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0|回复: 0

国民教育聚焦人格培养、依靠人文薰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 03: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200904170801461563222979.jpg


关于国民教育我觉得在所有的国家里面都有,不管它的名称是怎么样的,基本上都是爱国教育,或者是公民教育等等。所以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也应该毫不例外,也不应该排斥。香港为什么因为国民教育问题而产生了那么多的分歧呢?闹的满城风雨呢?基本上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对国教科的內容可能存在了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说国民教育的內容有可能被视为是党的教育,或者爱党教育,如果说真的有这样內容的话,我觉得确实也是不好的事情,应该避免,或者应该刪除,应该改变,应该改进。这样的话才让更多的人能够用理性的姿态来看待这个课。

第二个原因也是基本的原因,可能就是国民教育被一些人,或者被少数人汙名化了,被说成是洗脑教育,也就是说让共产党来给香港人洗脑,所以在这样舆论的影响之下,很多的年轻人,甚至对这个事情並不是非常瞭解的一些人进行抗议、示威、绝食等等,造成了香港社会对这个问题很大的个层面的反应。当然分歧也是相当的大。

所以在国民教育问题上,我觉得应该怎么样来看的问题,首先国民教育必须有第二个,就是国民教育我们应该看到不只是未来让下一代的香港人能够有一个归属感,对国家的归属感,这个认同感和他的身份的认同感。另外一方面,实质上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也非常有好处,国民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知识教育,也就是对国情的瞭解,对他们將来的成长,甚至是將来的工作竞爭等等方面都非常有好处,除了在香港之外,不只是说在中国,既使是在中国以外的一些地方,很多的一些学校,很多国家的学校都在开展这样的教育,就是认识更多的中国,將来他们下一代能够在各种各样的领域里面跟中国人竞爭,或者跟其他国家的人来竞。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人作为中国人,必须要瞭解自己的国情,这样的话也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更强的能力,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这样看才比较全面一点。

隨著“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推展,国民教育近月成为社会热话。回归前后执掌香港教育事务的前教育统筹局局长王永平认为,回归至今已近14年,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稳定,港人信心亦渐增,是推广国民教育的成熟时机。

他又以“港式奶茶”作比喻,指香港社会环境对自由、法治的体现始终与內地不同,正好可以发挥特色,推行独有的“港式国民教育”,而课程也应加入中国史单元,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藉以追溯中国5000年历史根源,帮助建立身份认同。

王永平曾于1995至2000年出任教育统筹司/局局长,任期横跨“九七”前后。他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指,在回归初期,已开始加强学生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亦鼓励学校推行国庆升旗等活动,只是当时仍未有具体构思,要將国民教育独立成科。但他认为,隨著香港已回归14年,现时“一国两制”已发展成熟,加大力度推行国民教育绝不会“太早”。

国民教育聚焦人格培养、依靠人文薰陶

青年北上交流 掌握国家实况

目前担任城大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客座教授的王永平表示,自己讲授公共行政课题时,亦要涉猎“一国两制”、特区政府等题材,说明两地的紧密关係。而现今资讯发达,青少年可接触更多关于国家发展的资料,相比他做学生的年代,只能靠阅报多瞭解国家,实有天渊之別。

他又认为,青少年可参与內地交流,以更掌握国家实际情况,並举例指自己做公务员时为准备回归,亦要应政府安排到北京清华大学修读国情培训班,瞭解国家政策。

从事教育事务多年的王永平,已翻阅过“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諮询档。他认为,有关內容的确较为抽象,认为须加入“中国史”及“一国两制”两大元素。他表示,如能將国民教育渗入中国史、地理等不同知识,有助学生产生“亲切感”。

就近日教育界对“初中中国史必修科”的爭议,熟悉政策推行的他亦不违言,重新制订中国史科或要花上数年时间,而新“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计画于2012年上马,“当局可利用这机会,在新科內加入中国史单元,毕竟国民教育不能与中国歷史脱离”。

档显示政府无意“洗脑”

