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7|回复: 0

中非友好合作的硕果造福人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1 03: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6e1373cc71777041.jpg

  纵观近几年的中非合作,“订制”特色体现在方方面面。2015年12月,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未来3年中非“十大合作计划”。针对非洲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开出了相应的“药方”——帮助非洲构建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助力非洲实现持久和平和自主可持续发展。对此,非洲媒体评论称,谁能帮助非洲解决这三大民生问题,谁就是非洲真诚的朋友和可靠的合作伙伴。

  中非互利合作逆势而上,踏入换挡加速、提质增效的新征程,三大变化透射合作发展新希望。

  合作主体在迁移。截至2015年7月,中非双方签署各类合作协议约250项,涉及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其中中企和金融机构对非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占比约92%,成为中非合作新主角,双方政府则逐步从“台前”走到“幕后”,肩负“搭台”作用。

  合作结构在升级。工程承包、一般商品贸易、矿业投资往往被称作中非合作的“老三件”。而今,基础设施运营、工业园区建设经营、金融服务等中高端领域已是中非合作新增长点,产能合作和投资合作正在成为推动中非合作的新动力。

  合作观念在更新。从接受援助到“筑巢引凤”,非洲国家“向东看”,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期待投资、市场准入和旅游等互利合作,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中国企业前往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中企也把非洲视为“投资热土”。

  不久前,非洲知名独立无党派调查机构“非洲晴雨表”发布题为《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持续加强赢得广泛积极评价》的报告。对来自非洲36个国家的5.4万名民众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非洲人认为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和政治活动契合了非洲需要,是在为各自国家的发展做“加法”。

  汇聚智慧、凝聚共识,中非合作迎来了发展战略梯次对接的历史性机遇。非洲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东部和南部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非洲可以率先从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中非产能合作已取得重要早期收获。亚吉铁路建成通车,尼日利亚阿布贾至卡杜纳段现代化铁路开通,安哥拉本格拉铁路的正式运营,蒙内铁路将在2016年下半年通车试运营……这些富含中国技术基因的交通动脉,助推非洲发展进入“快时代”。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广东已经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城市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区域;也是全球闻名的制造业基地、进出口贸易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广东与世界上1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万家;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广东投资设立企业或采购服务机构。

  广东在制造产业、资金、技术、企业家团队、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明显优势;而非洲各国有着丰富的生产力资源、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就业需求和工业化愿望。广东与非洲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产业结构、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互补优势,为企业走进非洲提供良好机遇。双方合作基础扎实、时机适宜、互补性强、前景广阔,随着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日益密切,广东有条件成为中非投资合作最重要的省区之一。

  目前,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广东企业境外投资领域也从传统的资源开发、市场销售向高端的资源开发合作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转变。而随着境外投资步伐的扩大,广东对外投资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必须深入细分市场,充分考虑各国的地域特征、风俗习惯、市场需求、发展瓶颈及针对外来投资的股权限制、外汇管制、贸易保护等因素。

  农业经济合作大有可为

  广东农业经济独具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产业化和特色化之路,成为全国农业效益最高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广东注重农产品营销促销平台建设,宣传“广东十大名牌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让广东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5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64.93亿美元,增长4.9%。其中,广东与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76亿美元,增长9.9%,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

  针对非洲农业发展需求,未来,广东可以与非洲共同建立农业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双边联系与交流,深化广东与非洲的农业交流合作关系,引导广东有条件的企业赴非洲开展对接洽谈,探讨农业经贸合作可能性,进行农业合作开发。

  轻工制造业合作潜力巨大

  广东轻工制造业实力雄厚,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广东共涉及40个大类,形成了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气机械、电力、食品饮料、交通运输设备、纺织服装、通用专用装备、金属制品、建材等十大工业支柱产业。此外,广东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细分行业中,新型显示、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通信、LED等6个行业已形成超千亿元产业集群。这些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且前景相当广阔,有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目前,广东与非洲国家开展轻工制造业合作呈快速发展态势。2015年,广东投资非洲项目28个,新增协议投资额5.1亿美元,实际投资730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7.1%和137.2%。截至2015年底,广东累计在非洲投资项目176个,协议投资额1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5.15亿美元。

