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5|回复: 0

促进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非经济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 19: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a975f5d8d5c4be89a977d6ac43df16a.jpg

  近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代表团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南非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落实集团“拓展新兴市场和亚非拉主要国家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初步达成6项合作意向。

  在坦桑尼亚,代表团就输出曹文轩、杨红樱等人童书,出版旅游口袋书达成2项合作意向。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和斯瓦西里语学院,代表团详细了解汉语推广和斯瓦西里语应用情况,表示愿意帮助解决汉语教材匮乏问题,就编撰本土化汉语教材、汉斯双语词典、用斯瓦西里语推广中国历史文化达成3项合作意向。

  在肯尼亚,代表团拜访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发布年度重要报告、保护野生动物等提供翻译与中文出版服务达成初步意向。在非洲成立最早的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双方探讨了易阅通合作以及与内罗毕大学出版社合作等问题。在四达肯尼亚分公司,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表示,愿意将四达作为一个重要案例,纳入英文传记丛书“中国企业家系列丛书”,积极向海外介绍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

  在南非,李岩和Exclusive Books首席执行官本杰明·瑞斯克洽谈,围绕国民阅读、实体书店、数字出版、中国题材图书等展开深入交流,就设立中国图书专区达成合作意向。本杰明·瑞斯克表达了来华合作开办实体书店的愿望。

  中非贸易研究中心分析,国产电视剧和中国书籍出海非洲,能够让非洲人民有机会了解到中国的文化、生活,拉近双方的距离。我国应从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产业、税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并加速其走出去的进程,同时输出中国价值观,提升和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非洲共设立了48所孔子学院和27个孔子课堂以及400多个教学中心,虽然不是孔子学院开办数量最多的地区,却是全球孔子学院办学成效最好的地区,具有定位好、办得好、学得好、用得好四大亮点。他希望中非双方继续精诚合作,不断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增进中非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茉莉花》这首歌很美,它让我懂得中国人如何表达爱情。中国传统女性跳舞非常优雅,这和我们这里有所不同。”乌干达孔子学院二年级学生伊丽莎白是乌著名学府麦克雷雷大学艺术合唱团的一员,她在参加中文歌曲《茉莉花》合唱后对记者如是说。

  近日,乌干达孔子学院成立两周年庆典活动在麦克雷雷大学主楼礼堂举行,孔子学院的学生们给当地观众献上了一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彩演出。傣族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小合唱《隐形的翅膀》励志又美好,一支《青花瓷》古典舞蹈更是赢得全场掌声……

  “我发现学习中文非常有趣,虽说有一定难度,但我喜欢中文和中国文化,我会努力学好它。”孔子学院高年级学生弗拉里亚对记者说。

  乌干达孔子学院由麦克雷雷大学和中国湘潭大学合建,2014年12月揭牌,目前学生人数已发展到3000多人。孔院在麦克雷雷大学开设了汉语本科专业,已招收3届学生,人数达80多人,另在乌多所中小学开设了全日制汉语课程、汉语兴趣班等,就读的中小学生近千人。此外非学历教育的汉语短训班发展尤为迅速,参训人数达2000多人。

  除了语言教学外,乌干达孔子学院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通过举办孔子学院开放日活动、在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首届中国文化节和电影节等活动,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当地的影响。

  乌干达孔院还十分重视学术研讨,相继组织了“孔子学院与中乌文化交流”“如何办好非洲孔子学院”“非洲历史与国情”“非洲文化特性与教学方法”“孔子学院中非法律论坛”等讲座或论坛,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层次,提升学术品味。

  麦克雷雷大学副校长约翰·多姆巴表示,乌中双方学校合办孔子学院是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使乌干达学生可以花费不多就学到中文,有助于学生就业,并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他同时认为,通过孔子学院的办学活动,也使得中国人了解乌干达语言和文化,这是一种双赢的友好合作。

  乌干达第一夫人珍妮特·穆塞韦尼在给孔院成立两周年的贺辞中说,乌干达教育发展面临挑战,乌干达感谢中国政府对乌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帮助。乌干达希望借鉴中国快速发展中的文化元素,推动乌干达国家发展和实现人民幸福。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郑竹强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非洲传统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以“真实亲诚”理念发展对非合作等都来源于中国文化。目前中乌文化交流发展势头强劲,而孔子学院是中国对外传播语言和文化的排头兵和最有效途径之一。

  乌干达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洪永红表示,孔院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乌干达中学老师的中文教学能力建设。孔子学院即将在汉语教学大纲编写、管理层学习、师资培训等方面展开实质性工作,乌干达有望在近两年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计划,汉语有望成为乌干达中学的外语选修课。

  作为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非洲的媒体习惯以“乌鸦”形象出现,有着负面报道的天性,并主要对涉及国际交流的部分进行批评。不过,在非洲地区的英文报纸及网络媒体上,对孔子学院的相关报道并不是很多。这反映出非洲的孔子学院在影响舆论上不够主动,还需要学会通过媒体来促进自己的发展。

  在非洲地区的主流英文报纸、主要网络媒体及相关学术文献上,笔者收集到涉及孔子学院的文章共计357篇。研究发现,不仅孔子学院相关报道的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而且,持积极评价(30%)或中立报道(60%)的比例,要远高于持负面报道或消极评价(10%)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孔子学院在非洲的正面形象。

  与全球其他孔院相比,非洲的孔子学院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在全球占比还不到10%。在南非,由于当地教育长期受白人统治,意识形态与西方接近,孔院创立之初受到外界质疑与压力,甚至有学者怀疑孔子学院在海外窃取情报、技术及从事间谍行动。而西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中国“新殖民主义”、“文化入侵”等,也影响了部分非洲媒体和普通民众。

