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3|回复: 0

“最美北林科技人,绿染黄坡霜染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9 20: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AIN201701220912000163034217931.jpg

  在陕西的吴起县,当地人有个说法:此路通不通,最好问老朱。他们说的“老朱”,正是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的朱清科教授。从2006年开始,他通过建立10公里的网格点的方法,在吴起找到了39个小流域,几乎用脚丈量了吴起县37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研究提供了试点经验和科学依据。

  20多年来,从陕西省渭北高原的淳化县到山西省晋西黄土区的吉县,再到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吴起县,一个地方的水土治理见了成效,各方面的条件好起来后,朱清科就要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啃骨头”。人们开玩笑说他这是“人往低处走”,朱清科却说:“我是农民,一到山上就高兴。”

  基于大量调查与定位试验,朱清科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基于黄土坡面微地形的近自然造林理论与技术,通过将黄土坡面的微地形划分为5种类型,根据各种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养分等微生境条件及其分布规律,设计乔灌木树种结构及其种植点。这是一种仿拟天然次生林植被结构特征的造林方法,能形成稳定的林分,改变了过去造林规划中“等距离株距和行距设计”的一刀切做法,形成了黄土高原精准结构配置的近自然植被构建理论与技术体系,推动了水土保持林学的发展。他的学生、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所环评中心主任李萍感叹:“朱老师的成果是‘走’出来的。我们只要一提研究方向,他不需借助地图也能知道说的是哪里,因为他早就跑遍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人,结合多年在当地的工作经验,朱清科深知,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缓慢已经形成恶性循环,而打破这个链条的关键是开发治理和农林复合的新路子。他果断提出了农、牧、林三环结构发展模式,以及在坡面搞林草带状复合、在塬面及缓坡搞果农复合等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系统技术模式。朱清科的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对当地现状透彻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生产中很快见了实效。

  搞起科研来是牛人,野外调查时是“土人”,朱清科始终没忘的就是教书育人。他总是亲自带着学生出外业,教他们做调查,整理数据。如果需要取土样,在地里有时候只能靠人工打桩,十几斤的大锤,朱清科有的时候要抡几十下;2007年在吴起县的一次调查中,他和学生一天之内走了上百里路,为了让学生们保持体力,患有低血糖的朱清科愣是把随身带的糖全都分给了学生,自己悄悄地忍受着不适。

  绿染荒坡霜染鬓,60岁的朱清科还背着沉重的调查仪器翻山越岭。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朱金兆教授说:“朱清科是把源于大地的论文,又写回到了大地上。”

  “我的这一生,三分之一在固原,三分之一在陕西,三分之一在北京,各二十年左右。”朱清科这样概括自己的前半生。其实他是用了整整60年来了解、回馈西北这块土地。

  1956年,朱清科出生于宁夏固原县一个铁匠家庭,固原所在的西海固地区是我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因为从小就生长在这里,朱清科对黄土高原一点都不陌生。高中毕业以后,他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当过大队民兵营长。1977年考入北京林业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学习水土保持专业。1982年到陕西杨凌西北林学院工作,1996年考上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知名林业生态工程学家朱金兆先生的博士生。

  2005年,他负责牵头申报的“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跻身科技部首批批准的国家级研究站。为拓展区域代表性和研究解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立地植被构建技术难关,后来,他又成功地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及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吴起县建设了吉县站的副点,为我国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研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这边是河北杨,那边是沙棘林,以后山上还要种植松栎类树木。”11月底的吴起,虽然已值初冬,但层林尽染,仍是气象万千。朱清科戴着黑色棒球帽,穿着长而厚的深蓝袄子,系着围脖,迎着大风站在山岗上,指着远处的林地滔滔不绝说起他的“造林经”,朴实而又儒雅的西北汉子难掩内心的兴奋:

  “我是一到山里,糖尿病和高血压指标基本上就是正常的。吃两碗面都没问题,现在我60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但是我的学生上了山未必比我走得快。” 在过去的13年里,他在吴起的时间累计长达39个月。

  为啥对这片土地如此热爱?他说,“这个地区农民还很苦,我总是想给他们做一点什么。”

  吴起县林业局的墙上挂着一幅1984年该县三谷尧村的地貌照片,“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 、“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就是当时生态的真实写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吴起所在的延安地区后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98年,吴起县壮士断腕,一次性地把188.52亩耕地中的155.5万亩全部退掉,只留30万亩耕地。朱清科来到吴起后,在全县37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过建立10公里网格点的方法,找到了39个小流域。他在当地开展的调查资料为水利普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了试点经验及科学技术依据。

  朱清科的学生李萍回忆起当年去吴起做野外调查,她说,“去之前我和朱老师讨论工作方案,朱老师说你可以去吴起的哪一个小流域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查,哪片林子是什么情况,从哪条路可以进去,车子开到哪里就没法继续往里走,需要步行,怎么走,怎么进去,他就在办公室里跟你如数家珍的,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 以至于当地有人想问哪里的路通不通,林业局局长都说“这得问朱教授”。

  带着学生在陕南秦巴山区开展流域野外调研,有时每天都能见到十多条蛇,朱清科走在前面,拿长棍“打草惊蛇”,不过,也有遇险的时候:“有一次那条蛇立起来看着我,离我只有五六米,我不敢走了,就拿着棍子盯着它看,僵持了大概十几分钟,最终它没有我坚持的时间长,跑了。”

