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客(Mak-er)"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在中国,"创客"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发布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创客排第五。去年春天,“创客”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一起。也是从那时开始,在中国,创客被更多地理解为,特指那些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实践者。
我们从省科技厅获得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浙江新增创业项目1364个,同比增长32.4%;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40%的奖项被浙江摘得;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中,集聚了1900多个创业团队……这还是不完全统计。
浙江创业公司井喷的前提是大公司的繁荣。杭州用一个10年造就了阿里巴巴,而在之后的这些年里,阿里巴巴开始为杭州的天使投资人以及创新企业源源不断进行着人才、资本和创新创业文化的输出。
曾有人担心,阿里上市后,膨胀的财富是否会抬高杭州楼市价格,但事实证明:阿里巴巴的钱正被用来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
或许,不只是阿里巴巴的钱,所有聪明的钱,都在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
2015年,IDG终于决定在杭州设立落地机构。在此之前,他们早已在杭州投资了多个项目。IDG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直言,在杭州设立办公室、加派精英驻守是因为,“不愿意错过下一个马云。”
除了IDG,经纬中国、德同资本、软银资本、红杉资本等在杭州也日益活跃起来。早个两三年,在创投圈,杭州常常被描述为“下一个‘天使之城’”,但这一两年,“下一个”的定语已经很少被提及。在创投圈,杭州评级仅次于北京,早已将上海、深圳和广州抛在身后。
今天的杭州,外有资本助力、有政府部门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内有阿里系、高校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四大创业派系日益茁壮的队伍。正如采访中,省科技厅副厅长章一文说的,“有阳光、雨露、空气、土壤、营养等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绿色生态系统,浙江的创新创业走到现在,大致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
根据浙江在线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