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5|回复: 0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全面推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4 0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00619dc01c273591.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西安博物院期间强调,要把“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一带一路”沿线大量的文化遗产,是东西方交流最直接的载体,是丝绸之路精神和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基石。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速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与传承工作既有紧迫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优异的调查和科研成果,能够顺利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增加其人文内涵提供重要的支撑。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丝路文化遗产充分内含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弘扬丝路精神,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其璀璨和辉煌在各国民众心中积淀、升华,激活和激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和美好向往。

  对“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沿线多民族、多国家文化交流和包容的有效方式。

  国家文物局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全面推进。继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之后,中国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还与塔吉克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合作开展古代丝绸之路遗址的考古发掘。加快制订“一带一路”实施规划,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文物交流合作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一座“民心相通之桥”正在中国与各国之间搭建起来。

  “一带一路”建设,历史和文化是重要基础,文化遗产应该在其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一带一路”确定为国家重大战略,为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文物系统增强大局意识,主动围绕大局,立足本职,发挥资源优势,自觉做好服务大局工作的神圣职责。

  早在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即和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

  要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保护,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建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成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发展改革、财政、国土、旅游、建设、文化和文物等部门间的协调,完善重大事项沟通、协商制度,切实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规律,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防止为追求局部经济效益,实施过度的旅游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利影响。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景区开发,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中的有关规定,不断加强涉及文化遗产的景区内文物保护机构的建设,提升保护级别,不得将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抵押,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严格履行涉及文化遗产的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的审批,合理确定文物景区游客承载标准,确保文化遗产安全。既保护文化遗产安全,同时实现文化遗产价值最大程度的传播与共享。

  要加大“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相关地方政府考核内容,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的日常维护经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抢救性投入,重点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经费投入。同时确保各文物旅游景区经营性收入中有适当比例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6月10日,北京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在大运河森林公园举行。主会场活动以“擦亮北京金名片”为主题,旨在展示北京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和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宣传文化遗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同时北京市2017年上半年考古工作成果进行了阶段性发布。由4位文保志愿者及20位来自通州永顺镇龙旺庄小学五二班(大运河志愿保护班)的同学们为观众带来了一首动情的诗朗诵《文物保护,志愿先行》,为主会场活动增加了新鲜元素。主会场还举办了 “擦亮北京金名片,走进文物看北京——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徒步大会活动”。

  北京还有两个分会场,分别为圆明园公众考古分会场及西汉路县故城遗址分会场。主会场活动与两个考古分会场分别进行大屏幕连线,实现三个会场联动。 (京 文)

  河北

  6月10日,由河北省文物局、张家口市政府主办,中共蔚县县委、蔚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主场系列活动在蔚县举行。活动围绕“蔚县古堡拯救行动”主题,通过河北省(蔚县)主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北方城古堡开堡仪式、蔚县古堡调查成果讲座、河北省社会收藏鉴赏咨询服务活动走进蔚县、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大型室内情景再现《蔚州风情》展演等活动,使久藏深闺、散落民间的蔚州古堡展现在世人面前。活动中发布了《蔚县古堡拯救行动倡议书》,该倡议书旨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保护蔚县数以百计的文化遗产。 (冀 文)

  辽宁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辽宁省首次打破只在一地开展展示展演活动的常规,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整个活动除了主会场之外,在全省14个市设立分会场,省市联动,遍地开花,通过覆盖广、密度高、特色浓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全省掀起非遗保护的新高潮。主会场包括非遗展演、非遗大讲堂、非遗进社区、辽宁省非遗保护成果图片展四大主题活动。非遗展演几乎囊括了所有表演类项目,高跷、秧歌、鼓乐、二人转等表演精彩不断;非遗大讲堂邀请知名非遗专家进行深入浅出的知识讲座;传承人走进社区,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用“活态非遗”营造“活力社区”;非遗保护成果展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近年来辽宁非遗保护取得的丰硕成果。各地分会场则立足自身文化特色,开展展示、展演、讲座、展览、巡游、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异彩纷呈的主题宣传活动。 (辽 文)

