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9|回复: 0

猫眼与微影合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3 02: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5d42a82c3ce1313a8061c30f2831036.png


今天,猫眼和微影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猫眼微影”。

根据协议,微影时代的票务业务并入猫眼,从而获得猫眼27.59%的股份;光线传媒和光线控股手中的股份由原来的77.13%,变为现在的66.85%,依然是猫眼的绝对大股东;腾讯COO任宇昕担任法人代表的林芝立新获得获猫眼6.56%股份,美团的股份下降至8.46%。

光线传媒CEO王长田将担任新猫眼董事长,微影时代董事长林宁担任新公司副董事长,猫眼电影CEO郑志昊担任新公司CEO,微影时代总裁顾思斌担任新公司总裁。

猫眼已经不再是美团的公司了。

2016年初,美团拿到融资之后,便考虑剥离猫眼。当时,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接受采访时说:“电影票本质是娱乐业,继续发展必须和内容结合,你看我们像是做娱乐行业的样子吗?”

在随后的融资里,光线成为猫眼的最大股东。2017年8月,光线控股再次增持,以17.76亿元介个从美团手中购买了19.73%的猫眼电影股权,以此保证了自己在新公司的控股地位。

而美团与猫眼之间象征性的联系也正逐步减弱。先前,猫眼与美团依然共用办公大楼,但交易完成后,猫眼电影将离开美团所在的望京,迁往光线附近办公。

腾讯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公司合并后,腾讯直接持股不多,不过它在微影时代和美团都有股份,更重要的是,腾讯拥有猫眼微影无法放弃的线上资源。

在交易里,腾讯没有掏钱,几乎只以流量和入口便换来了 6.56%的股份。9月11日,猫眼电影便直接植入在微信搜索功能中,用户在“搜一搜”里直接输入热映电影名称,便可以通过猫眼电影小程序购票。在未来,微影在微信中的入口,也将继续保留——微影前期依靠微信的流量支持才实现高速增长。

而且,不论郑志昊,还是顾思斌,他们的履历上都深深烙刻着腾讯背景。郑志昊曾经是QQ空间的负责人,而顾思斌毕业后的第一家公司便是腾讯。

光线是大股东,腾讯系高管负责管理,而林宁则将淡出管理层。

根据财新网报道,2016年底2017年初时,林宁再次提出和猫眼合并的建议。但有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那时的合并方案依然是微影主导,并不符合光线的利益。但春节之后,糯米电影退出竞争,淘票票迅速扩张,猫眼也逐步盈利,微影因为融资不顺,筹码越来越少,终于失去了主导权。

于是,当年中开始谈判时,尽管微影时代并不情愿,但主导谈判的是腾讯和光线,交易最终得以落定。

根据此前的报道,林宁将继续参与影视和投资等业务,在内部信中,林宁也表示,合并之后,微影除票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将保持独立运营,微赛体育作为独立运营的控股子公司,继续获得微信钱包、手Q钱包的体育票务入口。这些业务也将得到新公司互联网数据及服务方面的支持。

猫眼与微影的合并,也与淘票票的威胁有关。

9月19日的发布会上,阿里大文娱总裁俞永福向外界亮出了肌肉,称淘票票已经成为市场第一,对手很难超越,“当然也有快捷的办法,比如合并之类的。”

从春节档开始,淘票票的市场占有量便不断提高,而在暑期档,他们更成为《战狼2》的独家在线票务合作平台,出票量已经超越猫眼,跃升为行业第一。而俞永福也不止一次表示,对淘票票的补贴没有上限。

“补贴”不仅意味着在资金上的支持,也意味着线上资源的投入。如今的票务平台,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线上售票厅,同时也是距离消费行为最近的宣传渠道。片方在选择票务平台时,不仅会考虑票房平台的补贴力度,也会考虑对方能够提供怎样的宣发资源。

在线票务不再是几个购票APP的竞争,猫眼、微影面临的对手,不再是淘票票,而是阿里大文娱,甚至整个阿里巴巴——这并非他们能够应对的对手。如果放任淘票票继续扩张,猫眼和微影的份额都将被蚕食,票务市场也将是阿里一家说了算。

有了腾讯的线上流量支持,同时也有了光线在影视领域的积累,猫眼微影终于可以与淘票票一较高下,而且在短期内,淘票票很难追上猫眼的市场份额。

然而,淘票票原有的优势并未消失,它依然能得到阿里大文娱“不设上限”的支持,也依然能得到阿里巴巴的流量供应——这些流量不可能转而支持其他平台。淘票票依然能维持住现在的优势。

而且,腾讯内部竞争激烈,跨事业群沟通合作都麻烦重重,猫眼微影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可能还要与腾讯渡过不短的磨合期。

