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前,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经营摄影工作室的华人庞钧开通了支付宝,中国顾客在国内用支付宝付费,来澳拍照省去了付款的麻烦。在马来西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近日宣布启动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中小企业和年轻人可利用这一平台在全球范围买卖货物、获得融资、完成支付及发送。
数字经济时代,在中国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成果:网购、数字支付和共享单车等。中国创新经济迸发的巨大活力引起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关注,也契合了今年APEC岘港会议“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的主题。
根据美国网上支付系统“贝宝”发布的白皮书,数字支付的演进对亚太地区消费者和商户的财务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中国正在引领数字支付浪潮。
中国互联网经济创新的浪潮正在影响整个亚太地区。“泰国版阿里巴巴”“菲律宾版微信”“印尼版滴滴”……许多在中国热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亚太多个地区实现了本土化。诸多创新、有活力的领军企业正参与改变世界沟通、消费和出行的方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说,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开放型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亚太地区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创新将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为APEC重要成员,中国蓬勃发展的创新经济为亚太区域合作不断注入新动力,拓展区域自由贸易正从实体经济领域进入互联网经济领域。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说,中国期待今年APEC会议取得的成果之一,便是全方位推动贸易畅通,批准《APEC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框架》。
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在APEC会议周期间发表声明说,面对互联网经济等新形式,各经济体都在想方设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APEC提供了绝佳平台,各成员经济体可以在此协调立场、实施新政策、鼓励创新。
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马旭飞表示,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模式创新、支付创新创造了一些新行业。中国正从引进先进技术转为输出商业模式。
中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将利好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彭博经济学家陈世渊认为,中国创新经济快速发展,对亚洲其他经济体有正面的溢出效应,将助力后者产业升级。他说,中国创新经济龙头企业资本雄厚、辐射市场较大、有技术和人才优势,可有效降低其他亚洲经济体发展创新经济面临的“门槛”。
陈世渊认为,中国的创新经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亚洲;共同发展新经济、实现地区经济繁荣,将是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强劲而持久的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部数据显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16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其中企业占比78%;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1140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速的背后,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建立。
日前,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一款小型无人机再次引爆全球市场。这款名为“晓”Spark的小型掌上无人机,用手势即可控制起飞、降落、自拍、录影和返航。大疆公司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已占据全球约80%市场份额。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8年增长1万倍。
一大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正在深圳不断涌现。超材料、基因测序、柔性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生物、互联网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7.4%,约为同期GDP增速的2倍。
“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让深圳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人员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亮点纷呈,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位势不断提升。
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载体不断丰富,迅猛发展的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中国技术交易所等一批“互联网+”技术交易平台孕育发展,挂牌、竞价拍卖、难题招标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科技工作面临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
国际著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拿出两本相隔5年的《自然》期刊,有几分神秘地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科研这几年的变化,在其中有着典型体现。
第一本发刊于2012年5月,封面文章是一篇有关西红柿基因组测序的论文,作者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本则是上个月刚刚发刊,重点推介了一组量子通信研究论文,作者全部来自中国。
安诺杰解释说:“前者是中国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极佳范例,后者则凸显了中国科研不断提升的独立突破能力和在国际科研界的地位。”
对中国科研的持续关注,让这位外国人特意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而他所在的这家全球顶级学术期刊,也在去年6月制作了“中国的科学特辑”,罕见地仅以一个国家的科研进步作为介绍和探讨的重点。
“过去几年里,中国的科研产出一直在增长,相关论文的质量也在迅速提升,”《自然》杂志编辑理查德·莫纳斯捷尔斯基对记者说,“《自然》杂志希望深入审视这个国家的科学发展。”
《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则道出了中国科研迅猛发展的驱动力和世界意义。他说,中国政府非常强调科研在驱动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正朝着全球科研领导者的方向快速迈进,未来数年内,中国有可能成为对全球科研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正如坎贝尔所言,从墨子“传信”到北斗组网,从超算“发威”到“天眼”探空……5年来,中国在许多重大尖端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成为促进全球科学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础科学或许有些“高远”,应用技术则更接“地气”。
近年来,全球新技术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新技术的概念或萌芽并非源于中国,但在中国与创新应用、商业模式相结合,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反哺世界。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典型是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也为应对世界共同的经济社会问题贡献正能量。
比如,高铁为世界互联互通提供高效可靠的路径,网购向全球提供蓬勃的“互联网商机”,支付宝超越地域限制成为全球轻松买卖的金融血脉,共享单车则在各国传递绿色交通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发明创造让中国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也让中国成为一个对世界有积极贡献的国家,一个让世界感到温暖的国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中国的优异表现让西方传统创新强国开始“向东看”。
“在报道东西方国家创新的15年里,我从未见过硅谷如此关注中国对西方技术的影响,”全球创新问题专家丽贝卡·范宁近日为美国《福布斯》杂志撰文说,“‘拷贝中国’的新趋势也常常被人论及。”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近日也刊文指出,近年来,中国已“摇身一变”成为全球创新的领跑者,正在引领新一轮的世界工业和消费潮流。
与安诺杰一样,近年来常把“中国”挂在嘴边的还有澳大利亚人弗朗西斯·高锐。这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关注中国,更多是由于中国近年来显现出的创新活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国。”今年4月,来北京参加活动的高锐对记者说。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专利申请量的井喷式增长。“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来自中国的申请量一年内增长了44%,”高锐说,“中国的表现非同寻常。”
创新在中国已经从指导理念转化为自主行动,如火如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显示,中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活跃度逐步提高,超过40%的受访企业有创新活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也显示,中国在创新质量上再进一步,连续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创新排行的“领头羊”。在国内市场体量、知识型员工、原创专利、高技术出口,以及原创工业设计等单项指标方面,中国都排名第一。
高锐指出,中国不仅在不断提升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并且“正在把创新作为经济战略的核心”。美国《华尔街日报》用“雄心勃勃”来形容中国的创新举动,并认为“这种创新可能最终让全球经济再次走上一条更快增长之路”。
根据新华社、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