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多来,在众多调研考察、国事访问、与会发言期间,习近平用一个又一个精闢巧妙的明喻暗喻,向各国人民讲述共同发展的故事,为世界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一带一路”蓝图。
恰当的比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消弭隔阂。“一带一路”建设遵循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则,是一个由中国首次提出的倡议。在倡议提出早期,由于地理位置、经贸往来、歷史渊源等因素,有些国家对这个中国方案有几分生疏。习近平在出访及外事活动时,依託实物来比喻倡议,如用“茶酒之喻”、“地瓜之喻”和“百花园之喻”呈现出一份接地气的中国方案,拉近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
“茶酒之喻”是习主席在比利时古城布鲁日提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內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並不是不可相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主席用这个比喻向欧洲以及世界传递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原则。
“地瓜之喻”取材于拉美当地的农作物。“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同样道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將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在APEC峰会上,习主席告诉亚太及世界各国,中国一贯秉持共建原则。
“百花园之喻”诞生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习主席在G20峰会上说,中国的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不是要唱独角戏,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用的百花园。在西子湖畔的秀美风光衬托下,这个妙喻让遵循共用原则的发展愿景愈加引人瞩目。
习近平的比喻每每信手拈来而又刻画入微。“一带一路”建设体现在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分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指导著生活。习主席就用群众生活密切关联的物件打比方,借喻“开绿灯”、“做蛋糕”和“架桥梁”,让发展切实改善沿线各国人民的生活,为“一带一路”建设宏观设计写下了沁人心扉的注脚。
在政策合作领域,4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合作协议,多个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陆续建立……习主席说,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著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在经济合作领域,中国对外建设公路、铁路,高铁技术走向海外,中欧班列横贯于欧亚大陆,亚投行成立运营,人民幣入特別提款权货幣篮子……习主席说,各国要发掘新的合作动力,规划新的合作愿景,锁定新的合作成果,做大互利合作的“蛋糕”。
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全球
在文化合作领域,中国每年有过亿人次出境旅游,每年有10万多个政府奖学金和来华培训名额……习主席这样讲,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是一个个友好使者,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樑。
动态的比喻给人带来画面感。“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倡议,成果惠及整个世界。中国对于发展问题有著深入认识,独特的歷史发展经验支撑起一个普惠的世界发展方案。从想发展到能发展,再到共同发展,习近平用“钥匙比喻”、“游泳比喻”和“快车比喻”,向世界徐徐展开中国方案的宏伟画卷。
“钥匙比喻”说的是想发展的问题。习主席和沿线国家说,对于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发展是解决地区问题的“总钥匙”。这把钥匙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復兴路,也能够开启亚洲经济的腾飞,以及世界经济的復苏。
“游泳比喻”讲的是能发展的问题。“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习主席还说:“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快车比喻”说出了共同发展的问题。习主席在各国代表聚集的达沃斯论坛上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富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伴隨著“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14日至15日,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將云集北京,我们期待著习近平用更多的妙喻,描绘出共商“一带一路”新规划,续写世界歷史新篇章。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臺。瞩目5月的北京之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將召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的机会。
再过十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要在北京举行,届时北京將会迎来28位国家元首,61个国际组织、110多个国家代表,可以说是一次空前盛会。 从三年前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如今即將召开的盛会,三年时间里,“一带一路”倡议已然从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
歷经时间的考验,“一带一路”魅力愈加彰显。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以及一个月后访问印尼时,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种下了“一带一路”这颗种子。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由于涵盖60多个国家、44.6亿人口以及高达2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的规模,自提出以来便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而伴隨著“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时间的日益临近,“一带一路”不仅已经成为国际舆论场中的热词,而且加入“一带一路”也已成为国际舆论当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声音。
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全球
任何空洞的语言都是贫乏的,唯有鲜活的数据最具说服力。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建设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即將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还有望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档。从中不难看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用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凡事有果必有其因。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何以能够受到广泛回应,很重要的是因为这一倡议顺应了沿线各国寻求合作、谋求发展的意愿,往细里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坚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贏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通过加强与沿线各国对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概而言之,在当前全球经济復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推动各自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已成为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共识。类似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国“草原之路”、越南“两廊一圈”、巴基斯坦“愿景2025”、阿塞拜疆“2020年战略构想”、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发展战略正在同“一带一路”倡议进行紧密对接就是最好的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绝非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见、摸得著的实际举措,给地区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综观现实,经过三年多的规划佈局,全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条资源共用,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沿线各国也是纷纷赶搭“一带一路”的快车,经济合作遍地开花,造福了沿线各国人民。以2016年为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就拿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同建设的“一带一路”旗舰专案——中巴经济走廊,就为巴方创造了超过13000个新就业岗位,成为 “一带一路”互惠互利的典范。一句话,“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回望从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歷经三年多时间,“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预期。可以这样说,“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臺。瞩目5月的北京之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將召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的机会。可以想见,以此为新的起点,“一带一路”建设必將再次凝聚起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共识和理念共振,国际经济合作必將焕发新生机,迎来新起航,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根据中新网、新华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