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6|回复: 1

永不言弃:讲述中国人的创业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4 0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de28fc2c727af89d.jpg

  8月27日上午,40岁的肢残人士刘苍松打来电话称:我市首届残疾人美容美发培训班刚结束,他想带残疾人学员们出去义剪,特意寻求敬老院的联系电话。信息在我市的几个公益群一发布,当即就有好几个热心人点赞并提供了大祥、双清、新邵等地的敬老院电话。

  在美容美发业打拼了20多年的刘苍松,有着过硬的技术和成功的创业经验。2015年,他从广州回邵发展。在市残联的支持下,他决定带动家乡的残疾人朋友在美容美发行业闯出就业创业路。通过残联输送和他自己有意寻找,全市各地共有22名残疾人参加了6月28日开始的免费培训班。

  38岁的赵绣球来自邵东,身高1.1米多。刚来参加培训时,她面色沉郁。如今,她染了新发型,年轻时尚多了,神色也灿烂起来。她说,她以前没有工作,去年底决定自食其力,就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因为只会简单的技术,今年上半年又离了婚,她的生活压力较大。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她"技术提高了,人也更开心了"。

  据刘苍松介绍,目前这22名学员中,有十来个人已经有了就业或创业的去向,但还有一些残疾人学员,因为身体上的原因不为用人单位所接纳。对此,他正在考虑是否带领他们一起开店,创建一个抱团取暖的残疾人创业基地。为了创造走出去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实战机会,同时也为了让社会上更好地了解并接受残疾人团队,他决定每月组织一次义剪活动。我市一些公益组织的热心人士对此表示支持,愿意开展公益合作。

  刘起东,毕业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博士。开创了陆生植物水培诱导技术,并在投产后,主管商业运营工作。 在技术方面,刘起东依托其生物学博士的强有力科研背景,通过对植物生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对陆生植物进行生理结构刺激改造,开发了陆生植物水培诱导技术,团队联合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作为1987年出生的青年创客,刘起东和他创立的苏州梵时轮园艺科技是如何打动评委的呢?

  刘起东说:“我在念硕士的时候就开始在校创业,2014年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创业至今已经五年了。我感觉创业有偶然也有必然,整个的创业过程,就跟我们所从事的领域一样,我们把植物从土培改造为水培,让植物得以重生,而我的人生也因为创业,不断重生”。

  苏州梵时轮园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梵时轮”)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以“陆生植物水生综合诱导技术”体系为基础,可以将所有陆生植物培育为水生状态。

  2011年前后,当时刘起东还在同济读生物学硕士,同济对于大学生在校创业非常支持,经常给学生做创业宣讲,刘起东也跃跃欲试。他本科在东北林业大学学的植物学专业,当时就想说创业肯定是跟健康相关的,要么做药物解决疾病,要么做植物改善环境。

  通过朋友介绍,刘起东与他现在的合伙人卢鹏相识,卢鹏当时在上海交大做植物实验,他自己已经研发出七八十种土培植物的水培改造。刘起东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做成小盆栽,没有土,好养又干净,应该可以卖得很好。两人一拍即合,共同来做这个项目。

  但是真正开始做,刘起东才发现,这件事就好像一个魔鬼,一开始深深吸引着你,一旦陷进去了,才知道水有多深。他发现市场是不清晰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卖给谁。怎么去生产也是个问题,做实验跟量产毕竟是两码事。

  这个时候,学校的支持给了刘起东和卢鹏很大的动力,同济在经费上给予了帮助,交大免费提供了一个做科研的温室,老师们也很支持。

  “如果没有同济的钱,没有交大的温室,我们这个项目早就夭折了”。

  边上学边创业,刘起东和卢鹏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们还是熬过来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卢鹏负责技术,而刘起东从头做起,学习如何管理、如何运营、如何开拓市场。从这点来说,刘起东完成了职业方向的第一次转变,也是他人生的一次重生。

  1999年,杨秀艳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钱开始做服装生意,后来又开始涉及建材、汽车修理等行业,一路顺风顺水,家里也算过上了小康生活。杨秀艳原本就可以这样过着自己舒服的小日子,但是她的内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的人民。

  “我们顺场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一直以来,这里的乡亲们都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们这里的土壤、气候、水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种植各种蔬菜,特别是反季节蔬菜。但是老百姓种植蔬菜都只是为了自给自足,没有人想到把蔬菜做成产品,提高效益。”杨秀艳说,自己的家乡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没有任何厂矿企业,为什么不大力发展种养业,把自己家乡的优势发挥出来呢?

