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而在这宏伟目标的背后,是普通百姓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实惠。对于创业者,他们看到的关键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贫困家庭,他们更关心的是“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对于农民兄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大家欢欣鼓舞;而对于更多的普通百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无疑是关注的焦点……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十九大报告中暖心的话语很多,字字句句连着你我的好生活。
十九大报告一共有3万多字,涉及到党的领导、国计民生等方方面面。但很多人都能一口气读下来,感觉到很接地气、很暖心。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但初心和使命究竟是什么,有些人未必答得上来。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还有,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些暖心的话语无须解读,百姓一看就能明白。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是一个重要判断。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哪些向往?我们应该怎样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满足人民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日前,在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招待会上,有关部委负责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很多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有了答案。
过去常说,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问题是“衣食住行”,现在看来,穿衣、吃饭和交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百姓关注的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转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这些也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以教育为例,过去人们是想有学上,现在人们则是想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上好的学校。于是很多城市出现了“入园难”、“择校热”,继而推高学区房价格,又引发了房地产方面的问题。我们国家大学很多,但好的大学并不多,高考虽然不再是“独木桥”,但仍是千军万马的竞争。
在就业方面,也有类似的矛盾。过去五年,我们创造了超过6500万就业岗位,解决了很多青年人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这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在这些新岗位中,人们心目中的“好工作”还不多,技术含量低、卖力气的活儿比较多,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好工作抢不到,一线普工招不到。
在医疗、养老方面,其实这些年也有很大变化。过去五年,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得到了解决;医保在解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就是说,这些基本保障都已经建立了,但保障水平跟老百姓的需要和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
十九大报告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些难题,实际上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那么,怎样满足人民新期待,更多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九大报告不仅有暖心的话语,还有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新提法,比之前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多出一个“美丽”。虽然只是多了一个词,却大大拓展了发展目标的维度和深度,也更好地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报告还给出了分两步走的具体“时间表“,第一个15年干哪些事,第二个15年做哪些工作,都写得清清楚楚。党跟人民群众交心、交底,百姓肯定感受得到。
具体到民生领域,就是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毛入园率由现在的77.4%,提高到85%。普惠性的幼儿园要进一步扩大,由现在的60%扩大到80%以上。同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现在,最好的医疗资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怎么解决这个不平衡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老百姓不用四处求医问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
老有所养这件事特别重要,因为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去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2.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7%。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人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速度还在加快,养老问题等不得,也拖不起。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养老保险必须要“安全保险”。养老保险基金是否存在缺口、能否按期支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总的来看,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达4万多亿元,不存在缺口,但局部地区“吃紧”也是事实。穷的穷、富的富,导致一些地方养老金支付困难,而另外一些地方资金用不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实行养老金全国统筹,运用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实现互助共济。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据悉,这方面明年将会迈出实质性步伐,实行基本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均衡养老保险的负担。同时,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现在,已经有8个省份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在投资运营,资金总额超过4000亿元,未来这一数字有望继续扩大。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十九大已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锋号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号,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迎接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