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的阿克托盖,是一个只有两三千人口的小镇。然而,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因为地下蕴藏着的17.19亿吨铜矿,而焕发着生机。
阿克托盖铜矿的投资方和业主是哈萨克斯坦铜业集团(简称哈铜集团),此前一直计划在阿克托盖矿山附近建设一座年处理量2500万吨的铜矿选厂。2014年底,经过审慎考虑,哈铜集团与中色股份签订了价值5.4亿美元的建设合同。
中色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对本报记者表示,阿克托盖铜矿选厂是中哈产能合作框架下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不仅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更关系着国家的声誉,因此务必要把它做成示范工程。
哈方之所以选择中色股份作为合作方,是出于对中企技术和中企人员吃苦耐劳精神的信赖。负责施工监理的主管墨西哥人弗朗西斯科对项目质量赞不绝口:“我参与过许多国家有名的工程建设施工,阿克托盖铜矿选厂的建设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准。”
据项目工程部经理管成明介绍,该项目中,磨矿车间的半自磨机重达2200多吨,安装过程对螺栓预埋、底板吊装的精度要求却是以毫米计算的。中国技术人员仅用了15分钟就将底板一次性安放到位。
“球磨机的安装完全展现出了我们的工艺水平。”项目总工程师张有为介绍说,铜矿选厂设计安装的球磨机高达2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球磨机。这个庞然大物上有一个直径15米的部件,按照安装流程要分成12个部分进场,然后再拼成一个圆环,且“圆环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这个业界公认的“最高难度”动作没难倒中国技术人员。“当那个硕大的圆环完美地嵌入设备时,一直提心吊胆的哈方业主在我身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这个搞了一辈子工程的中色人感到由衷地自豪。”
在项目现场,中国速度也令哈方惊奇不已。据介绍,阿克托盖铜矿选厂最初的承包商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一家公司,合同工期4年。然而时间过半,工程施工进度缓慢让业主意识到,照此速度,项目可能根本无法如期完工,遂解除合同,并选择中色股份作为后续合同的执行者。
项目经理陈正海告诉记者,中色股份进场时,除了简单的土方开挖以及搭建起了几间临时宿舍外,“厂区与周围的荒山、戈壁没有分别,施工几乎是从零开始的”,而此时,合同期限只剩下23个月。
已有建设基础薄弱,但工期却不容商量。谈起超乎寻常的工程进度,管成明如数家珍地说出了一长串数字:15个小时完成磨矿车间跨度61米的主梁吊装,1个星期完成4000立方米混凝土基础浇筑,6个月完成10万立方米浇筑,10个月完成世界最大的球磨机的安装,不到23个月实现机械竣工。“我从业32年,经历过众多施工项目,这是速度最快的一次。”
保证工程进度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和材料。陈正海对记者表示,施工现场需要的技术工人后方全力保障,“重要施工环节都有中色高级技师坐镇,确保整个工期没有出现一次返工”。无论是工程车辆,还是管道阀门,所有的设备材料都能在最短时间运抵施工现场,有的甚至通过空运。
中色股份副总经理秦军满告诉记者,业主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西方团队负责项目建设管理。他们采用先进的P6项目管理软件,制订了严苛的规章制度,比如1.3米以上施工必须使用升降机和安全带,工程进度必须精确到以天计。面对挑战,施工人员认真学习、积极适应、严格执行,为工程按节点顺利推进创造了条件。“这个项目,我们不仅输出了技术,也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服务品质,对于日后开拓欧美市场有重要意义。”
哈铜集团总裁诺瓦丘克对记者表示,中色股份用中国速度,创造了同行业新的历史,“我愿意继续和中色股份这样优秀的中国企业合作”。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阿克托盖铜矿选厂的建设对于中哈两国均有重大的意义。诺瓦丘克表示,阿克托盖铜矿选厂项目代表着哈萨克斯坦铜产业的未来,将成为该领域新的标杆。特别是,因为矿山将开采50年,这意味着本地区的好几代采矿、选矿和冶金人员,将会获得稳定的工作。
铜矿选厂人力资源部主管桑都佳什告诉记者,项目施工阶段直接雇佣哈籍员工720人,53家分包机构雇佣的本土工作人员超过1100人。而在厂区建成后,为方便该厂工人的生活,将配套建立一座新城,周边各村镇居民将直接获益。
更为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将由此不断得以完善本国的工业体系。2016年底,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阿克托盖铜矿选厂进行视频验收时对项目进行了高度评价。对中国来说,与哈方的高品质铜矿合作将对铜冶炼行业产生重大利好,中哈两国在有色金属加工方面的合作将更加深入。
1980年,托夫勒的一部《第三次浪潮》许给了当时的人们一个关于未来的梦想。许多年以后的今天,书中勾画的未来社会的蓝图正在逐渐展开。由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最近所做的题为《哈萨克斯坦第三次现代化:全球竞争力》的国情咨文,被外界视为哈萨克斯坦即将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引起外界的关注。通过这次着眼于提高本国全球竞争力的经济现代化,哈萨克斯坦提出将努力进入全球前30位的先进国家之列的目标。
与托夫勒描绘的“第三次浪潮”将立足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相类似,纳扎尔巴耶夫在咨文中同样把基于数字技术实现本国经济现代化列为首要任务,置于整个咨文的开篇部分。他提出要打造“数字哈萨克斯坦”,即指哈萨克斯坦要一方面努力发展大数据、3D打印等前沿技术,推动移动支付,以及包括医疗、教育等多个民生领域在内的数字化服务,抢占新兴产业高地;另一方面要加速实现工业、建筑业、交通物流等基础性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分析界普遍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现代化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是有意要改变现有经济结构,减少国家经济对油气等原料出口的依赖。在全球原油市场前景依旧不甚明朗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的做法将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纳扎尔巴耶夫在国情咨文中明确要求,截至2025年要将本国非原料产品的出口比重扩大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纳扎尔巴耶夫在这部长篇国情咨文中,多处提到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把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列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优先方向。
他明确指出,目前中哈两国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目标也已然明确,“需要的是具体落实”,因此,有必要高效落实两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投资项目。据悉,这是哈萨克斯坦继“光明之路”发展战略后,再次在官方战略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对接。
哈萨克斯坦的前两次经济现代化分别在1991年—1996年和1996年—2016年间进行。在这两次现代化过程中,哈萨克斯坦分别完成了由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及向国际经济竞争力前50位挺进的任务。
根据中青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