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第五届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逆全球化现象辨析:全球化进程的逆转还是微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赵勇副教授对当前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逆全球化”现象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无论从当前的政策主张还是实际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逆全球化”倾向。对于美国“逆全球化”的政策初衷,赵勇副教授认为,解决贸易失衡、促进制造业部门就业、实现美国的再次强大看似是美国“逆全球化”策略的目标,但从内在经济逻辑来看,美国“逆全球化”的努力实际上无益于这些目标的实现。因此,美国政府对经济条件的判断和政策制定存在出现偏差的可能。同时,赵勇副教授还指出,美国逆全球化的做法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贸易战,反映的是中美两个经济大国“赶超”和“限制”的内在矛盾。对于美国经济而言,逆全球化战略实施的短期经济效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战略实施过程中调整成本的分配以及不同国家承担调整成本的能力。调整成本相对较小、成本承担能力相对更强的国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会承担必要的成本,但从长期战略的角度讲,其相对经济实力却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冯俊新副教授所做的《历史上“逆全球化”现象的对比研究》报告,对历史上几次“逆全球化”过程进行了对比,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历史上的“逆全球化”过程都是核心经济体对外依存度下降导致的,但是核心经济体的不同做法使其最终结果有很大差异。1930年代大萧条后发生的“逆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经济的两个核心国家——英国和美国——都采取了建立贸易小圈子的政策,并最终导致了国际经济体系的崩溃。在1980年代前期发生的“逆全球化”过程中,当时的核心经济体美国则通过进一步推动全球化使世界经济重新繁荣起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依存度的下降是中美这两个对国际贸易依赖程度较低的大经济体所共同主导的,中美的经济政策走向是理解全球化未来走向的关键。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约束条件,使得中美两国最终的博弈结果只能是通往更高程度的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是重大创新之举,对沿线国家增进经济合作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工商界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新的投资机会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受到海外经济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他们期待此次论坛取得积极成果。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民营银行——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卫·萨姆阿尔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印尼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支点国家,将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贸易和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加坡迈进集团总裁奥马尔·沙赫扎德表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的逐步推进,大量资金不断涌入,相关行业的潜能得到极大释放”。
法国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董事马克·乌赞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扩大全球经济增长的覆盖范围,并有效带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在谈到本次高峰论坛时,他表示,“论坛的召开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互利共赢的理念,而中国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指出,中国近年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将被更多国家借鉴,而中国也将在未来扮演全球化趋势下领导者的角色。
有韩国经济学家认为,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进一步扩大了“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国家及国际机构的数量。中国将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支持,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紧急援助,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印尼地产业和影视业巨头——MNC集团总裁哈里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此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均是重大创新之举,对沿线国家和与会各方增进经济合作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工商界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新的投资机会。
巴基斯坦工商联副主席扎法尔·巴克塔瓦利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创了一个将由东方主导的世界新秩序,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个新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贸易日益密切、基础设施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和能源合作将引领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
巴基斯坦智库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伊凡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全球化进程中可以实现机会平等。“一带一路”倡议的多边性和包容性对全世界都有益处,因此也值得全世界的支持和参与。
根据 中国财经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