  广东轻工制造业的特点是以中小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引导企业入园发展,极大节约土地和污染治理成本,并且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和分工配套,抱团发展。未来,广东企业投资非洲,也可借鉴这一经验,以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的方式,引导广东具有明显优势和市场需求大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箱包鞋业、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中医药等优势产能向非洲转移。发挥珠三角各市和专业镇的产业优势,以及行业商(协)会的作用,在非洲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

  技能开发和职业培训合作前景广阔

  广东职业技能教育能力全国领先。广东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和职能培训体系。

  目前,广东与非洲教育培训合作密切。双方高校间交流合作取得新成就,先后签署合作协议6项,包括中山大学与南非开普敦大学签署关于师生交换、科研合作的合作协议;暨南大学与南非罗德斯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等。

  非洲来粤留学的学生数量快速增长,2012—2015年,全省非洲留学生约4000人。2012—2014年,受国家商务部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共培训621名来自埃塞俄比亚、加纳、赞比亚等30多个非洲友好国家的医疗卫生官员和医务工作者。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非洲国家高校合作,共建了南非开普顿大学孔子学院、南非罗德斯大学孔子学院和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

  当前,非洲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众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技能开发和职业培训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广东在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加强双方合作,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双方应探索灵活多样有效的合作方式,把非洲各国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变成独特的工业化优势,使劳动力就业更加稳定,收入不断提高,实现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互联互通和新能源创造合作平台

  广东与非洲国家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开通海上运输航线和建设友好港口方面。截至2015年底,广东开通至非洲地区的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共25条(广州港15条、深圳港10条),其中5条航线是双挂航线(即代码是一样的),实际开通航线为20条。深中港与吉布提港结成友好港口,广州港与南非德班港、塞内加尔达喀尔港结成友好港口。

  随着对非合作交流的深入,广东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和人员往来稳步发展,港口航运业和空中航线将为两地的经贸和人员往来提供重要支撑。广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进互联互通方面具有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非洲国家正在加快以交通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建设,双方加强合作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广东将以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重要契机,增加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开通更多空中直航航线,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与非洲各国的交通和物流合作。

  广东新能源投资企业、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服务企业与非洲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有明显优势,可到当地开发建设新能源,输出新能源装备,承建新能源工程,并带动当地企业共同参与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促进合作共赢。

  旅游文化合作丰富多彩

  随着广东与非洲各国经贸往来的加强,双方的旅游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至2015年,开放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非洲国家有12个。

  2015年,非洲入境广东人数为35.34万人次;经广东口岸出境非洲人数为65.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6%。

  未来,广东与非洲应提高游客出入境便利化和在旅游线路上的安全保障,积极改善签证、网络、换币方面的问题,共同打造快捷便利的通关环境。

  此外,还应共同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合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动跨国旅游规划的实施,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充分发挥非洲的草原、湿地、森林、湖泊和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优势,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非洲自然、宗教、音乐和文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高旅游配套设施的基础水平。

  案例

  敏锐洞察抓住时机 拓展国际产能合作

  广东企业对非投资合作出现了一批成功案例

  2011年,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投资设厂,生产女鞋,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把一部分“中国制造”变成“非洲制造”。

  制鞋业是候鸟产业,成本是风向标。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凭借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开启了纺织、服装、鞋业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以ODM模式参与到国际产业链分工体系的时代。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逐渐上升,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越来越高,华坚虽然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规模经济优势,但订单量也在逐年下降,利润微薄。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华坚一直在探寻新的出路。

