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一周年之际,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毛里西奥·桑托罗表示,人民币“入篮”进一步赋予了中国在国际金融、经济体系中更大的话语权。
桑托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人民币“入篮”背后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人民币影响力扩大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
桑托罗说,人民币“入篮”也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随着经济发展和更加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结算、金融流通、储备货币等方面功能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需求得以提升。
桑托罗表示,人民币“入篮”还推动了IMF改革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前从未有新兴经济体货币被纳入SDR,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其货币“入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加强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将对建立更为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作出贡献。
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共同构成新的一篮子。去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使得人民币国际适用范围扩大。
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6月,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埃万德罗·卡瓦略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个新时代,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卡瓦略认为,对中国而言,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自19世纪以来屡遭外来入侵和内战,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此后又进行改革开放,真正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特别是过去5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约19%的人口;在科技领域的进步更是令人瞩目: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已成为备受国际社会赞誉的“新四大发明”。
卡瓦略认为,中国朝着世界舞台中心迈进的同时,也为世界提供发展红利,这一点尤为世界所称道。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比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总和还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向世界传递出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卡瓦略说,中国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十九大对世界的未来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说,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很多国家在西方“民主国家”模式的效仿中失败,陷入困境:贫穷差距加大、暴力事件增多、种族偏见趋深等,未能满足民众对公平正义、安全和经济增长的愿望,其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今年初,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目前全球最富有的8人坐拥的资产相当于占世界人口一半的、约36亿最贫困人口的财富总额,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也警告,日益加剧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问题将是今年全球经济面临的首要风险。卡瓦略认为,西方“民主模式”走向衰落,而中国道路成为一种新的现代化方案,不仅为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提供了“车票”,也有利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的成功恰恰证明共同发展才会双赢、多赢、共赢。”卡瓦略指出,中国政府在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在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事实上,反腐已成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有效地避免发达国家存在的‘功能失调’,毕竟,这个世界不能仅仅为8个人而存在。”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媒体也着实打了一场“硬仗”。在报道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央视记者在采访巴西一位资深媒体人时,对方抢先说了句中文的“你好”,这让记者猝不及防,咧嘴一笑。
这位记者在与巴西媒体合作报道“金砖会晤”期间,还发生过其他有趣的事情吗?该记者在巴西代表团出发前,曾对总统特梅尔进行了独家专访,当时的氛围怎么样?金砖合作开展多年,巴西的普通民众感受到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中国文化的?这些问题都令大家感到好奇。于是观察者网独家联系到了这位记者,与他聊了聊这些问题。
他叫殷岳,担任央视驻拉美记者已经3年了,我们看到的许多有关拉美地区自然灾害、寨卡疫情、社会事件等的突发性报道,背后都有他的付出。除了这次独家专访特梅尔,他还曾多次采访巴西政府官员及大型国企总裁。此外,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利马会议、美国古巴恢复外交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等重要国际活动上,也都有他的身影。
殷岳介绍说,总统在出发之前接受的采访,整体过程比较顺利,没有太多意外情况。当时采访氛围比较轻松,总统很随和友好,尽可能详细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还会开一些玩笑。
这是殷岳第二次采访巴西总统。上一次是多家媒体共同采访,而每家媒体的关注点都有所区别,像路透社、《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媒体,他们会更关注巴西政治的一些问题。而这一次采访,特梅尔是作为一个金砖国家领导人、决策制定者来分享他的观点,整个采访主要在聊中巴和金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更偏向国际事务领域一些,可以就一个话题聊得更加深入。
日常报道中,国内媒体和外媒的关注点也有一些差别。殷岳提到,由于巴西现在算是中国在南美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国内媒体可能更关注双边贸易以及两国在金砖框架中的合作。而外媒则更关注巴西的国家形势、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巴西媒体的关注点,与其他媒体又有细微的区别。“金砖会晤”期间,殷岳看了很多巴西方面的报道。总的来看,殷岳觉得,巴西媒体对于“金砖”的态度比较积极。巴西现在很需要收到国外的投资,总统府的一些报告当中,也都会提到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有利于巴西的发展。包括本次总统代表团来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吸引中国的投资。所以巴西媒体可能更关注投资者对巴西有没有兴趣,投资环境能不能改善等问题。
在“金砖会晤”期间,殷岳比较难忘的是与当地媒体的互动。他表示,这次报道中,我们的媒体算是“走进”了其他媒体的报道,我们邀请巴西方面的媒体人士参与进来,与我们国家的记者一起工作、互动。虽然大家从属于不同的媒体,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报道方式和形态,但是对于在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大家关注的角度都是类似的。
说起节目上外国记者突然用中文说“你好”的小插曲,殷岳坦言自己很意外。因为在之前沟通的过程中,对方从来没有说过任何一句中文,殷岳都不知道他会说“你好”和“再见”。
而对于同行之间的互动,巴西人也觉得是很新鲜的事情,因为此前少有两个国家的记者同时做一个报道的情况。在合作过程中,巴西的媒体人也会对中国同行的工作方式和报道角度感到新奇。
这并不是央视与巴西电视台第一次做报道。殷岳回忆道,4月底的时候,央视做了一个巴西咖啡出口中国的报道,因为巴西是咖啡大国,而中国对这种大宗商品的需求一直很高。在与巴西同行一起做策划、聊选题的时候,他们问殷岳,你们在中国喝咖啡吗?