光线对猫眼微影的绝对控股地位也可能引起其他公司的担忧。猫眼微影自然会优先与光线的影片合作,如此一来,其他电影公司难免会心存疑虑——为了确保淘票票的“中立”性质,俞永福表示以后阿里影业不再参与内容制作,而这是光线无法放弃的。

合并之后,猫眼微影的估值为136.6亿元,比起去年,估值大大缩水。

去年,微影完成C+轮融资时,估值达到20亿美元,而淘票票的估值也达到了137亿元人民币——而在当时,猫眼是毫无争议的市场第一,微影的泛娱乐产业也刚刚起步。但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猫眼和微影两家公司相加,却只与当时的一家公司相近。

2015年,不论O2O还是电影市场都迎来了繁荣,在线票务平台也迅速发展。2014年的在线购票比例约为30% ,而2015年在线购票占比达到54.8%,而在2016年的大年初一,当日网票占比达到83%。

这时候,票务网站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它们不仅是入口,也将发展成为娱乐平台,成为电影产业里重要的环节。它们要依靠互联网,来改造电影产业。

然而,这只是市场迅速扩张时候带来的自信膨胀。票务平台只是把潜在的市场更快地发掘出来,而没有扩展新的消费市场,也没有生产新的内容。作为渠道,票务平台也只是卖票的渠道,而非内容的渠道。

换言之,票务网站的高估值,主要来自电影行业的繁荣。它们只是电影行业的一个环节而已,而且是没有掌握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的环节。

现在,不论猫眼微影还是淘票票,都收起了激进扩张的念头。以前的票补,平台为主,发行方为辅,为的是提高各自的用户占有量,而现在的票补,则多以发行方为主,是发行预算的一部分。

票务网站重度依赖电影市场的发展,而无论阿里还是腾讯,都无法主导市场的走向,更无法形成垄断优势,两强之间会有肉搏,但很难成为一锤定音的战场。

腾讯和阿里在文娱行业的竞争,不在于票务平台的输赢,甚至不在于电影市场的输赢,而在于它们能否以互联网充分整合各类娱乐资源,包括内容生产,也包括视频网站、电影发行、硬件终端等。

而猫眼与微影的合并,不会改变电影行业的发展,也不会决定巨头间的输赢,它只是一场扩日持久的战争的一部分而已。

根据公告,微影时代以微格时代100%股权作价39.74亿元对猫眼增资,其拥有的全部电影票务(含售票系统等)及演出(含演出票务、经纪、权益等)业务和权益,包括娱票儿App、格瓦拉生活App及在线票务、演出相关资产和多个独家票务入口等资产同步注入新公司;另一家拥有腾讯背景的林芝利新以旗下瑞海方圆100%股权作价8.97亿元增资猫眼,其主要资产为电影、演出和赛事的微信入口,即林芝利新拥有的相关微信入口价值近9亿元。

微影时代的交易分为两次,首次增资为整体作价中的一部分37.71亿元,对应占猫眼股比27.59%;林芝利新则一次性完成,作价8.97亿元占比6.56%。据此测算,新猫眼估值达137亿元,而半个月前,原猫眼的估值90亿。相对应的,9月21日收盘时,阿里影业的市值为32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70亿)。单从估值来看,新猫眼仅为阿里影业一半。

但从主营业务和现有资源来看,两家平台高度重合,均围绕在线宣发形成上下游联动,尽管阿里影业高喊致力于适应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猫眼即使不使用相同的概念,其发展方向势必与其异曲同工。和其它领域一样,BAT助推的互联网+领域势必展开一轮新竞争,但不同的是,基于影视行业的特性和两家平台的现状,其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竞争将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连横合纵

在参差不齐的第三方数据报告中,排名尤其是第一名经常出现戏剧性的冲突,但是从2017年前两个季度来看,无论哪家,在线票务的排名前三名均被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腾讯系的微影、光线控股的猫眼占据,而百度糯米则销声匿迹。此次猫眼微影合并,再次上演了行业前三中其二合并,共同抗衡第三家的戏码。

其实,从2015年,微影收购格瓦拉开始,在线票务乃至宣发,资源就开始集中,连横合纵启动。

今年3月份,大麦网宣布被阿里巴巴收购,整合进阿里大文娱板块,在淘票票基础上补足演艺票务业务。随后俞永福重新定义阿里影业的战略目标——影视基础设施,可以说在经历了上一任CEO侧重上游投资制作影视的失败探索后,终于搞清楚了方向,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战狼2》的宣发成功,则更坚定了这一方向。

作为友商,同样致力于互联网+影视娱乐,其实可发挥的空间有限,由票务而至宣发,再到后电影市场(比如衍生品),与阿里影业无异。

相同的是双方背后都站着巨头,不同的是基因还是有所差异。阿里影业尽管是由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中国而来,但目前无论从团队还是战略,均打上了深深的阿里烙印,互联网基因强于传统影视制作。而猫眼尽管最早出自美团,现在又由腾讯加持,但其控股股东依然是光线这家传统影视制作发行公司。

