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交流30年回顾与前瞻研討会」26日举办,台湾领导人蔡英文出席並发表了有关两岸的言论,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今应询时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係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係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的关键。
马晓光重申,「我们对与台湾各党派交往的态度是开放的、标准是一致的。」承认「九二共识」的歷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两岸关係发展的歷程也已充分证明这一点。
他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来,两岸关係才能拨云见日,开闢新的前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涉台论述为新时期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反「台独」和促交流是今后两大工作重点,反映了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延续性、一贯性和原则性。岛內主流媒体指出,习近平对台政策的底线与善意已清晰表达,现在该是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回应的时候了,並呼吁蔡英文应拿出实际行动为两岸关係的改善贡献力量。日前台湾最新民调也显示,超过一半民众不满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然而,蔡英文对台湾主流民意的迫切呼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她昨天发表关于两岸关係讲话时依然是老调重弹,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毫无改善两岸关係的诚意和善意。国台办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来,两岸关係发展才能拨云见日,开闢新的前景。
蔡英文说,「1992年我方跟对岸进行香港会谈」,民进党政府尊重这样的歷史事实。去年「520」蔡英文发表就职演讲时,就已作过相关论述。一年多过去了,其论调没有丝毫改变。到底1992年「我方跟对岸」在香港谈了什么?最后达成什么共识?蔡英文始终避而不提。这正是造成当下两岸关係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核心意涵是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不是「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它清晰界定了两岸关係的性质,表明两岸不是国与国关係。这是两岸关係发展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是台当局迴避不了的重大原则问题。蔡英文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其所称「推动两岸关係」、「促进两岸和平」都是空话。
昨天台湾方面举行关于两岸交流30年的研討会,蔡英文竟宣扬民进党推动两岸关係的「功绩」。她大言不惭地说,「2001年(民进党陈水扁执政)开始实施两岸小三通,迈出了两岸直接通航的歷史性一步」。
但事实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方面就提出两岸通商、通航、通邮的「三通」构想,只是当时台湾方面奉行「三不」政策,令「三通」构想不得不束之高阁。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因担心推动「三通」会失去绿营群众的支持、不利竞选连任,于是在未与大陆协商的情况下,以规模和范围都很小的「小三通」代替「三通」。可见,当时扁政府是在不愿扩大与大陆交流的保守思维下而实施「小三通」,如此又怎能算是「功绩」呢?尤其扁政府大搞「正名」、「去蒋化」等「去中国化」运动、叫囂「一边一国」,严重破坏两岸关係,最终于2008年被选民赶下台。蔡英文却「炫耀」当年扁政府处理两岸关係的种种行径,根本就是自曝其短。
蔡英文还说,「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老路,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然而,蔡政府纵容和推动一系列「去中国化」行径,最近还想以罗马注音代替中文姓名,这难道就是改善两岸关係的「善意」?至于「承诺」,蔡曾说「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係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岛內相关法律奉行「一中精神」,但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谈何「承诺不变」?
当局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实际上就是不愿放弃「台独」主张,这不是「对抗」,什么才是「对抗」?岛內民调显示,逾六成人支持「和平统一」,可见,「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岸社会的主流民意。蔡英文所谓「不屈服」,显然与主流民意背道而驰。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上月在香港出席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统一是全体国民之福。「统则强,分必乱」,这是一条歷史规律。
30年来,大陆方面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两岸交流合作指引方向,保驾护航。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係之「锚」。锚定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根据臺湾中时报、大公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