  黑龙江

  6月10日至11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厅、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道里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主场城市活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在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万达广场举行。活动从全省286个非遗项目中精选了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曲艺等类别的60个非遗项目,包括来自哈尔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方正剪纸、麦秸工艺、老汤精配制,绥化的海伦民间刺绣、傅清超满族剪纸、兰西挂钱,牡丹江的中医正骨,七台河的勃利黑陶、古筝制作技艺、传统刀剑锻造技艺等,现场制作的非遗工艺品更是传递出龙江特色文化,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 (黑 文)

  江苏

  6月9日至10日,江苏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在南京博物院举办2017年文化遗产日暨第八届江苏省文物节系列活动。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燕文在南京博物院调研文博工作并出席系列活动。

  江苏省主会场系列活动还包括:江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展,主要展出“喜迎十九大江苏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摄影大赛”中评选出的约150件摄影艺术作品;2017江苏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展,有各市和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的文创精品700余件,集中展示了“让文物活起来,把博物馆带回家”的阶段性成效;“帝国盛世·沙俄与大清的黄金时代展”,展出沙俄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清康熙和乾隆时期500余件国内外珍贵文物;邀请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作主题报告,突出江苏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和重要节点的地位举办主题论坛;以及“精彩江苏”、“江苏文物”官方微信推广活动等。 (苏 文)

  浙江

  6月10日,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举办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有关领导为荣获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入选项目、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浙江省2016年度重要考古新发现项目、浙江省2016年度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项目及最美浙江文物守望者、文物工作从业30年的代表颁奖。活动现场传统手工艺集市、公益鉴宝服务、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文创产品展销等项目异常火热。 (浙 文)

  江西

  6月10日,江西省博物馆围绕“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精心策划各项活动。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主讲《从巨野泽边到彭蠡泽畔——海昏侯刘贺的跌宕人生》,邀请南昌大学博物馆原馆长余春明主讲《中国名片——“一带一路”上的景德镇外销瓷》。江西博物馆与南昌市青山湖区玉泉岛小区合作,把海昏侯故事带进社区,送到公众身边。 (赣 文)

  山东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在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考古工地举行,副省长季缃绮出席活动并为山东首个“公众考古基地”揭牌。焦家遗址是山东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初步确定该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山东将统筹推动“公众考古基地”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考古走向大众。 (鲁 文)

  湖北

  6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暨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推进会在神农架举行。会议发表了《中国世界遗产——神农架宣言》,指出,政府、社会组织乃至全社会理应承担起保护好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责任,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脉绵延,薪火相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格塔丘·恩吉达向神农架授予了世界自然遗产牌匾,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等出席会议。 (鄂 文)

  湖南

  6月10日,2017年文化遗产日湖南省主场活动暨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特邀专家阐述了湖南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渊源。论坛上对靖港镇、张谷英村等湖南省52个县市区的65个“经典文化村镇”进行了授牌。会上,湖南省文物局与湖南理工学院达成合作,将共建“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科研基地”。整个6月,湖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遗展示展演和文物保护利用宣传展示活动。 (湘 文)

  广东

  “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期间,广东省博物馆携手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重磅推出“丝路荣光·织造未来——广东省博物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科普、生活、时尚的方式展现“软黄金”香云纱的美丽与魅力。活动分为“纱影倾城”香云纱染整技艺展示区、“莨工巧匠—香包DIY”驱蚊香包手工体验区和“丝路荣光·织造未来——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2017届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演”三个部分,从多角度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染整技艺”在岭南地区的发展与传承。向公众展示由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2017届服装专业设计的四大系列共68套原创设计作品,其中使用了香云纱、广绣、缂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服装传统技艺、全新设计制作的服装系列有20多套,打造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碰撞的新品发布会。 (粤 文)

  6月10日,深圳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博物馆隆重举行。来自深圳各大高校的传统歌舞展演成为亮点。其中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带来的新疆刀郎舞、藏族舞、蒙古舞、傣族孔雀舞气势宏大、舞姿曼妙,来自深圳大学艺术团的古典舞融合了现代元素,动感十足,深圳艺校师生联袂呈现的秧歌舞、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少儿爵士舞团带来的扇舞等精彩不断。活动集中展示了面塑、景泰蓝、剪纸和烙画等传统手工技艺,现场的展示互动,让市民们体验了一把“非遗制作”。国家一级演员柏春林主讲的《京剧艺术欣赏》展现了京剧之美,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宋斌带来的“杨氏太极拳赏析”展示了杨氏太极的拳法与拳术。 (赖聪琳)