当然,犹如现在无法评判电商自营还是平台模式哪个更好,阿里影业与猫眼微影目前同样是两种资源匹配和路径。

不得不说,阿里的电商基因对于阿里影业的宣发业务有着强大的支撑。从话语权而言,阿里影业可以撬动包括天猫、淘宝、支付宝、优酷等在内的阿里资源;而猫眼尽管背后站着腾讯、新美大,但两者毕竟只是股东,在业务层面能提供多少资源,不得而知。猫眼CEO郑志昊拥有腾讯(曾负责QQ会员和QQ空间)和新美大(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后,进入大众点评)的经历,或许这也是光线、美团和腾讯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但是一个新平台的发展,靠个人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各股东的战略资源倾斜程度。

阿里影业缺少的是上游制作,尽管此前多参与投资制作电影,但目前这一业务成为宣发辅助,由此导致其必须通过竞争获得更多的发行标的。目前来看,其主要还是采用联合出品、联合发行的形式抢占市场。

这一点上,猫眼暂时优势明显,其控股股东光线系,本身属于国内前五名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其片单达到34部,甚至出现积压,需要三五年消化。单纯从发行权方面来看,猫眼占据优势。

从属于某一影视系获取优势的同时,其也将封闭于此,五洲、华谊、万达、博纳和光线都是竞争对手,其出品的片子和发行的片子是否与猫眼分享,势必存在多重考量因素,而阿里影业则相对超脱,这也是此前传统影视公司质疑阿里影业的一个焦点,也多多少少影响了俞永福所说的不与影视公司竞争,而是提供基础设施,从直接竞争升级为赋能。

四大趋势

互联网宣发领域,大局初定,未来双方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将不同于电商、共享单车、O2O等领域的拼杀,该领域将呈现新的特征。

首先,不再会出现的大规模的价格战。无论是当年的“千团大战”还是出行领域的滴滴快的,背靠巨头形成巨头二元格局后,都会掀起“烧钱”大战。但是猫眼微影和阿里影业预计将低调的多。单从资本市场而言,阿里影业是港股上市公司,猫眼的一大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光线传媒,财务报表将直接影响其补贴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光线传媒对猫眼的态度。9月初,光线传媒以90亿元的估值从光线控股平行购买11.11%的股权,持股比例由19%升至30.11%。而这也是为此次交易做准备,合并微影后,光线传媒股权被稀释,但是依然占比19.83%。可见,保证上市公司光线传媒在猫眼的股权是王长田非常重视的。尽管依然没达到财报披露的20%红线,但猫眼的盈亏依然对于光线传媒只管重要。谁有说的准,哪天猫眼独立上市受阻或者其他原因,被并入上市公司光线传媒。

另一个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价格战的原因基于行业判断,去年经历了大面积票补后,今年两大平台都大幅压缩了这块儿支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风险相对较高,每部影片之间的差异很大。阿里影业有《战狼2》的战绩,也有成龙《绝地逃亡》的败绩。因此,票补并不能带来用户的高粘性。

第二个趋势是小平台将更加步履维艰。影视宣发领域,在线依然会延续二八甚至一九定律,及10%的影片贡献90%的票房。据数据显示,2015年,4%的影片贡献了57%的票房。而阿里影业和猫眼微影携庞大的营销和售票网络,将进一步放大头部效应。这对于其它在线宣发平台而言,并不是好消息。

因此,对于微影的创始团队而言,进入猫眼体系无疑是最佳选择,其搭上了在线宣发的末班车,完成了理想与事业的交汇。

第三大趋势,未来宣发和票务将影响院线排片。传统的影视产业链条中(制作、发行、放映),其实以影院放映为主导,院线排片直接影响票房收入,与院线经理搞好关系是之前发行方的重点工作之一。即使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有名导加持,冯小刚还是因排片问题炮轰万达。

但是随着宣发和票务向两大互联网平台集中,未来将直接影响院线排片。在线宣发具备精准、集中的特性,并且可基于地理位置实时预判和定位某一区域销售情况,由此院线根据数据安排电影场次。2014年的《心花路放》更是一次尝试,以预售方式提前锁定票房,并且可合理安排排片。

第四大趋势,宣发和票务合二为一。传统宣发多以媒体广告、线下宣传为主,购票则通过另外的渠道。而目前互联网平台合二为一,看到广告即可找到购票入口。阿里影业和猫眼微影均在票务和票务系统方面布局。这大大缩短了用户的消费决策路径。

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在线宣发万事俱备,找到了方向,也确定了路径,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剩下的就要看谁的赋能能力更强。

根据搜狐、新浪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0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