  2011年,应时任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总理梅莱斯的邀请,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率领了一个由50多家企业组成的经贸团对埃塞进行了8天的商务考察,在考察中,他发现埃塞的生产要素成本比国内要低得多。一是劳动力成本低。埃塞有8500万人口,其中一半是劳动人口,全国失业率达46%,生产一线员工月薪仅300—500元人民币,人工成本仅占10%,而国内人工成本占比高达37%。二是原材料成本低。埃塞作为农牧业大国,盛产牛羊皮革,发展制鞋业可就地取材。三是埃塞的土地、水电等总成本更低,每度电仅0.16元人民币。四是埃塞国内政局稳定,投资政策优惠,企业所得税10年免税。五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对原产地来自埃塞的产品实行进口税率优惠。综合以上条件,在埃塞投资总成本要比国内低8%—10%。经过深思熟虑,张华荣毅然决定在埃塞投资办厂,选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南部的东方工业园,投资建设华坚国际鞋城(埃塞)有限公司,作为华坚集团在非洲女鞋OEM制造基地,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华坚埃塞鞋城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投产后,埃塞鞋城就使当地皮革产品出口增长了57%,创造了埃塞的“华坚速度”,也创造了非洲最穷国家生产出美国最主流女鞋的神话,成为埃塞最大的出口企业。目前,埃塞鞋城已建成了6条现代化制鞋生产线和配套的鞋材厂,拥有员工3800人,其中埃塞员工3600人,具备年生产出口女鞋240万双以上的产能,平均利润率为10%。到2015年上半年,共向欧美出口了400万双成品鞋,创汇4800万美元。

  华坚集团在埃塞取得初步成功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谋划更大的布局,正在埃塞首都的Labu Lafto区投资建设“埃塞俄比亚—中国华坚轻工业城”,是集服装、鞋帽、电子为主的轻工产业制造、出口创汇、产城一体的人性化社区。该项目占地126公顷,总投资4亿美元,于2015年4月奠基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建设完成,届时工业园区将会成为埃塞俄比亚轻工业发展的新亮点,每年可创汇20亿美元,提供3万—5万个就业机会。

  除了华坚集团,还有广州飞肯摩托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98亿美元在坦桑尼亚打造非洲摩托车总部基地;广东电脑商会计划投资1亿美元,建设东非国际商贸城;佛山南海惟合贸易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在坦桑尼亚建立汽车组装厂;广州南天资源采购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万美元,建设坦桑尼亚酒店及家居用品营销基地;广东美康大光万特医药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00万美元,与坦桑尼亚公司开展医药、护肤品、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广东丝丽国际集团贸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万美元,与坦桑尼亚东方之星制革有限公司开展投资合作;广东丝丽国际集团贸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0万美元,与坦桑尼亚T-BETTER摩托车有限公司开展摩托车生产合作等。

  启示

  华坚等企业作为广东优势产业的代表,在开展“走进非洲”、拓展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已先行一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在广东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大背景下,对引导广东更多中小民营企业走进非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启示1 抢抓机遇,高度重视非洲市场开发

  非洲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非洲有10亿多人口,80%的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许多国家工资水平只有中国的1/10。将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到非洲,是个双赢之举。广东作为劳动密集型高度集中的省份,与非洲合作互补性强,是释放过剩产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形式。

  启示2 构建走出去服务平台

  针对广东中小企业在“走进非洲”过程中,对非洲政局、法律、投资环境和民俗等都不了解、带有盲目性的现状,要加快为企业构建集群式“走进非洲”的服务平台,为企业“走进非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发挥对非投资合作联盟的作用,建立企业“走进非洲”数据库,强化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对非洲地区和国别研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启示3 加大扶持力度

  根据广东企业“走进非洲”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抓紧制定有效的促进政策和专项管理办法,使企业能通畅、快捷、顺利地开展对非投资活动,扶持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加强对非投资,引导传统过剩产能向非洲转移,形成粤非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紧密合作关系。

  启示4 采取抱团式走出去

  广东企业大多为中小民营企业,单个企业“走出去”的抗风险能力较低,采取抱团式“走出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要加大粤非制造业合作园区、资源开发园区、农业渔业合作示范区和广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的布局和建设,以园区为载体,推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进非洲”,逐步形成广东企业非洲发展基地,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启示5 引导企业树立粤企形象