  做起科研来,朱清科要求极为严格,对数据审得严,要求数据必须真实,绝不允许造假。对于杜绝造假,他有他的体会,“我们现在也在做土壤水分的观测,临时工用过一两年后容易造假,会动脑筋的人,知道怎么编数据了,这个时候一般就不能用了。”调查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每年,朱清科都会亲自带他们上好这门课。取土样,在艰苦的立地里只能靠人工打土壤水分测量管,十几斤的大锤,朱清科有的时候要抡几十下,他用行动告诉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绝不允许偷懒取巧,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完成。

  有一家电视台采访朱清科的时候,希望他说说陕北的窑洞住着比砖房舒服,他对记者说,“你那不对,还是砖房舒服。”

  他这种实在的性格表现在科研上就是注重因地制宜,尊重规律,道法自然,“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

  西北贫困地区是先发展经济还是先种树,他这位水土保持专业教授并没有简单地认为种上树就可以解决一切。他认为,经济发展缓慢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退化互为因果,要打开这个恶性循环的锁链。“我们家也是农民,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如果没柴烧了,那就是再好的林子我也得砍了。”

  他认为,农林复合是一个很好的路子,畜牧业和养殖业、林果业三个小循环组成一个大循环,牧业是提供肥料的,种植业是提供粮食的,林果业是提供经济收入的。经济收入上去了,环境自然而然就保护起来了。

  在吴起的一个流域里,一边是整整齐齐、等行距种着的大片松树,看起来很壮观,但不少松树已经出现了分化,有些地方的松树已经逐渐枯萎、死亡,有的即使活着,也成为生长不良的“小老树”;而流域的另一边是见缝插针,沟里长个乔木,陡的地方长个草,看起来凌乱,但逐渐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复合林地,在流域里渐成气候,这就是朱清科提出的近自然造林理论成果。

  朱清科通过大量调查与定位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微地形的精准配置的近自然造林。根据黄土坡面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5种微地型的土壤水分、养分等微生境条件,以及不同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坡面上各种微地型的分布比例和空间位置,配置造林的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和草本植物,实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了困难立地林分的保存率和群落稳定性。实现了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这与传统教科书里造林以一定的等株距和等行距进行树种配置造林,没有考虑自然坡面的微地形条件变化的做法迥然不同。

  “你要是平均化的话,相当于我们过去的吃大锅饭,大家都穷了,所有的植物都‘穷’了。我希望水分集中再集中,让一部分树先‘富’起来。通过一个穴状整地让水分集中,这个地方就能长一个大树,剩下的地方长灌木或者草。”朱清科说。

  朱清科提出的这个“半干旱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精细配置及微地形近自然造林技术与示范”成果已在吴起、志丹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区150多万亩,在延安全市累计推广应用达690万亩,节约种苗费、人工费等20%—30%,造林保存率提高约20%,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朱清科还在吴起县参与主持设计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如今,吴起已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样板县,2009年全国退耕还林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吴起召开,全国退耕还林展览馆在吴起开馆。

  据吴宗凯介绍,吴起县的水土流失曾经特别厉害, 1998年,全县土壤侵蚀模数是每年每平方公里1.528万吨,后来经历退耕还林,经过朱清科团队以及吴起县从干部到群众的共同努力,大力推广近自然造林技术,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前几年的统计数据土壤侵蚀模数已降到每年每平方公里0.54万吨。

  西北地区对雨水非常敏感,几十毫米的差别就有可能导致生态的巨大差异。水也是该区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限制因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多少标志着植被建设的技术难度,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进行工程造林的难度大为增加,要求的技术措施也不一样。朱清科主动啃“硬骨头”,他的下一个“小目标”是去吴起县西北部的王洼子开展植被构建试验示范研究,那里的降雨量只有350毫米。

  “在既有问题能用科学技术手段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应该进一步把更干旱地区,同一个地区造林及植被建设更加困难的立地类型作为研究对象。”不躺在已有的成绩单上混日子,朱清科说“这是科研良心”。

  技术专利

  1. 获发明专利:"豆科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

  2. 获发明专利:"林木种子抗旱包衣组合物、包衣的种子和包衣方法"

  3. 获发明专利:"根土钻一体式采样器"

  4. 获发明专利:"由数码照片估计植被盖度的方法"

  5. 获实用新型专利:"用于数码照片估算植被盖度技术的脚架"

  6. 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土壤样本分层采样装置及套头"

  7. 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原状土取样装置"

  8. 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植被盖度估算软件[简称:VCAP] 1.0

  获奖

  1. "北方防护林经营理论、技术与应用"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2. "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证书号:2012-2-011-R4。2012年获延安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证书号:2011-特-85-R4

  3. 参与主持的"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9年获得"全国野外工作先进集体"

  4. "黄土区基于水平衡的水土保持林草覆被及林分结构设计技术"2007年获首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 "黄土高原与华北土石山区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6. "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1998年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7. "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及功能持续提高技术研究与示范",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评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奖(第二完成人)。

  8. 应用Fuzzy中心逐步修改聚类法,对陕南山区封山育林立地条件类型评定,水土保持通报,(5),1990年获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首届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完成)

  9. 淳化泥河沟流域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优势分析,1996年获陕西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

  10. 博士论文"黄土区高效农林复合系统结构与调控技术研究"获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11. 获"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农、医、信息领域"优秀撰稿人"

  12. 获"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农、医、信息领域"突出贡献奖"

  13. 获第十届宝钢优秀教师奖

  14. 获政府特殊津贴

  15. 获北京市"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标兵"称号

  16. 获北京林业大学"首都教育先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

  17. 获国家林业局"科技服务林改先进个人"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0 2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