  脑海中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以后,杨秀艳决定开始尝试,她利用空余的时间走遍顺场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田间地块,共采集了300多袋土壤样本,送到贵阳进行分析化验。经过化验,得知顺场这块土地特别适合种植无公害蔬菜,于是,杨秀艳下定决心一定要作出样板,为家乡老百姓寻求一条致富之路。

  2010年,杨秀艳成立了水城县秀燕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养猪,之后,又开始在养殖场的附近种植蔬菜。2012年,杨秀艳联合合作社的10个社员每人筹集20万元的资金,从当地的农户家流转土地开始种植蔬菜。

  “刚开始很多农户都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我,大家都是靠自己种植为生,担心把土地给我以后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杨秀艳说,经过她反复多次做工作,终于有7户人家愿意把10亩土地租给她开始种植。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种植,加上自然的原因,种植的蔬菜都以失败告终,投入的资金也全部亏损。

  痛定思痛,杨秀艳顶着被家人埋怨、身负巨额欠款的压力,仔细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先后到浙江杭州、云南玉溪、通海,威宁、六枝、南开、米箩等地学习种养业技术,2014年,她在基地里成立了育苗中心,重新开始奋斗。

  经过1800多天的风风雨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她终于挺了过来,她成功了。杨秀艳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三变运作模式,动员农民入股。到目前,她成功种植蔬菜351亩,并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来来来,我们把这袋辣椒帮忙抬过去称重一下。”来到蔬菜基地里,杨秀艳正在和农户们把一包包摘好的辣椒抬去称重,准备销到贵阳。“这一片是种植辣椒,那边才是芋头。不过,今年受到天气的影响,辣椒的‘品相’不太好看。”杨秀艳一边忙活一边告诉记者。远远望去,整个蔬菜基地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一个个青椒缀满枝头,显得生机勃勃。基地里,十余个农户正在采摘辣椒,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杨秀艳带领农户们种植的辣椒、芋头、茄子等蔬菜已远销广州、重庆、贵阳等地,并与批发商达成订单协议,实现稳定销售。到2016年,蔬菜基地解决贫困人口就业88人,带动周边农户自己种植芋头1780亩、魔芋80亩,实现脱贫512户2016人。今年,合作社又通过统一育苗,采取保底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全乡农户种植芋头、辣椒、生姜、魔芋等约2100亩,杨秀艳带领农户闯出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子。

  “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能被大家选为人大代表,是我的荣幸,所以我更加不能辜负老百姓的信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杨秀艳说,下一步,在政府的支持下,她还准备将全乡合适种植蔬菜的土地增加到3000亩,帮助全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在家乡就业不再外出打工,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家住葑门片区、双塔街道的戴文君是一个85后,很多人都看不出他已经是一个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了近7年的“老江湖”。06年戴文君一开始在领华数码城的一家数码相机专柜打工,5年的辛勤工作,不仅让他积攒下了第一桶金,更让他积累了经营的经验和重要的人脉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戴文君终于走上了实现梦想的创业之路。2011年,他靠着自己打工积攒的启动资金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资金,戴文君包下了数码城的两个专柜自己做起了老板。

  说起当初的创业经历,戴文君感概万千,他说其实一开始父母并不赞成自己创业。戴文君并不是生长在富裕人家,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思想上较为保守,都希望他能有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但对于戴文君而言,踏上社会之后的经济压力反而更让他下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当时想的就是一定要拼一把,打了这么多年工,给别人打工还不如给自己打工。”戴文君如是说。虽然戴文君选择创业的初衷有一些破釜沉舟的味道,但是他选择的创业方向是经过多方调查后选择的,当初他选择经营电子产品就是看中了未来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事实上创业之后的几年,戴文君的数码专柜确实做的顺风顺水,直到2015年底。“现在电子产品的市场在走下坡路,我的经营重心已经转向餐饮了。”戴文君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因为网络经济的冲击,实体店生意不太景气,他就着手筹备加盟餐饮行业,如今,他的第一家餐厅开张已经半年多了。

  但从销售到餐饮经营的转变一开始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营业额达不到预期。戴文君作为一个年轻创业者的接受能力和冲劲在这时候体现了出来。认识到自己在餐饮行业经验的不足后,戴文君首先加强的就是自己在经营管理学习,在自己的餐厅开张之前,他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创业经营的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戴文君结识了双塔街道第一联合工作站的就管协理员,在工作站同志的推荐之下,戴文君报名学习了SYB创业培训课程,在学习中认识到了管理对经营的重要作用。之后通过对管理和创新的重视。制定赏罚分明的员工管理制度,让餐厅得到了更周到的服务,和更整洁更有气氛的就餐环境;一个季度一换的菜品,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回头率。“也许是有了职业病了,我在别人家的餐厅吃饭时常常会注意一些新潮的菜品,想着法子引进到我自己的餐厅里。”戴文君说道。现在他的餐厅还会在中午经营学生快餐等,通过多元的服务来开拓市场。这样大刀阔斧的一系列举措,几个月时间让餐厅从仅仅能维持收支平衡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实现了盈利。谈到自己创业的心得,戴文君表示脚踏实地才是自己能从一个小小的打工仔走到现在最大的秘诀。

  根据凤凰网、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发表于 2017-10-21 18: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












供应9V4A电源适配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