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5|回复: 0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8 1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6b1dc0d0fb53e56d.jpg

  第三方支付是伴随电子商务而产生的一种金融业态,其极大改善了电子商务支付环节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是支撑整个产品体系和交易体系的重要通道。2008年起我国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随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交易额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100%。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自此获得合法地位。2013年以来,通过余额宝投资、春节抢红包、打车等众多消费场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互联网支付行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嵌入更多生活场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这种支付方式。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58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6%;其中,其中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随着移动支付不断拓展支付场景,交易规模增大,催生了非银行支付的大发展、大繁荣。至2016年底,央行发放了267张支付牌照,若按照市场份额算,已形成了3大梯队。比如支付宝、财付通两家支付巨头组成的第一梯队,占到超过八成的份额,而以易宝、平安付、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快钱等8家支付企业组成第二梯队,瓜分约13%的份额,其他的257张支付牌照的市场交易额仅是1.4%。

  近日,人社部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明确将开放社保卡支付结算接口,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拓展社保卡线上支付结算模式,支持线上机构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我们预计该政策会促使更多农村居民和老年人使用第三方支付,用户渗透率将不断提高,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显而易见,如此庞大且较高增速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一旦不稳定甚至风险暴露,其所发散的冲击不仅影响及消费者,最终还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另外,旧的网络支付业务直连模式,也存在许多弊端及风险隐患。比如多头开户,运行维护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支付交易信息碎片化严重,游离于监管之外,很容易变成洗钱的温床。又比如,接口标准与安全规范不统一,多方关系混乱,加上监管上有漏洞,安全无法保障,容易引发诈骗、钓鱼、挪用等风险及违规行为。

  还有,一些支付机构为地方股权交易平台甚至是“野鸡”交易所通过资金结算通道,介入大额支付服务,在为纳入集中清算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在中国,移动支付有着庞大的“粉丝群”,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部分人购物时都会用手机“扫一扫”付款。二维码也成为超市、商场、游乐场、菜市场,甚至早点摊的标配。可以说,中国正迎来“无现金社会”中的移动支付时代。海外移动支付情况如何呢?是否和中国一样,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国内,我买个煎饼果子都可以用手机扫码支付,但在澳大利亚,我出门必须带信用卡或者现金,否则没法儿买东西。”游山是北京大学博士生,目前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做交换生。澳大利亚大多数人习惯使用信用卡,偶尔会使用贝宝(Paypal)等移动支付软件。但他认为,严格来说澳大利亚不存在移动支付,因为贝宝只能在网上购物时使用,线下实体店大都使用信用卡。

  虽说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但移动支付普及率并不高。美籍华人姜瑞克介绍,目前,美国移动支付不流行,多数人使用的贝宝主要是用于网上购物,在超市购物时都使用信用卡。

  杨可心定居加拿大多伦多5年,迄今为止,她尚未使用过移动支付,周围的朋友也几乎没有使用过移动支付。“加拿大信用卡使用十分频繁,这与信用积分制度有关。”信用积分是对居民的财务状况的评估。较高的信用积分比较容易获得贷款,贷款利率也会低一些。“信用卡会积攒信用积分,对买房、买车帮助很大。”

  张燕在日本生活了10年,她介绍,日本的移动支付在发达国家中是走在前边的,但要根据手机系统分类,安卓系统使用“钱包手机”软件,苹果系统使用苹果支付。“日本的便利店、电车、连锁药店等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但会收取3%—5%的手续费,所以很多人更喜欢用智能卡付账。”

  移动支付在发达国家遇冷,那么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又如何呢?难道只有在中国移动支付最受欢迎吗?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移动支付都比较发达。比如非洲肯尼亚,肯尼亚是全球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近五成的民众使用支付软件移动钱包服务(M-pesa),他们可以用该软件解决所有支付问题,甚至还可以购买金融产品。此外,印度也成为全球移动支付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印度移动支付在国内的占有率从2015年的1.5%增至2016年的8%。

  “从国外移动支付整体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移动支付发展很快,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移动支付反而相对落后。”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信用卡支付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消费者向移动支付转移过程还没有完成。而商家对使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也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在一些国家,信用卡支付甚至比移动支付还要便捷。据华人周颖介绍,英国民众有时会使用苹果支付和贝宝来进行线上消费,线下消费主要还是使用信用卡。英国的信用卡大都有非接触感应功能,30英镑以下的金额无需输入密码,只需把信用卡放在接收器上“哔”一下即可完成付款,十分方便。“相反,手机支付时却需要刷指纹,比较麻烦。”

  维萨(Visa)2016年的数字研究报告显示,欧洲移动支付主要集中于线上支付,对于各种线下支付场景的支持力度不够。消费品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在欧洲只有3%的店内付款由手机完成。以贝宝为例,在欧洲各国民众使用的软件中,贝宝可以说是移动支付市场的“大哥”。它可以在190个国家使用,支持17种货币交易,全球超过1.53亿用户。但它也有局限性,即主要用于线上支付,线下支持的商户十分有限。苹果公司苹果支付的合作商家整体响应速度较慢,普及程度并不高。

  截然相反的是,在印度、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里,移动支付却快速发展。

  无现金化已成为近几十年全球各国商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信用卡支付和移动支付是“无现金化”的主要实现方式。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近50倍。然而,为何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在移动支付的发展上会出现“冷热不均、分化严重”的情况呢?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信用卡文化”和“运营方式”导致的。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领先于美国,是缺乏其它可行的非现金支付方式的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信用卡普及率较低,而用借记卡进行支付又较为繁琐,通常需要通过短信、随机密码等认证。相比之下,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支付要简单得多,只需要扫一下零售商的二维码即可。

  有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与美国和其它地区不同,中国没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实际上,中国直接从现金支付跳到了移动支付。

  其它移动支付普及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同中国有相似特点,即移动支付系统方便了零售店购物支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比较习惯于现金交易,移动支付避免了大量现金交易带来的风险,使人们不用奔波银行取现,就能购买到商品。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移动支付在发展中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报告也提到,移动设备让边远地区的人们不用现金即可进行交易,减少了持有大量现金的风险。另外,移动设备还能用于购买必需品(比如电),这样人们就不需要长途跋涉购买必需品或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

  此外,李勇坚认为,国内移动支付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移动支付主导企业的大力推广。“国外线下消费场景的渗透程度远不如国内,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移动支付的领先企业都是依赖于别的业务——支付宝依赖于电子商务企业、微信支付依赖于即时通讯,所以推广的速度快。而国外的主导方主要是硬件制造商,比如苹果、三星等,整合资源的难度大,推广较为缓慢。”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根据十九大报告,未来几年的金融监管趋势,将会越来越严,对“影子银行”、交叉金融、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等比较突出的风险点,尤其是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等一些非持牌金融机构中的风险,监管会更加严格,集中精力整治。

  网联平台的建立及运行,有利于我国金融稳定及进一步监管完善,它不仅为央行管理第三方支付的乱象提供了可能,促进线上支付行业更加规范有序,而且也为网络支付业务的竞争与合作创造统一公平环境。

  当然了,随着网联的清算模式推进,在其统一结算和信息共享的作用下,第一梯队的支付宝、财付通这两大支付巨头,其寡头优势也将有所削弱,或将掀起一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重新洗牌。

  由于网联是由央行引导的清算平台,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不但不受影响,或将带来一定利好,有望获得更优质、便捷、安全的服务。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5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