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产业、智慧城市…科技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聪明”。首届世界智能大会6月29日将在天津举行,智能产业也将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大会举办前夕,“津云”—前沿新闻记者来到集聚天津智能科技产业的天津滨海新区,探寻这里的智能“基因”。
当雾霾天气出现时,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基于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努力探索雾霾成因并尝试做出精确预报预警。而依托“天河一号”班底,新一代国产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的研制已经启航。作为国家的“超级大脑”,超算天津中心也成为了滨海新区乃至全市各个产业数据计算的基础。
大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活动已成为补充市场新经济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正因此,在新区举办的很多创新创业大赛都将培育大学生项目作为主要的目标。据业内人士分析,无论是从创新角度还是从创业角度上看,吸引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都会形成学生、企业、学校、投资人、孵化平台多赢的局面。
“我们是一家从事医疗体外诊断试剂及设备的企业,最近正在计划推出几款新产品。通过这次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我们刚好可以从中筛选出符合公司要求的工业设计作品进行合作。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直接对接多家高校的活动,为公司‘挖’到一名合格的工业设计人才。”来自天津力得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达企业的需求。
6月11日,“海高银泰杯”天津市第二届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在滨海工业设计园举行,吸引了来自天津市12所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800余件创新作品报名参赛,以及几十家企业深度参与。同一场合“天津市大学生工业设计实训基地”以及“天津市工业设计成果交易市场”也正式揭牌亮相,将围绕工业设计领域连接企业需求和高校的智力资源,打造校企联动平台。
“通过这次大赛,我们不仅吸收了800余件工业设计作品进入到了成果交易市场,同时也收集了来自滨海新区多家企业的40余项设计需求,达成设计项目成交意向36项,达成购买创意设计作品意向11项。”天津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崔立祥表示,“我们将通过大学生实训基地和成果交易市场的联动,在滨海新区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工业设计产品集散基地。”
天津商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刘宝顺告诉记者,“工业设计专业由于覆盖面十分宽泛,单一产品的设计无法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扩展思维、延伸方法、实现创新,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有着特殊的要求。滨海新区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企业集群以及区位优势,可以让学生们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技能技巧,进而在产业中拓展思维,这是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的天然优势。同时,我们可以在与企业的对接中,把企业提出的实际课题带入课堂的教育中,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校的智力资源‘集思广益’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们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除了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6月9日-11日,由滨海新区科委、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同玑瑛青年创新公社、天津科技大学、北大创业训练营、泰达科技发展集团等单位组织的2017“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天津赛区选拨赛在新区鸣锣开赛,这项赛事也将目光瞄准了大学生群体。活动中,以大学生为主的40支创客团队围绕社区教育、环保、健康、交通、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同场竞技。
据介绍,今年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更加入了极具特色的创客房车校园行的品牌活动。自大赛招募以来,组委会在环渤海地区的30余所高校进行落地推广,组织线上线下活动30余场,覆盖人次达20万人。而在天津赛区的比赛期间,组委会还在各大高校以及民间群体海选来自视觉传达、视频剪辑、文案策划、工业设计、技术支持等方向的10位青年梦想家,全程助力中美青年创客40强优化升级项目,让学生项目进一步成熟并早日对接市场。
创业者们参加创业大赛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比赛重新审视、打磨项目,得到投资人和未来合作伙伴的青睐,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现如今创业大赛所给予的诱人服务。
以日前在高新区刚刚启动的第三届中科创赛为例,该项赛事作为中国科学院为促进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资本市场合作的国家级赛事平台,吸引了软银中国、深创投、国科控股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参加,目标完成赛事项目投资5000万元,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当我们翻看比赛的奖励措施明细时不难发现,中科创赛不仅设立了千万创投基金,对入围决赛的优秀项目或团队评估后给予直接投资,还会为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前三名的企业或团队颁发5万-30万元的奖金。同时,对于那些进入决赛的优秀企业或团队负责人还将提供免费参加CEO培训班的机会,并给予专业商业计划书撰写培训及一对一创业导师辅导。此外,参赛的获奖优秀团队还可以透过中国科学院的资源,免费拿到提供价值10万元的“2017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位。这对于很多希望通过比赛对接到专业资源的初创型团队来说,其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上周,北创营公开课(天津站)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召开。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携深圳神华投资董事长张新华、腾讯集团副总裁马斌、洪泰创新空间创始人CEO王胜江来到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为来自全国约19个省创业者传授“创业经”。截至目前,北创营天津基地入孵创业项目已达到84个,毕业50个,在孵34个。其中1/5的项目(11个)已拿到投资,1/5在磋商阶段,投资总额超过3000万元。
据了解,自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创立以来,每月都有“大咖”如期而至对创业者分享“创业宝典”。孙陶然、黄怒波、厉伟、徐小平、侯军、夏华、海闻等大批企业家、投资人和学者都曾来到天津基地辅导创业者。天津基地的“创业特训营”“大咖看项目”“项目锤炼场”“砺智行”户外模拟创业挑战赛、大学生创业“思享会”、 “月跃进”创业主题活动、北京大学京津冀一体化论坛等系列主题活动,已经成为备受赞誉的创业服务品牌。而除“大咖”分享创业经外,记者了解到,自此期间,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现代服务业特训班(餐饮方向)五期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北创营天津基地开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68位餐饮创业者报名,70位创业者获得录取资格。
滨海新区工信委副主任张桂华告诉“津云”—前沿新闻记者:“新区已经建成了以天河一号为核心的‘超算网’,华大基因等50家企业可以享受24小时超级计算。‘天津滨海工业云平台’服务企业用户已经达到100余家。”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负责人罗军说:“滨海工业云可以节约企业很大一部分的研发成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长城汽车、中海油等都是平台上最典型的用户。”借助天河仿真平台,一汽的整车气动性研发周期可以缩短至原来的1/8,企业研发费用也降至原来的1/10。
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链。拥有天津三星通信等5家超百亿元企业,曙光公司“星云”计算机、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等自主可控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滨海新区的智能产业不仅仅可以“漫步云端”,还有一些人正在探寻他们的深海之梦。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帮助人们实现“水下梦”的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研发水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主要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工程检测与作业、水下建筑工程观测与作业、水下搜救、水产养殖等。
“飞行无人机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应用在军事上,但真正进入消费级市场是在民用厂商出现之后,水下无人机也是如此。”深之蓝创始人魏建仓认为,现在正是将水下无人机民用化的合适时机。对于人类来说,科技就是最好的支持因素,人做不到长途奔袭,但可以通过汽车实现;人不能同野生动物搏斗,但是却可以用枪防身;人不能上天入海,但可以通过无人机实现这些“梦想”。
滨海新区工信委副主任张桂华说:“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滨海新区目前拥有良好的机械、电子、软件、电气等产业基础,在精密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传动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实力。拥有霍尼韦尔、森精机、西门子、欧玛执行器等世界知名智能制造企业;二是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新区19家企业入围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区首创了‘五个一’模式,即建设一张政务网、一个云中心、一个GIS平台、一个短信平台和一个电子认证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了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环境。”
截至2016年末,新区电子政务专网建成光纤链路累计1124.33KM,为32个业务部门的197个接入单位提供服务。电子政务云中心为全区22个业务部门47套应用系统提供服务。GIS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了18类200多个政务专题图层,实现了新区“一张图”。
根据 滨海时报 、新华社、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