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商务部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报告》全景式地勾勒了中美经贸互利互惠的全景图,指出中美双方都从经贸合作中获益,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之下,双方均从经贸合作中获平衡利益。从长远发展看,中美应重新定义“经济平衡”关系,着眼于创造中美经贸发展空间,丰富经贸内涵提升未来双边关系的潜力,开启中美经贸新模式。
《报告》高度概括了中美经贸关系的三大核心主题词,即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是“相互依存”、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途径是“优势互补”、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为中美经贸发展奠定了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基调”。
中美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两国人口占世界的份额为23%,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约为四成,贸易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约占全球的三成,双方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中美两国经贸往来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融合更加深入,中美关系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的格局。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关系,深化中美经贸合作,对当今以及未来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和繁荣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当前,中美两国都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美都在寻求经济转型,双方应以“百日经济计划”早期收获为良好开端,积极推动“中美四个新机制”的对话成果全面落到实处,共同致力于形成全面互利双赢成果,进一步加强机制性安排,推动构建一个多赢合作的世界。
在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框架下,双方积极推进中美合作“百日经济计划”,促进中美经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截至目前,围绕该议题,中美双方工作团队进行了超过30轮磋商,主要达成了10条重要共识。涉及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获得了积极的“早期收获”。
《报告》强调,中美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双边贸易是两国共同利益广泛又深度交集领域,两国经济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难分彼此。中美经贸关系高度互补性不断提升两国福利,双方都是经贸合作中的重要 “受益者”。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双方从经贸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红利。中美双边贸易额一直以来持续快速增长,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5196亿美元,38年间增长了207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最近10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1%,中国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速为6.6%。美对华贸易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按照美方统计,2015年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对华出口分别为美国创造了60万和31万个就业岗位。牛津研究院估算结果显示,2015年,美自华进口商品拉动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0.8个百分点,支持了180万个就业岗位。近年来,中国也业已成为推动美国技术创新重要力量。美国对华贸易产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消费者市场,不断创新。
中美双向投资加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美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近500亿美元,对美投资遍布美44个州,为美国创造近10万个就业岗位。美对华投资也为美国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美中贸委会发布的《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90%的美资企业在中国实现盈利。随着中国民众购买力提升,预计到2026年,美国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将增至3690亿美元,到2050年将增至5200亿美元。
《报告》详细阐述了中美双方从双边贸易中获得的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国际主流和话语体系下对中美经济平衡的认知。本质而言,中美经贸关系如何走向新平衡是摆在两国面前的重大而关键性议题。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不应以“贸易平衡”为主线和核心基础,而应着眼于如何创造中美未来经贸的发展空间,积极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基础,逐步消除结构性矛盾。未来双方应确定未来共同目标,确定经贸发展的合作领域,提升双边关系的潜力。中美作为全球重要系统性经济体,客观上构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未来合作潜力广阔。
从未来更广阔的合作前景看,深化中美经贸产业合作,积极推进中美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整合,放宽高技术领域出口限制,推动两国高技术市场深化合作是两国面向未来的互利选择。双方需要逐步消除投资壁垒和各类投资歧视性政策,以开放的投资政策以及公平公正对待所有投资者。共同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国家安全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提升规则透明度与公平性。尽快重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推动市场双向开放,探索负面清单制度以及相关高标准的最佳路径,在条件成熟时启动范围更广的双边投资与贸易协定(BITT)谈判,加快推进中美基建投资、亚投行等多边开发融资体系,以及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开发与广泛合作。
