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4|回复: 0

2018年全球经济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9 0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00f48aa5ffeff22b.jpg

  凤凰iMarkets编译自CNBC网站,高盛分析师表示,今年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好年头,2018年将跟随这一趋势继续表现良好。

  今年,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都在加快。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该国第三季度经济出人意料地增长了0.8%。日本经济已经连续7个季度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了3%。

  高盛分析师锡查尔斯.锡默尔贝格(Charles Himmelberg)周四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2017年是经济增长令人惊喜的第一年。我们预计2018年将出现更多类似的情况。”

  锡默尔贝格和他的团队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促成这一良好预期的因素包括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宽松的金融环境,全球货币政策仍“以历史标准高度宽松”,以及美国财政刺激的可能性。

  世界各地的股市都因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而受益。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17年上涨了14%以上。在欧洲,德国Dax指数今年迄今已累计上涨逾13%。在日本,日经225指数今年上涨了17.2%。

  美国的政策风险是锡默尔贝格在他题为《2018年的十大市场主题:后期乐观主义》的报告中所强调的另一个主题。

  锡默尔贝格表示,“进入2018年,投资者关注的首要政策风险之一是美国通过税收改革法案。在我们看来,第二种政策风险是美国的贸易政策,它看似已经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但在我们看来它仍然活跃”,而且这两种风险“可能是有联系的”。

  锡默尔贝格表示,高盛目前预计,在2018年初进行税收改革的可能性为80%。然而,“如果税收立法未能通过,这将是特朗普执政第一年经历的第二个重大立法失败。”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总统的支持率可能会下降,而特朗普政府将面临在中期选举前实现某些目标的新压力。这可能导致“在贸易和外交政策上更为强硬的立场”。

  自从开始总统竞选以来,唐纳德.特朗普就一直因为保护主义论调而受到批评。特朗普近期在首次亚洲之行中表示,他将重新调整亚洲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这是他“美国优先”政策的一部分。

  这些言论也引发了人们对特朗普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贸易协定的担忧。他要求对这份1993年达成的协定进行重新谈判,或者美国退出该协定。在竞选期间,特朗普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历史上最糟糕的贸易协定。

  不过,锡默尔贝格表示,如果税收改革确实获得批准,这将使特朗普政府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谈判中处于更好的位置,“就像税收改革一样,有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重新谈判也会顺利进行。”

  展望2018年,程实认为,顺势而为依旧是2018年乃至更远未来的投资要义,而顺势而为的前提,是识别趋势。

  在程实看来,2018年,一些既有的长期改变还将继续发生,另一些未有的长期趋势也正在形成。

  具体而言,2018年趋势的方向在于七个方面:第一,全球经济复苏换挡。走过危机十年,全球经济从“危机慢挡”正式换入“增长快挡”,实体经济复苏力度超出历史平均水平,货币刺激的淡出并不会削弱强势复苏的势头;第二,低利率时代继续渐行渐远。全球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还将延续,美国主动收紧,欧日被动收紧,中国相机抉择,低利率环境发生系统性变化;第三,全球都需要一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丰富,对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而言,改革重心虽有不同,但整体推进是大势所趋;第四,多元化涨潮将将开始。多元化从退潮到涨潮的转变是个长期过程,2018年,新兴市场有望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超过七成的增长贡献,而未来数年,新兴市场领跑全球经济的格局还将进一步强化;第五,消费升级全球化。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新经济趋势形成并固化的根本诱因,新中产阶级崛起和微观崛起将引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升级,而中国将继续扮演这一核心趋势的领头羊角色;第六,新技术革命走向奇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停滞,只会加速,而资本市场的助力将加快新技术革命走向大爆发的奇点,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重塑也将不断发生;第七,系统性调整不可预知但不可避免。全球经济风险向地缘政治风险的转化正在进行,2018年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持续倒退几乎难以避免,民粹主义、孤岛主义和新保守主义还将继续威胁可持续复苏,风险并未消失,风险还在积蓄,而VIX指数长期运行于极低水平也意味着一场积蓄已久的调整很难避免。

