒捡到“巨款”,寒风中等待两小时终物归原主的故事。据说,这钱是一个低保家庭过年还债的“救命钱”。故事传开,网友点赞郝庆连为“中国好大爷”。(2月26日《长沙晚报》)
每一个好人的背后,都有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尽管具体的故事不同,但它们却有同样性质的正能量。有的催人泪下,有的让人敬仰,有的具备驱散阴霾的力量。好人背后的故事,不仅折射了时代的进步之光,更书写着道德的内涵。可以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人生哲学。每一次我们打量这些道德模范,都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经历一次洗涤。
好人们的行动看似简单朴实,却是当代中国必须要有的鲜活的思想教材。他们对崇拜精致利己主义者来说是一面照妖镜,可鉴其心;他们的事迹对年轻的下一代来说,亦是可贵且不可或缺的成长口粮。
其实,打量这些好人,我们可以发现,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个人自习的结果。因为,选择善或恶,选择捍卫道德还是让道德沦陷,这确实是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每个人的价值标准不同,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也不同,其行为就会存在巨大差异。同时,一种思想观念和行动背后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所产生的总体影响,不是个体认为有就有,认为没有就没有的。众所周知,善行越多,社会风气就越好;反之,善行匮乏,社会风气就畸形。
古人讲,礼失而求诸野。可以说,道德模范就是燃灯者,他们用善行之光,抑制着社会之恶,释放着社会之善。个人组成社会,而社会整体的习气也影响个人价值的取向。从这个角度来看,捍卫道德常识,融注道德力量,既是一门个人的自习课,也是一门社会的公共课。一个美好的社会需要社会群体共同加油,为明天会更好而各自蓄力,做属于自己的加法。
来源: 长沙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