《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推动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所做的积极努力。中美之间进行结构性合作的潜力和重要性不可低估。中美经济优势性互补,且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两国在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巨大差异和强烈互补性会长期存在。例如,基础设施投融资、高新科技、制造业、能源、服务贸易等是中美共同受益的重要领域,双方存在巨大的合作增长潜力与利益契合点,应该推动优势领域与潜在领域的全面合作。
当前,全球正在从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新的模式。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代表,以智能增长和绿色增长为基本方向,以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E-国际贸易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力重组,正成为传统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不仅促进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重构,也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为中美各领域迈向纵深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深层次动力。未来几年,全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达到五分之一。美国是数字信息技术发源地,是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中国是数字经济的后起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双方合作潜力巨大,中美应共同发挥 “双引擎”作用。
当前,中美经贸合作正步入良性互动轨道,全面贸易战概率显著降低,但中美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复杂性、长期性必须依靠重要的双边机制/多边机制进行常态化协商与沟通,才能更好实现全局性突破。
同时,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与规则,加快推动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倡议,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美应超越双边关系,“做大增量,而不是切割存量”,进一步加强中美全球治理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的完善与升级。
对华经贸往来为美国创造就业岗位。中国已成为美国商品和服务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美贸易关系大约支持了美国26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仅向中国市场出口庞巴迪里尔中型公务机、塞斯纳飞机、豪客比奇飞机,就带动包括堪萨斯州威奇托市14000个工作岗位,超过该地区总私人部门就业的6%;在西雅图的波音公司对华业务超过31000个工作岗位,超过地区私营部门就业的2%;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普萊特和惠特尼(Pratt-Whitney)拥有广泛的对华业务,间接带动该地区近4%的私营部门就业。中国国有企业是美国公司业务服务的主要购买者,约占中国进口美国业务服务的需求的40%,带动洛杉矶、西雅图、纽约、伊利诺斯州库克和哈里斯,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等地区就业。特别是美国的高科技中心,波士顿大都会区(萨福克郡,米德尔塞克斯和诺福克郡)和加州的硅谷地区(圣克拉拉、旧金山、圣马特奥)约85000个涉华业务岗位。此外,中资企业赴美投资相关企业遵守美国劳工法律,劳工争端数量明显低于其他外国投资。至2015年,中资企业在美创造全职岗位已超过9万个。
中国已成为推动美国技术创新重要力量。美国对华贸易产品得益于中国庞大的消费者市场,不断创新。由于中国消费市场充满活力且变化迅速,从不缺少对购买和使用新科技产品感兴趣的消费者。这有利于美国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产品定期推出新产品,并继续根据市场反馈来完善。中国大量的供应商及劳动力,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整个系统驱动美国制造商创新,特别是以效率驱动的创新产品从中获得快速攀升的学习曲线,对新制造工艺进行更多改进,并继续从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中受益。从中国赴美投资来看,美国创新集群和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持续吸引中资企业投资,中资企业也成为美国创新发展与竞争力的重要贡献者。中国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云计算部门)和京东均在加州圣克拉拉建立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百度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在加州费利蒙市建立新研发中心。
中美百日计划的相关内容已陆续落实到位,从中美关系的矛盾和争议看,百日计划距离全面解决问题仍有相当距离,只是表明了双方解决问题的诚意,不过是西餐中的头盘而已。从目前情况看,美方一直把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列为中美关系之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美方的舆论看,美国希望借助此次会议解决贸易不平衡、钢材出口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中方则关注美方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以及投资审查机制问题。双方寄希望能在此次对话中通过协商达到满意的结果,难度显然是较大的,而最后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目的本就是通过双方的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中美双方在贸易不平衡问题上应通过深入的沟通,形成统一认识,客观看待货物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向而行的策略。经过共同努力,逐步缓解或实现双边贸易的基本平衡,这才是现实的可操作的对双方经济发展均有利的路径和选择。为此,双方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中方应适度扩大自美农产品进口,同时也希望美方放开中国部分农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如百日计划中牛肉和鸡肉的对等安排,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中方可继续扩大自美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同时也希望美国可以尽快解除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
