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孵化器平台应运而生,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
众创空间,就是为初创团队提供办公场地、创业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以及资本化途径,构建起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孵化平台。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以来先后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以众创空间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了浓郁的大众创新创业氛围。两年来,众创空间发展整体健康,势头良好。
(一)众创空间的出现解决了创业早期孵化难题,形成了从创意到产业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当前全国4298家的众创空间,与3200余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余家的企业加速器共同形成接递有序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2016年当年共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180万人,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
(二)众创空间打开了投资与孵化相结合的大门,大量民间资本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中。“投资+孵化”已成为众创空间发展的重要模式。2016年众创空间帮助1.5万个服务的团队和企业获得投资,总额约539.6亿元人民币,其中民间社会资本投资444.6亿,众创空间自身投资创业企业约78.8亿元人民币。另外,众创空间还帮助2.2万家在孵企业获得27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资助。
(三)众创空间促进了创业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全国众创空间内国有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的众创空间共1142家,占到众创空间总数的26.6%。2016年众创空间为4.9万家常驻的企业和团队提供了技术支持服务,常驻的团队和企业目前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达7.9万项,其中发明专利约1.8万项。带动了中国电子、普天集团、大唐电信、腾讯、阿里、京东等多家央企积和大型民企极参与双创,在全国建立了多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四)市场化运行的众创空间有效降低了创业和创业孵化的门槛,吸引各类社会机构参与到双创工作当中。截至2016年底,众创空间已实现全国所有省份的全覆盖,其中民营企业建立的众创空间占到总数的65.8%,其他为国有企业、事业、社团、民办非企业、外资及合资等性质,市场力量已成为创业服务的主力军。全国众创空间提供开放式创业工位77.7万个,当年服务的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27.4万个,吸纳就业99.4万人,其中应届大学生30.4万人。
(五)众创空间推动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引领我国创业文化发展的主阵地。全国的众创空间内有8.3万专兼职创业导师服务创业者,2016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累计达到10.9万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7.8万场,开展的国际交流活动5721余场。以中关村创业大街、深圳湾创业广场、杭州梦想小镇、苏州金鸡湖创业长廊等为代表众创空间集聚区已成为区域创业文化高地和创业地标。
(六)众创空间顺应科技革命时代浪潮,形成科技服务新业态。2016年,众创空间内的创新创业服务人员达到12.9万人,服务收入和投资收入达39.4亿元人民币,当年有7.2万家服务的创业团队注册成立为企业,涌现出了美图秀秀、YY语音、饿了么、云洲智能无人船、中科微光红外血管成像仪等优秀创业企业和创业项目,摩拜单车等一批现象级的创业项目也纷纷入驻创业环境良好的众创空间。
(七)众创空间发展势头良好,优秀众创空间受到资本的青睐。截至2016年底,共有808家众创空间获得社会资本投资,仅以北京为例,氪空间、创新工场、纳什空间、因果树、优客工场等众创空间累计获得投资已达55亿元人民币。上海众创空间“苏河汇”2015年11月就登录新三板,成为国内首家登录新三板的众创空间,北京“创新工场”、“宏福孵化器”、“科技寺”、“赢家伟业”、上海“莘泽”、广东“新基地”、杭州“东部软件园”、安徽“合肥高创”等十余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陆续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走进兰州高新区“创客汇”众创空间,浓浓的LOFT风扑面而来。图书角、路演区、咖啡厅……各种“标配”齐全。一楼的公共区里,一些创业者正在交流讨论,周末这里还会放映创业电影。
走上二楼的办公区,兰州一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门前上方悬挂的一架无人机格外显眼,黑色的机身上印着大大的“Octobersky”。原来这架飞机正是公司创始人杨启帆制造的第一架无人机,他希望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不忘梦想。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零件和正在组装的无人机,不难看出这里既是办公室也是组装车间。
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杨启帆,大学期间就崭露头角,多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不俗战绩,还成功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2014年,杨启帆毕业后回到兰州成立了公司,租了一处居民楼开始了创业。2015年,公司正式入驻创客汇。
由于在飞行控制系统等方面有诸多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无人机植保作业领域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并在大型长航时电动多旋翼无人机领域取得领先技术成果,公司逐渐被认可,在业内打开局面。两年来,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已从最初的艰难维持发展到目前200多架定制无人机的不错业绩。
在公司副总经理董仕伟看来,众创空间这种“拎包式”入驻的模式,为众多初创企业降低了成本,带来了便利。“外面一个月几千元的房租,对初创企业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董仕伟说。
而更具吸引力的是众创空间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浓厚的创业氛围。与一航科技一墙之隔的甘肃天影视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俊飞与杨启帆有着相似的创业经历。经过两年的摸索,公司逐渐明确了方向——虚拟现实,眼下正在VR旅游、O2O虚拟建筑等方面尝试突破。
“这种大家一起创业的‘众创’氛围给我们很大动力,逼着自己努力往前走,与其他创业者的交流也能带来更多创业灵感。”金俊飞说,更为实际的是大家能够互相扶持,比如公司需要航拍采集素材,一航科技就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有包装广告类的需求也可以在众创空间找到其他企业。
兰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世杰介绍,除了提供免费的办公资源,创客汇还为团队指定了联络员和辅导员,搭建了项目申报、创业导师等综合性平台。仅项目申报一项,目前已帮助企业共获得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5项,获资金支持557万元。在刘世杰看来,众创空间就像是一座加速创业的“温室”,为的是让创业团队和企业少走弯路。
不难看出,如今在这样的创业“温室”里,年轻的创业者们“抱团取暖”,除了业务上的往来,思想上的碰撞,还能在精神上互相鼓励支持,让创业路充满力量。
经历了最初的“自由生长”,在迈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众创空间更需要做好“加减法”。
首先,要在发展方向上做“减法”,从“大而全”转向“少而精”。这就要求众创空间在运营中要充分考量产业资源背景、专业人才储备,做到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因为只有分类更精、定位更准,才能去同质化、体现专业化。以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科脉创新工场为例,正是由于精准定位为农机制造类孵化器,依托更专业的科研力量和创业资源,科技成果得以加快转化,入孵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从众创空间发展趋势来看,也一定是在某一行业细分领域的精准孵化,这样更有利于资源对接。简单说,就是让专业的人、专业的团队干专业的事儿,才会实现高效孵化。
其次,要在服务能力上做“加法”。综观我省众创空间,大多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知识产权等服务。要想从中取胜,一方面是能把常规服务做得更细、更实,或者在某一方面做出特色,比如说在创业投融资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硬件服务上更胜一筹;另一方面要满足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提供定制服务。而从长远看,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既是众创空间提升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解决初创企业团队“创业痛点”、加速孵化的关键。
只有做好“加减法”,众创空间才能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大的“空间”,才能真正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温室”。
根据科技部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