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部利用大数据方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情况进行研究的年度专题报告《“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日前正式发佈。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较201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贸易市场看,东南亚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其中越南超越马来西亚,成为我国在沿线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
广东是国內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占全国20.9%,其次为江苏、浙江、北京,比重均高于10%。
该报告由国家资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东北亚大数据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技术公司、瀚闻资讯等机构共同编写
3月21日,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兰德公司总裁迈克·里奇,亚太政策中心主任多萨尼,公司首席研究员、总裁高级顾问柯德兰,中国事务顾问牟丹娉一行第五次来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交流併发表演讲,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围绕主题展开演讲的是多萨尼博士,他在演讲中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走廊建设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途径和评估方法,描绘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走廊建设的不同阶段,包括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最终的跨境区域融合,並分析每一阶段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外还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不同方面的治理重点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隨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对他的演讲进行了点评。
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起步实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多萨尼首先指出,在 “一带一路”的建设中,除了要考虑通过道路、交通、桥樑等基础设施將沿线国家从物质层面连接起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实现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繫,要通过这种可持续性的区域经济发展联接並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多萨尼用四个发展阶段描绘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走廊建设的不同阶段,包括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最终的跨境区域融合,並分析每一阶段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四个发展阶段分別是:国內发展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阶段;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发展国內教育、医疗等各种社会服务和企业阶段;通过降低关税等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开始建立跨国度的经济联繫阶段;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发展形成很好的互相融合阶段,这不仅包括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很好地联接,更体现在关税和贸易协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用数据展示成果
多萨尼说,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第二阶段中的满足以人为本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更不容缺失,应注意由于配套服务不够而使人从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让贫困地区变得更加贫困的状况,“要注重人的生活品质,如果不以人为本,將来造成的那种损失弥补起来所花时间会更长。”
对于贫穷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多萨尼认为,“怎么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任何一个国家发展当中都很重视中产阶级,都希望发展像枣核型,往往对于贫困地区比较忽视,原因是需要的资金、时间和投入的精力非常多,发展贫困地区的成本也非常高。”他表示,如果不在早期的时候注重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將来在社会发展上会出现非常不平衡,会出现很多社会矛盾,出现贫富极端化,这样对“一带一路”的发展可能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应对这种挑战的关键来自于政府,政府一定要坚持与履行自己的承诺,在这方面能够提供基本的服务。”他认为,如果贫困地区的人口通过教育能够就业,这些人口就不会出现大量的流动,就可以在本地进行持续的发展,而政府应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
多萨尼说,平衡城乡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偏远地区的中小企业因为基础设施的连接等使其产品能够进入更大的市场,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讲,城乡平衡发展的关键就是给中小企业提供机会使其可以进入到更大市场。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发展当中,可持续性发展一个重要领域是一定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多萨尼说,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与创新,但当前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帮助仍不够,“中小企业最大的难处是如何让他们得到融资和进入其他市场,这些方面很缺乏。”
同时,多萨尼认为,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应该在早期就提出,“社会和经济发展如果拿环境做代价确实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此,他表示,中国某些省份的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给出前车之鉴。
对于整个“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发展,多萨尼最后总结指出,首先,“一带一路”发展从目标上来讲应是可持续性发展,不同阶段发展可能同时进行,比如第一阶段在国內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第二阶段中的各种社会服务和企业也都同时开始发展了;其次,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很好地瞭解对于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利益影响和挑战,在各个发展阶段中需要对其有清晰的瞭解才能实现这种可持续性发展;再次,发展当中确实有优先排序问题,很重要的几个方面包括,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就业、人力资本的发展,尤其是对不发达地区和贫困人口方面的发展要加大力度,政府要给他们提供很多基础的服务。
“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用数据展示成果
“一带一路”宣导的合作精神正逐步成为各方共识
在多萨尼演讲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点评时指出,“一带一路”所宣导的合作理念及合作精神正在逐步地成为各方的共识,多萨尼先生在演讲中就 “如何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起步来实现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的分析及观点,不仅適用于“一带一路”建设,而且具有更加广泛的適用性,“对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从发展初期走向发展阶段经歷的过程都是具有这样的共性的。”
赵晋平指出,“一带一路”的建设或者说区域合作有三大优先领域,第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第二是贸易投资的发展,第三是资金的融合。而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样一个重要的优先领域里则要把握好以下四方面的关係。
一是“先建后联”,就是首先切实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本身基础设施落后问题,然后加强彼此之间联通;二是“由点到线”,选择严重落后的地方,从点上开始做起,逐步联接成线,成片,最终形成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路;三是“先內后外”,这一过程中各国首先要把一些不利于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政策问题,制度安排问题先解决好,真正使得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过程中能够直接通过各国之间的对接形成一个完善的政策促进体系;四是“由硬到软”,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硬的基础设施,如道路、能源等设施,也包括与这些设施互联互通的服务,如跨境的货物贸易通关服务,物流运输服务以及旅游、教育、医疗服务等、所以先把基础设施硬体设施完善之后然后逐步完善它的软的基础设施,这也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
最后,赵晋平就多萨尼提出的“如何使‘一带一路’合作或建设实现可持续”这一问题,概括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內容。
一是促进机制的可持续性,市场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是参与 “一带一路”的主体,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环境和制度安排,企业真正能够参与其中,这才有可能使得 “一带一路”是一个可持续的合作模式。二是“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也就是绿色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建设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真正使得这样一个建设合作是可持续的。三是它的成果是共用的,参与其中的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甚至绝大多数民众都可以通过这种区域合作、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的贸易及投资的发展获益,这是决定“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性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根据新华网、中新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