中方可通过加大对美投资来缓解贸易项下的不平衡,但美方一定要考虑进一步改进投资安全审查的公开透明度,并尽快恢复中美双方的BIT谈判,力争早日签署协议。
中方可以考虑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并探索自美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等产品,但更希望美方能拿出诚意,创造良好的合作气氛。
中美经贸关系高度互补性不断提升两国福利。中国对美出口以日用消费品为主。当前中国供应商不再单纯依赖价格,而是重新定位,奠定了快速周转、良好基础设施、及时市场反应等多方面优势。美国消费者得以继续受惠于中国以低廉价格供应种类繁多商品的能力。从美国对华出口来看,植物产品比重高达11%。以大豆为例, 2016至2017作物季,中国预计将进口8600万吨大豆,其中3000万吨将来自美国。美国仅对华出口大豆,就拉动密西西比州,密苏里州、田纳西州和阿肯色州超过10%的就业。美国在服务贸易上拥有相对优势,在对华服务贸易上获得了大量的净收入。据美国商务部最新统计,2015年,中美两国双边服务贸易已达到635.5亿美元。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151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是484亿美元。此外,中国赴美投资的攀升加强了美国本土与中国市场的联系,促成更多“美国制造”的产品出口到中国,进一步平衡中美贸易。例如2015年玉皇化工在路易斯安纳州投资的工厂建成一周,生产的大部分甲醇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美经贸关系的担忧及不和谐的声音频现,但应当注意到的是美国公众并未完全转向反自由贸易。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反映出普通民众反全球化情绪,其原因在于,密歇根、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州等政治倾向上不定的少数“摇摆州”是决定总统大选胜负的关键,而这些地区是传统制造业基地,当地民众因当地汽车产业遭受进口竞争的严重冲击而对国际贸易持怀疑态度,因此政客们将反自贸当成“政治提款机”,对贸易自由化采取保守甚至强烈抵制的立场。事实上,美国民众整体上并未完全转向反自贸。盖洛普咨询公司调查显示, 2013年以来美国民众对国际贸易的看法变得比上世纪90年代经济扩张时更为正面,2016年2月的调查显示,58%的美国民众认为国际贸易会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机遇,仅34%担心国际贸易会造成威胁。这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华尔街日报》2016年7月联合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特朗普一直主张美国在谈判上采取更强硬策略,但其目标更多是实现增长和就业,强调“雇美国人”以实现其创造2500万就业的承诺,而不是打一场破坏性的贸易战。中国对美贸易和赴美投资在拉动美国经济增长,创造新就业岗位上起一直起着积极作用,应对当前保护主义,中国主题恰逢其时,既可促进美国就业,又利于特朗普政府宣传政绩,影响重点国会选区议员态度,避免触动美国部分团体敏感神经,招致反华势力强烈反弹,减少中美经贸关系复杂程度。
在赴美投资方式上,中国将继续鼓励企业多选择美国地方官员和投资机构都较为欢迎“绿地投资”方式。鉴于对传统制造业的重视和对制造业岗位回流的强调,特朗普政府将会欢迎和鼓励外国对美国制造业尤其是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传统制造业的“绿地投资”。根据荣鼎集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美国绿地投资呈加速增长态势,增幅已超过并购投资增幅,总额达18亿美元,投资额比2014年增长34%,比2013年翻一番。绿地投资在短期内投资能落地生根,在较长时期内持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具体投资领域上,由于中国日渐壮大的中产阶级对海外旅游和休闲方式热情渐浓,美国旅游和酒店的服务业出口将最具增长潜力。中国对美投资可增加对酒店和旅游业的投资,投资项目包括酒店、高尔夫球场及旅游物流等,还可参与电影投资或参股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并投资赛车、漫画、德州扑克及耐力运动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特朗普的重要竞选承诺,而中国企业在铁路、港口、高速公路建设等领域具有技术和资金的比较优势,且中国建筑企业在美国已有过较为成功的投资案例。通过调整相关的投资策略,更多地与美国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更多地“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等,中国企业可更好地利用美国基建的投资机会。
挖潜对美贸易,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持续重视对美国农产品贸易。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在评论中美贸易失衡时,曾用“坐着飞机吃大豆”比喻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格局,可见中国市场对农业利益集团的重要性。农业利益集团在美国政界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当前掌控参众两院美国共和党,更重视中西部州大农场主利益,应重视其在稳定和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其次,在全球石油消费增速萎靡的背景下,中国石油需求仍是亮点,是产油国争夺的蜜糖。而美国由“页岩气革命”已崛起成为新能源供应中心。特朗普政府放松石油、天然和煤炭等传统能源开采的相关政策,将进一步让美能源产量扩张。因此中美能源合作可称中美合作新亮点,双方在提升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贸易的层次,扩大双边贸易额,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双边关系减震。有利于中国在美国竞标油气商业项目,并推动两国在第三国家的能源合作。
根据新华社、今日中国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