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2|回复: 0

煎饼摊大妈月入3万,是什么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8 04: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jpg


  写字楼里的月入5千和煎饼摊的月入3万,谁也不必羡慕谁,这都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

  最近,北京黄金地段一个煎饼摊的大妈火了。顾客拿到煎饼果子之后,坚持认为大妈少打了一个鸡蛋,大妈辩解不过,忍不住说了一句: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此言一出,网友哗然。评论区里,大家纷纷指出,身边有好多类似煎饼大妈的牛人。

  煎饼大妈是否可以月入3万,有专门的技术派分析过,答案无非两种。一是按照这个收入来挣钱,容易猝死;二是收入确实可观,煎饼大妈并没有吹牛。对一般人来说,煎饼大妈的收入到底是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煎饼大妈一语道破了一个大家长久以来的隐约感受——上过大学的不如摆摊卖饭的,而且这种感受越来越强,推而衍之成为结论,即脑力劳动者不如体力劳动者挣得多。

  事实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曾经有过一段“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那时,商品流通领域最有利可图,从事小商品经营及服务业(如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远高于知识分子(如高校教师),于是全民经商,倒爷遍地,收入与价值严重脱节,被人形容为“脑体倒挂”。

  上过大学的真的不如摆摊卖饭的吗?这是一次新的“脑体倒挂”吗?这又是一种“读书无用论”吗?

  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这不过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有几十年,但市场经济的观念未必能深入人心。简单来说,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赚多赚少,都凭本事。只要不是违法违规,选择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悉听尊便,收入多少当然也是选择的结果。

  先说清楚,卖煎饼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首先你得早起,这就意味着你可能没那么丰富的夜生活;你还得进货,这得有个好身体;你还得动作快,味道好,不然留不住客人;更不用说一身的油污和葱花味儿,常年忍受风吹日晒以及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城管……

  艳羡煎饼大妈,那就走出办公室,走出写字楼;受不了那个苦累,就挑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对于白领来说,这就是一道选择题。煎饼摊并不轻松,办公室也没那么骄傲。不论985还是211,不过是一纸学历,并不是高收入的保证书。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煎饼大妈来说,这道选择题的选项就不多了。白领可以走出办公室,煎饼大妈却未必能进得了写字楼。

  也就是说,煎饼大妈的月入3万和写字楼里的月入5千,都是市场自由竞争、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且,市场经济还意味着,所有的竞争都来自于稀缺性。比如,一个优秀的泥瓦匠、木工目前是很抢手的,是市场稀缺的人才,这就是市场发出的信号。

  当然,对于高学历人才来说,市场的选项并不是只有“体面工作+较低报酬”或“脏苦累工作+较高报酬”,也可以“体面工作+较高报酬”。就拿很多人都学过且认为没用的高等数学来说,所谓没用,不是高数没用,而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把它学到有用的程度,一句话,学艺不精。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学艺若精,在哪都是稀缺人才,大约也就不会羡慕一个煎饼摊了。
  来源: 新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7 2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