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过程,其实也是中国企业传递中国文化和中国品牌形象的过程。如果我们做好了创新,做好了品质,我相信中国品牌能走向世界。”5月15日,蒙牛集团CEO卢敏放在接受人民网“一带一路”话题访谈时谈道,我们希望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落实“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好中国品牌的名片。
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以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一带一路”参与企业亦在此次峰会期间,以其开拓国际市场的“出海”战略及获得的成果备受各界关注。
面对全新的发展格局,蒙牛和白俄罗斯率先进行合作探索。5月14日当天,蒙牛与白俄罗斯JSC “Meat & Dairy Company”公司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两家企业将就乳制品的相关贸易开展多项合作。
“蒙牛是中国第一家将乳制品销售到国外的乳企,第一个在海外开展全产业链布局的乳企。”在回答关于蒙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所做的努力这一问题时,卢敏放给出的答案却不是一笔经济账:“仅在新西兰,蒙牛就与当地慈善机构Heart Kids联手,为新西兰先天性心脏缺陷患儿提供帮助,积极参与公益,同时还通过投资建厂的方式,为当地直接提供800多个就业岗位。”
卢敏放介绍说,蒙牛是国内较早开始国际化布局的乳企,是中国第一家将乳制品销售到国外的乳企,第一个在海外开展全产业链布局的乳企。其海外布局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早期产品的输出,到2012年开始加大与国际巨头之间的紧密合作,再到“一带一路”契机下进行深入的海外资源对接。
当前,中国乳制品的需求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中产阶层的扩大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面对的是全球最大、最复杂、变化最快的消费市场,转型势在必行。卢敏放认为,中国乳品企业需要走到全球舞台整合资源,以不断提升乳品品质和产品创新能力。
为此,蒙牛在近年来率先与丹麦Arla Foods合作,以国际化的牧场管理经验有效提升国内奶源品质,并通过与新西兰AsureQuality合作,在国内率先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覆盖到牧场;与法国达能合作,把国际先进的低温产品研发技术和世界级的工厂运营管理方法落地到中国,实现了在全产业链层面和国际水准的对标。
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蒙牛通过在沿线建厂的方式,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地区的产业资源融合。卢敏放举例道,2016年11月,100%自主建设的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开业,同年,该厂出品的雅士利超级α-金装奶粉,不但在国内上市,以国际品质的“新国货”重拾消费信心,更陆续登陆新西兰三大主流超市系统,全面覆盖新西兰市场。
“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一个根本原则不能忘,那就是更好地满足和带动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驱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品牌的打造。”卢敏放在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以建议时,以“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回来”的精要话语,高度概括了蒙牛的全球化战略的最终落脚点。
“我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首先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和文化传统。”卢敏放以新西兰怀卡托牧区的工厂建设为例介绍道:新西兰是一个高度重视环保的国家,我们给每家每户的居民写信,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阐释我们的方案。通过类似这样的举措,最终通过了市政部门、居民、社团以及当地毛利部落对污水排放、蒸汽、烟囱、交通、化学污染物等一系列的严格评估,获得了政府批准的“资源许可”。现在,这一工厂已与当地融为一体,还获得了Property Industry Award“白金奖”,成为当地的一个地标建筑。
卢敏放表示,过去几十年,“Made In China”几乎是廉价的代名词。中国产品对外输出的结构,也以相对低端的服装服饰类产品为主,因此中国品牌被称为“身上的品牌”,蒙牛的目标就是要把“你身上的品牌”变成“你心里的品牌”。我认为突破点是两个同音的汉字:一个是智慧的“智”,另一个是质量的“质”。 同时,“一带一路”这一国家重大倡议也是中国品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机遇。
根据新华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