  一些本地学者对于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发展及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日隆表示了怀疑或批评,并认为要优先发展非洲当地语言教学。斯泰伦博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斯(Dr. Ross Anthony)认为,非洲国家不应该让中国政府来填补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教育真空,非洲国家目前迫切需要广泛地建立其自身独立的教育体系,其中也包括汉语教学能力。

  尽管孔子学院在南非的发展相对顺利—共有5所孔子学院(包括开普敦大学、斯泰伦博什大学等非洲顶尖高校)和3所孔子学堂,而且南非已经正式将汉语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并在2016年实现了44所学校正式引进汉语教学,但是,一些南非的主流大学如金山大学等,仍然不愿意建立孔子学院。

  笔者在金山大学的调查发现,作为南非国际关系研究的重镇,金山大学的许多学者担心孔子学院会影响学校的教育,并影响其本身对于中非关系问题的价值判断。此外,在这类传统的南非白人大学,多少有些人戴着文化种族主义的“有色眼镜”在打量孔子学院,更无视孔子学院在南非的良好生长态势。

  在肯尼亚的莫伊大学,来自中国东华大学的一名教师和莫伊大学的学生们同台表演太极拳。

  除了上述质疑声音之外,孔子学院在非洲的舆论环境整体向好,其价值主要体现为:促进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非经济交流,推动双方的政治互信,有利于非洲华人的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承这四方面。

  与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大学有着悠久而成熟的汉学或中国研究不同,在非洲,大学生或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的理解大多是通过西方媒体,而孔子学院则给许多当地民众提供了中国语言与文化的第一个、甚至是唯一的经常性活动场域与交流平台。中国政府在非洲广建的孔子学院,以及提供国际企业管理学位和其他课程的中国大学,则是许多非洲学生和年轻教授在文化和教育上的一个日渐重要的选项。

  非洲学生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些学习机会,是因为他们视其为事业提升的阶梯,同时相较于美国与英国同等学程,费用要低廉;而体验一个崛起中大国内部运作的丰富经验,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他们乐意在可负担的范围内,倾其所有“换得”此种教育与文化的经验。

  经济价值是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动因。非洲媒体认为,孔子学院的发展与汉语教学的推广,势必会给非洲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其对于非洲经济发展的实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不断提升。以津巴布韦为例,随着中国和该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文感兴趣并希望学习中文。

  语言文化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外交需要。早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就确立了联大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如今,中国在几乎所有的全球性多边国际机构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外交关系。而汉语拥有全球第一大母语使用人口(其后依次是西班牙语、英语、印地语、阿拉伯语),以汉语语言文化交流为切入点的伙伴关系,具有坚实的民间基础。

  1990年后,非洲大陆的中国移民开始增多,并由过去的台湾、香港的投资移民为主,变为了由大陆、内地从事投资和商贸活动的移民为主。非洲如今生活着上百万的中国移民。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乡土特征和顽强的生命力。对于众多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海外华侨华人来说,学习华文、传承中华文化是一种民族自觉。

  与东南亚及欧美等华人较多、华文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不同,在非洲,由于华人群体较小,除了南非少数台湾人开设的华文学校之外,当地华人通过学校系统接受华文教育的机会几乎为零。

  换言之,在非洲大陆发展孔子学院,有着重要的维系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功能。尤其在南非的诸多华人聚居区(如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地),孔子学院在与当地台湾华文学校的竞争中,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与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功能。

  正如一篇非洲报道所提及的,尽管中国的孔子学院不完美,但它给非洲提供了认识中国与促进中非合作的机会和资源,因此非常有价值。

  非洲的孔子学院在近年的快速发展中,也浮现出“师资短缺”及“难以融入当地”的问题,并引起了媒体和当地教育者的注意。

  孔子学院一直采用轮换制的任教方式,师资主要靠短期派遣公派教师和志愿者支应。然而,由于非洲经济不发达、流行疾病(如西非的埃博拉和南部非洲的艾滋病)和犯罪问题高发,许多优秀的公派老师和志愿者并不愿意来非洲。加上孔子学院在非洲的发展太快,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急缺老师的状况,专职教师的匮乏已经成为孔子学院在非洲发展的瓶颈。

  “难以融入当地”首先是由于中非文化交流的不够与文化隔阂的存在。南非主流媒体《邮政卫报》引用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专门研究孔子学院的Maddalena Procopio博士的言论,认为在许多非洲孔子学院的管理与运作过程中,由于中非之间大学管理体系及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汉语教学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当地大学的教学体系,从而导致了中外方之间的信任度不够以及管理上的问题,进而成为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障碍。

  此外,基于一种长期的“天下观”及受欧美种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在非洲的汉语教学者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文化中心主义”,并在汉语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让人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形成。这其中,既有教学者对于非洲黑人学生的歧视和偏见,也有个别西方国家对于非洲孔子学院教学问题的复杂化和政治化在起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学院的设立目标是以推广语言及中国文化为主,而非洲国家对于中国目前最大的期盼则是经济援助。因此,未来非洲地区孔子学院的发展,应该结合和服务于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产能“走出去”及其他对非援助计划,向项目所涉区域扩展。

  相应地,中国在欧美发达国家与非洲发展中国家展现软实力,也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在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应该降低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并扩大邀请当地民间团体、智库及媒体等参与,同时向下扎根,强化孔子课堂之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功能。而在非洲,中国政府适宜通过孔子学院的发展来确保“一带一路”相关倡议的顺利实施,并构筑文化软实力优势。

  根据人民网、参考消息、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