  广西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在百色拉开帷幕,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活动现场演出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侗族大歌、京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了壮族织锦、坭兴陶烧制、合浦角雕等非遗技艺,让观众们领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持续两天,期间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和少数民族服饰展、图片展、手工艺品展以及壮族武术表演等。“根与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走进澳门;彩调歌舞剧《刘三姐》、桂剧折子戏《打棍出箱》、马骨胡与啵咧合奏《壮乡欢歌》等节目,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壮乡情韵;锦绣八桂展览选取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服饰、刺绣、织锦精品进行展示,活动现场还有马尾绣、绣球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手工制作技艺展示。 (桂 文)

  海南

  6月10日,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主办,海南省文物局、海南省博物馆、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承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活动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藏珍箐华——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汇报展”,全面展示海南省文化风貌。第二部分,“重走史图博之路”——海南岛大型民族学调查活动,海南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单位,根据史图博所著《海南岛民族志》,于6月10日启动实地走访。调查活动按照民族学调查方法,以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关注民族社会的全貌,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建筑、生活礼仪、人际交往和日常活动等方面。第三部分为“保护文化遗产,共建美丽家园”活动,以宣传资料发放、《神秘的华光礁Ⅰ号》主题宣讲、海南非遗文化活态展示、《保护文化遗产,共建美丽家园》主题宣“诗”四大内容展开。 (琼 文)

  西藏

  西藏自治区以“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在宗角禄康公园、拉萨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和布达拉宫雪城内举办。今年西藏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周期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一是举办移交仪式。6月1日自治区文物局和西藏军区分别把“慧日慈云匾额”和“朵森格石狮”移交给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二是开展丝绸之路讲座。6月5日自治区文物局公开举办“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高原丝路)”讲座。三是刊登文物成就专刊。四是录制访谈节目。6月10日、12日、14日,由西藏文物专家作客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访谈节目,与听众分享西藏文化遗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支撑作用。6月10日遗产日当天,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视察了布达拉宫雪城活动现场,并参观了布达拉宫雪城珍宝馆的开馆活动。 (旦增达瓦)

  陕西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遗址举行,宣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社区博物馆、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系列活动启动;宣布2017年“陕西历史文化使者”前20名入选者名单,为“陕西历史文化使者”颁发荣誉证书;表彰2017年20名优秀群众文物保护员和10名优秀长城保护员,为优秀群众文保员和优秀长城保护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主场活动还在华清宫景区内组织观看“1212西安事变影画”、观看舞剧“长恨歌”、组织华清宫梨园文化艺术博物馆展陈方案评审;华清宫景区“可以带走的华清宫记忆”文创产品展精彩呈现100余件具有宫廷、御汤、梨园、历史、道教等文化元素特色的文创产品,成为一种“可以带走”的唐文化符号;在秦陵博物院举办“光影赞歌——世界遗产摄影艺术展”开幕式。 (庞 博)

  甘肃

  6月10日,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兰州市文物局和兰州市五泉山公园管理处协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市五泉山公园乐到名山广场举办。活动现场以展板形式介绍文化遗产知识,解读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宣传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成果;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兰州太平鼓、“松鸣岩”花儿、藏族原生态民歌、兰州阮氏刻葫芦、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织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为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定各类收藏品;向公众发放《中国文物报》文化遗产日特刊、《兰州日报》专刊以及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份。同时,举办遗产日主题讲座和文物保护工程开放日活动。 (甘 文)

  青海

  6月10日上午,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主会场宣传展演展示活动在德令哈中心广场盛大开幕。活动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开幕式上举办了非遗展演展示,演出分多彩家园、守望家园、筑梦家园三个篇章,演出节目包括格萨尔、藏族扎木聂弹唱、土族纳顿、汗青格勒、回族宴席曲、青海平弦《西路英雄》、黄南藏戏、土族婚礼、藏族拉伊、青海花儿、撒拉族民歌、蒙古长调民歌等1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活动现场,展示了省内其他州县的热贡艺术(唐卡、堆绣)、土族盘绣、湟中堆绣、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河湟堆绣、河湟剪纸、河湟皮影、湟中农民画、大通农民画等10项国家、省级非遗项目。 (魏艳丽)

  根据中国文物信息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8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