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著名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开创者,其思想对近代的学术界、文学影响极为深远,几乎可以与马克思、康德、黑格尔齐名。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
叔本华曾说: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顺流而逝。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空空洞洞;他们的內心,浑浑噩噩,麻木不仁。这一切,实在难以置信。他们的人生是淡漠的追求,迟钝的痛苦,犹如在梦中,穿过人生四季,蹣跚走向死亡,伴隨的,是一串微不足道的念头。他们像钟錶,上满弦就走,然而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我们回顾叔本华的一生,就会知道他为什么会说下这一句话。
叔本华的父亲是一个优秀的商人,母亲是一名作家,据说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作家。然而,叔本华的父亲受到忧鬱症的折磨;按叔本华所说,母亲只是一个只知追求自己的享乐的人。
在父亲自杀前,留给叔本华两笔影响他终身的遗产:一辈子享用不尽的財富,以及童年起就开始折磨叔本华的重度抑鬱。叔本华继承的这笔財富有多少呢?举例说,他把遗产存在银行,每年光利息,就比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当教授的薪水还要多。不过,对他产生更大影响的,或许是那种与生俱来的忧鬱气质。按叔本华所说,他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真切感受到一种来自內心深处的焦虑。一次他和父母一起外出散步,父母走在前面,这个六岁的孩子走在后面,他突然开始担心:爸爸妈妈不见了怎么办?
然而,就是这么的一个人,想要探討幸福的本质。不过,《人生智慧箴言》却是一本充满光辉的书,如果不偏不倚地细读这一本书,会让人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人生哲理。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自己不快乐,那么他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快乐的。在叔本华十一、十二岁的时候,常常要和身为商人的父亲奔波欧洲各地。旅居伦敦某一天清晨,他推开窗户,突然发现自己直接面对着一座刑场,他看到了两个被吊死犯人的尸体,在风中隨风摆动。这样许多类似的经歷,使得年轻的叔本华成为了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感到人生是悲苦的,不仅他自己悲苦,每一个人都痛苦,而每一个人都痛苦,是因为人生本苦。十七岁父亲自杀、二十岁与母亲关係破裂,一辈子再未曾见面;相爱的女性离开;三十岁的著作无人问津《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但是,叔本华在《人生智慧箴言》指出人生的两大敌人,一是窘困制造的痛苦(矛盾之境),二是富足产生无聊:「如果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那么本质上就实现2了人世的幸福。」这一本小书是叔 本华六十三岁发表的两卷本《附录与补遗:哲学小品》(Parerga und Paralipomena:Kleine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上卷的后半部,〈哲学小品〉是当代文豪钱钟书翻译的,由于思想智慧深刻,文学优雅的形象(可能是受母亲影响),很快就被单独出版,成为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叔本华提到,若要评估一人有多幸福,不要问什么让他快乐,应该问什么令他悲伤。让他愁眉不展的事愈微不足道,他的幸福度愈高。身心安泰,才能觉察细枝末节;大难当头,感觉不到琐碎小事。(例如作者经常吐槽同事在愁眉今天中午要吃什么,事实上她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完全来自外界的不幸,我们较能从容忍受,对自作自受的不幸,我们很难淡然处之。原因是,命运本身会变,自己的品相永恆。所以,与其专心谋求外在佳品与外在名誉,不如更多地用心保持与改善主体之佳品
叔本华的哲学之道是「意志的千条绳索」,作为本质,它把我们与世界捆绑在一起,它们作为贪婪、作为恐惧、作为嫉妒、作为愤怒,把我们顛来倒去,令我们痛苦不已。所以,如果已经把这些绳索悉数剪断。现在,可以平心静气,面带微笑,回首观看这个世界的幻相,透过它,真实已经隱隱闪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