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3|回复: 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5 22: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OCAL201703030821000288865305289.jpg

  春风吹,地温升,又到春耕农忙时。可眼下的三湘农村,田间依然静悄悄。

  韶山市善扶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毛泽富告诉记者,在“百企千社万户”工程的扶持下,合作社已有40多台农机,春耕只要忙几天,种田千亩也悠闲。

  农机来帮忙,春耕不见忙。过去一年,湖南着力实施3个“百千万”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 重点扶持100家龙头企业、10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0户家庭农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实施“百片千园万名”工程,建设100个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创建1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选派10000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破解科技入田难题。

  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以1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为主中心,以1000个乡镇为次中心,带动周边10000个村,打造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

  在“百千万”工程扶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壮大。去年,全省农民合作社从3.8万个增至5.59万个,认定家庭农场1.5万家,带动农业迈向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农村土地确权到户,全省逾四成耕地流向大户手中。种养上规模,新型农民换“脑筋”,农业生产转方式。

  “机械替人”,种田轻松。全省农机总数已达800多万台(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科技入田,增产增收。 9097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对接产业搞服务,去年转化科技成果240多项,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贡献率达到60%。

  加工增值,效益翻番。全省去年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35万亿元,跻身全国七强。全省种粮大户最多的益阳市,全国种粮标兵以自己的名字创品牌,“进良米”“青年米”“德辉米”走俏,实现了从卖原粮到卖品牌米的跨越。

  美丽乡村,生态休闲。全省涌现1084个美丽乡村、4300多家休闲农庄,从“种吃的”到“种看的”,从“卖产品”到“卖风景”,不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提供生态之美、休闲之趣。

  抓实“百千万”工程,省委、省政府今年新增2亿元,在洞庭湖区推进大平原机械化作业;重点建设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园和150个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落实“万名”工程,构筑科技入田长效机制;继续创建33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百千万”工程,为湖南现代农业发展厚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遵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为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效益,湖南去年主动调减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发展优质稻1500万亩。虽然全年粮食总产减少10亿斤,但湘米品质得到改善。最多的一年,湖南生猪出栏逾8000万头,去年仅出栏5920.9万头。总量减了,规模养殖占比高了,现代化猪场似花园。

  做“减法”的同时,做好“加法”。改良老橘园、老茶园36万亩,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增加近1000万亩;新增人工草地75万亩,牛羊草食牧业稳步发展;开展“水稻+”示范,稻鱼、稻鳅、稻虾的种养面积达到204万亩,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过去一年,湖南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生态米、有机茶、富硒菜、放心肉、瘦身鱼、低温奶,丰富了供应链、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今年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省委、省政府更是及早谋划,着力解决农产品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2月3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就来到省农委,调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

  针对农产品“多的不优、优的不多、缺的不少、少的很贵”,省委、省政府提出“稳粮、优经、提养”,减少低端、无效供给,增加高端、有效供给。

  “稳粮”。牢牢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不被占用和毁坏的底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耕地地力,着眼“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产能;主攻高档优质稻和特色旱杂粮,满足人们“吃好”的需求。

  “优经”。改造中低产的老橘园、老茶园;做大做强蔬菜、油茶产业;扩面提标“湘九味”药材;壮大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小水果、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打响一批高效经济作物品牌。

  “提养”。稳猪保禽促牛羊水产,生猪产业向湘西、湘南等环境容量大的地方发展,力争全省年出栏量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发展牛羊等草食牧业,提升“名特优”水产占比。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让三湘田野充满新希望。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湖南要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近年来,湖南按照四大功能板块布局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区、大湘南特色农业区、大湘西旅游特色农业区。发展精细农业,四大板块功能区分更细,特色更鲜明,有利于区域化、特色化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湖南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龙山百合、湘潭湘莲、炎陵黄桃、攸州麻鸭、武冈铜鹅、浦市铁骨猪等,虽然成为市场上的“阳春白雪”,但规模太小,产业还不强。走集群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各地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格局,精细对接市场,扩大生产规模,擦亮特色品牌,培育产业竞争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描绘的蓝图,未来5年湖南将多管齐下,推进精细农业发展,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早就听说乌鲁木齐县有个“农+帮创客”中心,记者准备走进这里一探究竟,却在这里偶遇到了一位被现代农业吸引的大学实习生――何新齐。