  加强对广东“走进非洲”企业的引导和培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树立广东企业的良好形象。大力推行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理念,为广东企业在非洲投资和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启示6 加强人才储备

  加快培养广东的“非洲通”和非洲的“广东通”人才,占领人才高地,使这批精通广东文化的管理人才成为沟通粤非合作的重要桥梁,为广东开展大规模产业和产能向非洲转移创造条件,实现合作共赢,使广东在对非投资合作上走在全国的前列。

  了解非洲

  未来非洲有望成下一个新兴市场和世界经济增长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仅次于亚洲的全球经济增长亮点。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发展及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进入非洲市场。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呈上升趋势。据世界银行评估,非洲政局日趋稳定,经济复苏,已经连续多年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达到4%以上,投资环境处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好时期。未来一二十年非洲有望成为继亚洲之后下一个新兴市场和世界经济增长极。

  1.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非洲现有人口约11.484亿人,GDP总量约为1.6万亿美元,其中消费支出达到8600亿美元。根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据,按照日均消费在2—20美元间为中产阶级的标准,非洲已有3.13亿人达到中产阶级的标准,占总人口的30%以上。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至2008年,非洲消费支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是GDP增长率的两倍多。非洲消费者的年收入从贫困水平,逐渐提高到满足基本需求水平。预计2020年非洲的GDP会达到2万亿美元,消费支出达到1.4万亿美元。

  2.资源能源丰富。非洲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黄金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0%、铬占87%、铂占89%、锰占56%、铝土占30%、磷占62%,储藏量均为世界第一。占世界储藏量第二的有金刚石、铀等,第三的有天然气,第四的有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

  非洲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拥有4万余种植物。盛产红木、黄漆木、黑檀木、樟树、花梨木、胡桃木等经济林,其森林面积超过了全洲总面积的1/5。非洲草原面积占全洲总面积的近1/3。沿海地区盛产各种鱼类,如金枪鱼、鲸鱼、沙丁鱼等。非洲的农产品十分丰富,以热带作物为主,盛产可可、咖啡、棉花、小麦、玉米、高粱、小米、木薯和棕榈油等农产品,其中可可、咖啡、棕榈油、长纤维棉花的产量都为世界之最。

  3.劳动力资源充足。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总人口从1999年的7.666亿人上升到2015年的11.484亿人,年均增长率达2.4%,大大高于世界1.3%的平均水平。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时,非洲人口将达到12.983亿人。但是非洲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现有的教育设施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非洲的人口总量优势表现为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是要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入学率低和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4.经济增长动力多元。2000年以来,非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7%,超过同期全球平均增速(2.7%)两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过去十几年非洲的经济增长并不局限于部分国家或地区,而是遍及整个非洲大陆,资源丰富国家和资源匮乏国家均实现了较高经济增长。过去十几年非洲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受益于国际市场上农矿产品价格持续较高水平,而且得益于其他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非洲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趋于多元化,正在逐步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作为增长引擎的传统模式。

  5.投资回报率高。非洲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土地和资源丰富,投资回报率高,均成为其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的统计数据,非洲大陆的发展速度要比经合组织国家(OECD)快,在非洲的资本投资回报比在中国、印度、越南等国高出约2/3。例如2002—2007年在非上市企业的平均资本回报率要比在中国、印尼、印度及越南的同行业企业高出2/3。近10年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对外投资数据显示非洲的投资回报率是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

  6.投资环境有待完善。整体来说,非洲工业化刚刚起步,基础相当薄弱。此外,非洲的交通运输业也十分落后,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加上对外开放程度、市场法制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投资的总体环境仍待改善。

  根深者叶茂,木欣欣以向荣。中非友好合作的硕果造福人民,在当今国际关系领域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给世界以启迪。

  根据新华社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30 09: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