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也会患上抑郁 老人如何摆脱抑郁
人体内分泌系统开始发生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内分泌失调,进而出现情绪、精神状态紊乱,多变的天气也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较频繁。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抑郁情绪不知不觉中缠上人们,因此主动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调节非常必要。
老年人应成为抑郁重点关注人群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障碍,社区内发生率可达5%~10%;在疗养院或其他机构,能达到约50%;一些长期住院的老人,比如心血管疾病、骨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比例更高。而且,老人患抑郁的风险较大,轻则降低生活质量,重则导致自杀。但老人抑郁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老年人容易被抑郁“盯上”,主要受五方面因素影响:第一,年龄是不容回避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大不如前,所以很可能只是受到一点刺激,心理上就承受不住,从而引发抑郁;第二,社会变迁对老年人的冲击很大,很多老人适应不了,比如不会在网上买东西、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第三,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比如亲人离世、得病等;第四,经济因素特别容易影响老人的情绪,比如有些老人很早就把财产分给儿女,结果子女不赡养,导致自身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第五,家庭地位发生变化,老人原来在家里是一家之主、说一不二,现在有些事情孩子们能做主了,老人说话不算了,心里不舒服又不会疏导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在心中积压就容易引发抑郁。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抑郁自杀比例非常高,这里指的不是自杀的人数多,而是自杀率高。年轻人自杀,许多时候是因为冲动,比如家庭矛盾等,但老年人自杀一般是早就想好了,也不跟别人说,偷偷去做,所以家人、照护者要特别注意预防。
老人抑郁特点
1、心境低落
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自我评价降低。重者痛不欲生、生活悲观无望、感觉无助,生不如死、无用感和无价值感比较严重。还有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甚至幻觉的都有导致精神分裂的危险。
2、思维迟缓
患者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脑子变慢,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这类人群很难进行社交生活。
3、意志活动减退
行为缓慢,生活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这类人群极容易自杀。
4、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这类患者会导致无法生活和工作。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早醒、入睡困难、睡眠浅)、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这类患者对身体影响非常大,极容易减少寿命。
如何摆脱抑郁情绪
要想有个好情绪,建议老年人从7个方面着手:
1、调整人生坐标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目标是不一样的,原来你可能是领导,退休后就要调整适应这一变化;原来身体健康,现在总是腿疼,眼睛也花了……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要积极接受和承认现实,及时调整人生坐标,而不是每天盯着这种变化说“我不行了,要完了。”
2、学会内心平和
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很多老人见多识广,人生达到一定境界后,会变得慈祥、宽厚,与人相处温和、协调,遇到事情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表现,能坚守自己固有的东西面对人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3、广交朋友
社会是一个整体、一个网络,我们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自己去做,所以要家庭和睦、广交朋友、乐观开朗,可能自己钻牛角尖想不明白的问题,与大家多聊聊天就开解了。
4、换个角度看问题
同样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判断,感受也不同。比如子女、孙辈不回来看望,你就不能老想着他们不关心老人,有可能孩子们在忙工作,如果天天守着你,什么也做不了,你是不是也不高兴?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未尝不是件好事。
5、自我调节
以健康为中心,遇到事情潇洒一点、糊涂一点,忘掉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珍惜老伴、老友、老窝、老本,保证生活基本的安全感。增加户外活动,拓展社交圈。
6、中医调理
中医讲要“清静养神”,顺应自然规律,对心理健康也有所助益。
7、相信抑郁能治好
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体育锻炼、光照治疗等方法,抑郁是可以治好的,所以要有信心。
来源:99健康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