  “农+帮创客”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在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内。

  一推开园区示范基地的大门,一股温室里特有的湿气扑鼻而来,满眼绿色,生机盎然。何新齐正和同伴在金银花架下撕扯着枯萎的秧子,清理掉这些,才能让更多的阳光照到其它正在生长的苗株上。

  今年21岁的何新齐是新疆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的学生,目前是该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的实习生。

  “这是现代农业中推广的物联网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能进行智能化种植。”何新齐把记者带到一块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智能温室大棚的每个角落,还显示着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氮浓度等。

  何新齐一边讲解,一边点击屏幕进行展示:“只要通过电脑控制,就能调控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以前在书本上看到过,如今现实中已经开始推广了。”在他眼中,现代农业科技让劳动强度降低了,经济效益提高了。

  何新齐所在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始建于2012年。从2013年起,每年会向当地农牧民、涉农企业推广20种左右的新品种、新技术,培训技术人员千余名。

  如今,这里既是当地农牧民学习现代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的基地,也为农业合作社、农民与企业搭建了桥梁。2016年,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被自治区科技厅确定为星创天地,已有12家涉农企业在这里进行农业创业孵化。

  尽管目前只是实习,细心的何新齐发现,乌鲁木齐县的农业已经开始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了,有特色种植也有采摘农业,发展得还不错。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现在的农业农村也是大有作为的地方,我的心里已经有了农业创业的想法。”何新齐说,“农+帮创客”中心会为每个创业者单独划一个试验区域,一旦他创业成功,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民用现代科技增收致富。

  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里实习的大学生并不止何新齐一个,园区负责人吴向萍介绍,每年都会有涉农专业大学生来这里实习,有不少人毕业后也在从事着与现代设施农业相关的工作,有的已成为了农村致富带头人。

  “这里的草莓吃起来真甜!”昨日上午,阳光明媚,市民邓琪带着父母和孩子在位于安义县的南昌菜园(斐然生态园)里玩得特别开心,品草莓、摘彩椒、赏鲜花……游客尽享闲适。

  “每个周末来园区的游客超过1000人次,特别是亲子游,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生活。”斐然生态园办公室王主任说,南昌菜园定位为集现代农业生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南昌都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南昌菜园纳入南昌绿谷区域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来,围绕现代都市农业主线,初步建成农业先进要素聚集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无公害果蔬主要供给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总面积10000亩,其中蔬菜面积5000亩、果茶2000亩、水面1500亩、其他用地1500亩。

  目前,南昌菜园主要用于农业展示和科普教育,园区的发展带动了新农村建设,沿途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智能玻璃温室大棚1万平方米,连栋薄膜大棚2万平方米,新建蔬菜保鲜库和包装车间1600平方米。”王主任说,园区引进推广先进的优质高产集成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菜苗嫁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引进示范了水果、黄瓜、彩椒、西红柿、紫色小松菜等30余个新品种。

  为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南昌菜园建设私家菜园20000平方米,可供800户城市居民认种,私家菜园主人可享受田园之乐、体验种植之趣。同时,园区为发展农旅活动,建设时光花园250余亩,一年四季以不同花海景观为主题,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地。

  南昌现代农业加速推进。2016年,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三连丰”。农业主体不断壮大,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111家,分别占全省的1/3和1/7,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大户7846家,家庭农场8349家,农村合作社4330家,分别占全省的1/5、1/3、1/4。

  “绿谷”建设有声有色,“两区一廊”示范工程强力推进。溪霞店前古驿风情村、罗亭岭南电商产业村等10个特色秀美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

  记者了解到,通过政策、资金向“两区一廊”集聚,目前已实现总投资近24亿元,完成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各类项目共50多个,其中,溪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并成功试开园,接待游客20万人次;南昌菜园正朝着集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方向迈进,打造建设了1万平米智能玻璃温室和250余亩的“时光花园”,开创了我市智慧农业先河。大量社会资本投向“两区一廊”,仅溪霞园区就有21家企业入驻,“两区一廊”的辐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通过聚焦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溪霞、罗亭、万埠、石鼻4个特色小镇改造提升效果明显,怪石岭农业休闲观光长廊、南昌菜园等一批都市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景区建设顺利推进。

  根据天山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3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