不过随着报道与合作的不断深入,殷岳和他的同事陆续给巴西同行发去很多素材,比如在中国的街上和机场内有很多星巴克、costa以及其他特色咖啡馆等。看到这些,巴西同行发现彼此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殷岳觉得,巴西媒体人对于这种报道很认可。
媒体从业人员已经算是接触信息量较大的一部分人群了,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的印象依然是这样的,我们不禁感到好奇,这真的代表了巴西人的普遍印象吗?
殷岳解释道,这是因为巴西的新闻报道主要还是以国内新闻为主,并不像央视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记者站,而我国的驻外记者也会制作许多所在地日常新闻的报道,让观众对国际社会有更加丰满的认知。而巴西如果报道国际新闻,大多会报道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金砖会晤这样的大事,日常新闻就相对少一些。
不过,这种“不了解”并没有给巴西人带来太多的抗拒或距离感。殷岳觉得,巴西民众普遍认为中国人非常友好,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同时也有很多非常好用的高科技产品。巴西当地有中国的小商品市场。“他们觉得高铁简直就是神物,”殷岳称。
同时,巴西人认为中国人很勤劳,效率非常高。殷岳的巴西朋友来中国玩,看到早晨门口在修路,晚上路就已经修好了,觉得这种效率是“不可想象的”。
整体来看,巴西民众对中国充满好奇。殷岳在当地采访时,有时会在教授家中放着中国研究的书籍。
近年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巴西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逐渐加深,金砖峰会后马上也会有一些“中国日”、“中国主题双年展”之类的活动。殷岳表示能感受到华人在当地的影响力、社会地位和认知度都在逐渐提高。他说最直观的感受是,三年前刚来巴西时,他走在路上经常被认作日本人,而现在央视记者在街上拍摄报道,人们看到CCTV都会说,这不是中国的电视台吗?
在贸易领域,中国对巴西的影响力也慢慢凸现出来。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技术型企业,大家的共识是,未来的发展肯定与中国密切相关。殷岳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外贸方面的官员,他们纷纷表示自己私下在学中文;而巴西的商界人士也都在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口,他们会做很多关于中国的市场报告并寻找市场潜力,然后再与巴西的发展相对接。
这种关注中国的趋势,并不只体现在巴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和APEC会议采访的闲暇期间,殷岳发现,记者与专家及与会官员聊天的时候,可能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中国上来,如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国经济新常态等。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走向,包括市场的每一个动向,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
谈起金砖合作对巴西有哪些影响,殷岳提到金砖合作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涵盖经济、贸易、政治安全、文化各个方面。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比如中国与巴西在农业出口领域的合作,这一领域在巴西的经济发展当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此外,巴西现在很需要外部的投资,而中国企业及其他金砖企业,包括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内,对巴西都有投资,这些对巴西社会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但如果说起最日常的影响,还是人文领域的一些交流。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外派等方式来到巴西,随着他们在当地的社交圈子逐渐打开,他们也会展示跟传统移民不一样的中国人的形象。此外交流还包括语言学习、电影节等,之前巴西的一些电影院就在放《聂隐娘》这部电影。
除了《聂隐娘》,据说巴西民众还会在电影节上放《唐山大地震》这类的电影,而且是在电影刚上的时候就放了。平时,一些舞龙舞狮、唐装展示之类的民间活动也都在升温。殷岳觉得,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是普通人感受得到的,“确实是很美好的事情,终于有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巴西出现了”。整体上来看,殷岳最感性的认识,就是中国元素在巴西出现得越来越多了。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殷岳并没有在巴西看到《战狼2》。殷岳解释道,这可能是因为,巴西现在对于中国电影还不是大规模引进,更多地是在一些活动上播放。
除了电影之外,殷岳还注意到,巴西的中国书籍越来越多了,葡语版的《孙子兵法》、《孔子》、《论语》一类传统文化书籍,也经常出现在当地书店。
那么巴西当地人对于这种交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呢?他们怎样看待放映电影、舞狮这类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化活动,对这方面接受的程度怎么样?
殷岳认为,当地民众的接受程度还挺高,每一次有类似的中国的活动时,现场的观众人数都比较多。对他们来说,这类活动就是日常业余生活当中多了一个选项,只不过这个选项是非常“中国”的。
巴西民众觉得中国文化非常精美。现在巴西有很多比较地道的中餐,包括虾饺、肠粉等。巴西民众觉得很惊讶,为什么能用面粉做出透明的健康食物。此外,当地人觉得中国灯笼、中国结等装饰“很精美”,设计得非常好看。总的来说,他们觉得中国非常有魅力,也非常讲究。巴西民众的心态比较开放、新奇、包容,也会很愿意学习这些东西。
根据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