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5|回复: 0

“劝学留言”为何震撼心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1 0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的氛围,才能让奋斗的目标变成现实,让励志的寄语激励前行

  经由人生冶炼的肺腑之言,更易引发灵魂深处的共鸣。近日,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教室黑板上一段落款为“农民工致所有的莘莘学子”的留言受到追捧。“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尽管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被该校师生当作开学最好的班会主题。

  这段“舍不得擦去”的励志寄语,出自一名粉刷墙壁的农民工之手,既表达了对中学生莫要辜负时光的衷心嘱托,也夹杂了鞭策自己“知来者之可追”的美好愿望。与其说是一碗回味无穷的心灵鸡汤,不如说是一个传递“知识改变命运”观念的通道,学子们可以从中觅得扬帆启航的动力,成年人也能重拾继续奋斗的决心。其中蕴含的人生向上的密码,正是这段劝学留言最发人深省的力量。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这种力量的根源,来自对知识价值的笃定。有人曾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在最好的年华错过知识的积累,在前行的路上缺乏求知的后劲,书写人生篇章的过程往往会举步维艰。农民工“金玉良言”的走红,印证了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真切认知,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深信不疑。

  小到个人的命运转折,大到民族的复兴进程,知识带来的改变随处可见。去年,来自湖南的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因为知识的眷顾,自己实现了从“农村娃”到“高材生”的蜕变;今年,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创新发展与知识的价值交相辉映,照亮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这些正在发生着的鲜活故事,是促使农民工在忙碌之余一挥而就、表露心迹的底色所在,也是最能说服人心的事实论据。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尽管重视知识的价值是时代的公约数,但在现实中,求知者的境遇却时常不尽如人意。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到凉山州的悬崖村,“感到很揪心”。无论是让总书记牵挂的每天攀爬悬崖上下学的孩子,还是在黑板上留言表露心迹的励志农民工,他们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知识的心思并无二致。比起现实的梯子,为孩子们架起知识的阶梯更为迫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每一颗求学之心提供安放空间,让每一个奋斗的人看到梦想实现的曙光,才是在励志之余更需要耕耘的地方。

  正因如此,去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根据最新统计,今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达10万人,同比增长9.3%。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的氛围,才能让奋斗的目标变成现实,让励志的寄语激励前行。

  “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黑板上的粉笔字迹或许终将褪去,但对听闻过这段留言的人来说,那透过文字震撼人心的力量永远不会消散,对知识的信仰将历久弥坚。

来源: 人民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7 1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