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1|回复: 0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开展地学合作搭建平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01: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58f2dd4e09db8cf3.jpg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论坛日前在西安成功举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西安市副市长聂仲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现场,李金发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与孟加拉地质调查局局长瑞沙得·艾克瑞姆·阿里,黑山共和国地调局副局长斯洛博丹签署了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

  李金发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沿线国家开展地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已见成效,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目前,已与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实施了100多个合作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还致力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建设多边合作网络与平台建设,累计为沿线国家培训近1000人次,成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研究中心”、“中国-东南亚南亚地学合作中心”、“中国-东北亚地学合作中心”等6个区域国际合作中心,促进了相关国家地质调查能力的提高,为开展更深层次、更多领域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和桥梁。他强调,下一步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地球科学关键问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的战略研究和规划部署、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及管理机制方面的经验交流与优化等6个方面共同合作,携手共进,开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的美好未来。

  据悉,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国际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下设“一带一路”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专题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多边地学合作与矿业经济发展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高层论坛等3个分论坛。论坛吸引了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的地矿机构代表(含8位国外副部级嘉宾)、国内60余家矿业企业、地勘单位、国土资源厅(局)、地质类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等共计200余人(其中外宾50位)参加。

  论坛上,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渊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与会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进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建星介绍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建设与国际合作进展;高校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马昌前以中国“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倡议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企业代表中国五矿集团副总经理黄冬梅围绕全球矿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此外,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黑山、乌克兰、伊朗等国的代表围绕本国的矿业机构、矿产资源概况、矿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矿业投资政策及合作机遇等内容做了报告,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代表还发布了本国最新矿业权投资交易信息。

  在最后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高层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提出的“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倡议”、“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国际地学合作计划”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代表一致同意,要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的战略研究和规划部署,共同制定地学和矿业领域合作的顶层规划设计;开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及管理机制方面的经验交流与优化,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共同提升地质调查能力和水平,创造“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的良好环境;加强地学新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交流,深化“一带一路”的地球科学联合研究,共同实施大科学计划,推动地球科学的进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领域的合作,开展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填图、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和卫星遥感等领域的合作,支撑“一带一路”区域矿业经济发展;加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海洋地质等领域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该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并促进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地学研究、地质调查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地勘单位、矿业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地质矿产勘查、矿业开发等提供了有效服务。

  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所著《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在今年一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已加印三次,完全是走市场,有需求。对于在此次会上同时发布的刘卫东另一著述《“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商务印书馆副总编李平表示,“这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的权威解读。”

  “从国家大战略上,如今大的机制体制改革,决策科学化是一个很大的趋势,随便拍脑袋做决策的情况是越来越少。”地理资源所研究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表示,对此类大的中央战略,地方和部门官员需要学习理解跟上中央步伐,相关战略研究解读成果的及时出版,对决策科学化及全民素质提高是一重要工作。

  刘卫东及其团队,自2013年9月起开始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在国家发改委西部司的指导下,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等的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对于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产生的国际影响和所取得的良好进展而言,刘卫东表示,相关学术研究明显滞后,一方面学术界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术话语体系来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包括地理环境特点,社会经济结构,法律制度,经商环境,宗教文化等,难以支撑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目前更多是在新闻报道上的热点,在科学问题、方法、理论方面的研讨还是很少。” 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毅呼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对此方面研究应加大支持力度。

  “一带一路”给大家的印象是两根线,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合作平台、合作网络。刘卫东表示,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几条固定线路的贸易路线,,它更是一个文化符号, 沿线各国共享的一个文化遗产。

  刘卫东强调,“一带一路”是双向交流,不是单向输出,不单纯是我国卖出丝绸、瓷器、茶叶以及输出四大发明。诸如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都是通过丝绸之路带来,包括一些蔬菜也是张骞从西域带来的。没有这样的交流,没有我们文化和物质生活的丰富。

  如今企业生产方式在转变,有很多零部件生产活动外包,形成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可以是国内也可以是国外。现在交通技术信息更为便捷,便于跨越空间组织合作。比如,从苹果手机制造网络看,多个国家参与其中,这是全球化技术方面的驱动力。

  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引用了刘卫东两句话: “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发展模式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带一路”建设是“丝路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理念的有机结合,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一种尝试。

  经济全球化是过去三四十年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格局改变的主要动力机制,既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也带来了非常突出的发展不平衡和社会极化问题,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认识到,世界需要新型全球化。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很多国家首脑在演讲中都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为处于全球化边缘的人们提供了发展机遇,将让更多地区分享全球化的好处。

  在中科院院士崔鹏看来,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遥感等工作都能在这一战略上找到自己的施展之地,以前我们经济实力不够,不少研究通常是在别人旗下做,如今,国家经济有实力,中国科学家走出去需要有一个平台,“一带一路”实际就给了一个非常好平台,利用此难得的历史的机遇,扩展自己的业务,使之成为产生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今后至少从地理学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做些事情。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宋长青表示,如今,地理学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从学科建设以及国家任务上怎么去结合发展得更好,希望从组织机构比如中国地理学会能给予更多引导。

  刘卫东认为,与此倡议相关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理学议题值得关注,诸如包容性全球化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地理学研究包括世界格局演化,水、生态、荒漠化等资源环境变化,重大工程的防灾减灾问题,后新自由主义时代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核心要素和驱动机制, 沿线国家的国别地理研究, 包容性全球化框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绿色 “一带一路”等等。

  根据新华社、科学网、中新网、国土部网站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2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