就香港社会有部分人质疑国民教育有“洗脑”成分,王永平强调,从课程档中並不见得政府有此倾向,外界实不应该抹黑。他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应推行“港式”国民教育,內容要因应情况有別于內地,就像口味独特的“港式奶茶”般。而国民教育的目标,是要让港人增加对国家的认识及认同感,不应被误以为是扶助政策的措施,“认同爱国不等同盲目认同国家政策,认识后而批评,不可假设是不爱国的表现;国民教育要包含自由、开放及批判思维,这是政府及学校需要理解及接受的”。

教育决定国民的素质,只有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素质水准。教育对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是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世界银行的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国內生产总值,即通常所说的GDP,就会增加9%。根据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计算,教育资本在增加国民收入中做出的贡献的比率是33.9%。人,尤其是普通人,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舒尔茨有段耐人寻味的话:“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適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

国民教育聚焦人格培养、依靠人文薰陶

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始终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教育目标。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特別是在地处內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方,应试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还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推广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素质教育的內涵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步伐停滯不前。而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的素质,也不可能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可否定的政治制度与国民素质的关係是相辅相成的,但根本上是政治制度决定公民素质。另一方面,公民素质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基础性条件。高度的民主,需要公民有现代的民主法治意识,从这个意义说,培育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对推进民主法治极为重要。公民素质的提高,总体而言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另一个是社会实践。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应当强化公民教育的內容,培育公民意识,特別是权利与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方面,应当努力扩大公民参与的管道,创造更多的公共参与机会,让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提升国民素质需加强公民教育。素质教育是个老话题,也是个老问题,目前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必须坚持宣导,但同时又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用新的方式来推动,只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才能推动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从上述案例来看,

应该以公民教育为抓手,聚焦人格培养、依靠人文薰陶,改进现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政府要把培养合格公民的意图准确地落实在教育战略中。其次,教育以德为先,必须强调人格培养。再次,学校应更多地开设人文知识和思想学习方面的课程。教育部门可从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确立一些基本要求和目标,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探索行为养成、道德理解、思想探究等適合不同阶段的公民培养方式,大力培养优质的人文学科师资,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师资。我国虽然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財富剧增,但公民素质的提升与经济增长速度並不完全匹配,亟待加强国民教育,树立大国形象。建议从基础教育抓起,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同时加大扫盲力度。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从科教书的编写、教材內容、教师队伍的培训乃至社会的整个氛围,都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终极目标。在全国小学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以生动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公民意识、爱国情怀、文明礼仪、社交礼仪等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並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重视运用宣传手段,积极开展不间断的、持续性的公民教育和宣传,唤起和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意识。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严重性,已达到了必须採取措施立即加以解决的程度。只有以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为契机和抓手,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步伐。学校严格评估学生课间和放学后的作业总量,使中、小学生每天放学后到睡觉前,有至少3个小时以上的自由时间;週末禁止佈置大量作业,佔用学生的休息及自由活动时间;假期至少给学生留出2/3的假期时间作为自由支配的真正假期。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採取措施,监控中小学生的普遍心理健康情况,及早预警、及早发现群体性身心健康问题。对由于负担过重而引起的个別学生身心健康出现极端损伤甚至出现生命损失的,应追求相关责任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相应法律责任。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自由创造的本性,培养公民。法国人有一句话,“教育应以健全的公民教育为目的,具有独立性,崇尚自由而多元。”应该说,这种判断未必完全契合实情,但我国的不少学校确实缺乏公民教育。因此,在公民素养培育上尽快予以改进。从教育的战略上讲,不希望老被现实追著屁股跑,教育政策应该有適度的前瞻性,在现实中实事求是地承认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並广泛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没有健康的人格,便没有优秀的人才”,多年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呼吁公民教育,不少地方也在推行公民教育,但现在看来公民教育任重道远。如果老师缺乏独立人格,如果校长官僚化,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推行公民教育的制度设计,我们的学生就难以接受到真正的公民教育,成为合格公民更是遥不可及。

积极主动地确立公民教育国家政策,学校的公民教育和社会上的公民教育应予以配合,互相支持。学校的公民教育除了直接开课外,还要在学校生活里全面体现。让校园生活中有一个呵护权利、鼓励协商、充满民主氛围的环境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公民人格。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人的发展”也不仅仅是“学生的发展”,更是整个民族的全民的发展。中国教育最根本的矛盾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解决这个矛盾的治本方法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质。教育决定学生的素质,更决定国民的素质。

根据搜狐、新华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