  程实认为,2018年趋势的回报依旧可观,因此,对于全球投资如何顺势而为,提出七点建议:

  第一,从投资于货币幻觉转向投资于实体经济。2018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将更多由实体经济驱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则会检验真实复苏的含金量,任何能够经受考验的地区、行业和公司,都值得长期投资。

  第二,新兴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依旧具有比较优势。多元化涨潮将将开始,全球资本加速流入新兴市场的势头一旦形成就不会迅速逆转,新兴市场在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将饱含投资机遇。

  第三,稳定和开放的中国市场依旧极具吸引力。宏观乱纪元里,中国经济稳定性具有稀缺性,而作为新兴市场领头羊,中国经济的超预期表现还将持续增强市场信心,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则给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中国资本市场仍将延续相对强势。

  第四,新科技革命内嵌于消费升级的强强联合最具投资想象力。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实际改变正在发生,可见、可感知、可理解的科技应用将带来最具认同感的投资价值。

  第五,全球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各具特色的政策红利。中国的混改,美国的税改,欧洲的体制变革,都将在先破后立的过程中创造可观的投资机会。

  第六,对新时代的长期未来坚定信心。新时代是一个真正走出危机阴影的大时代,全球化将触底反弹,大国崛起将凝聚区域动力,全球经济将进入一段“双核稳定”的快速发展期,资本市场的长期趋势值得谨慎乐观。

  第七,等待短期调整后的最佳发力时机。长周期上行的过程中,短周期波动难以避免,特别是高估市场,亟待一场系统性调整,调整之后,将迎来全面加大投资力度的最佳时间窗口。

  2017年不仅是全球多元化涨潮的重新开始,也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分水岭。我们认为,随着全面复苏势头的继续,欧元区经济增长模式将呈现从收敛到发散的换挡。换挡过程或对一体化进程带来负面影响,风险事件的出现概率会提升。去年底以来,欧洲地缘政治风险有减弱趋势,但依然震荡于高位区间。今年,随着马克龙、默克尔在大选中相继获胜,欧洲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凝聚力得以巩固,民粹主义政党遭遇暂时挫败。但是,脱欧势力仍暗流涌动,比如意大利 “五星运动党”的支持率不断攀升,加泰罗尼亚地区出现独立闹剧,西班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已开始上行。2018年仍然是欧洲各国的主要选举年,短视的政客仍有可能依靠“脱欧”和“本土主义”换取选票,并借助各类政治噱头引起民粹主义的区域性扩散。其中,匈牙利和意大利大选、塞浦路斯和希腊退欧风险等都是潜在的黑天鹅事件事件。移民安置等议题也是欧洲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来源。欧洲的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严重,抚养比的上升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威胁。而外部劳动力输入与内部劳动力流动相辅相成,是欧洲劳动力供给和市场活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截至2015年,国际移民的总量已占欧元区人口的12.2%。但移民对欧洲而言也是双刃剑,在降低抚养比的同时容易催生民粹主义情绪。

  财政政策的分化、工资增长停滞将加剧欧元区的离心力。欧债危机已渐行渐远,但其后遗症仍对欧洲中长期增长构成威胁,特别是欧元区财政政策的协同性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本就脆弱的货币联盟向心力可能进一步削弱。一方面,债务高企的国家财政政策空间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政策态度的不稳定也可能在选举周期放大对结构性改革的阻碍。另一方面,在多元化重新涨潮的情况下,欧元区核心国家继续采取财政刺激的可能性极低,边缘经济体搭便车的难度明显上升。关于工资增长持续停滞等问题,不同经济体对于改革的方向可能持不一致态度。IMF的研究表明,名义工资增速缓慢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特别是对中产阶级带来了负面冲击,其原因既有劳动力市场疲软等周期性因素,也有生产自动化等结构性因素。尽管政府政策可以发挥一定的反向调节作用,但在全球经济再次进入多元化涨潮阶段后,各国经济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对核心国家与超主权治理机制的制度依赖性大大降低。在此情况下,不仅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的集中决策可能面临挑战,欧元区的体制不稳定性也将更为明显,核心国家对于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或再度产生分歧。

  基于我们对欧洲经济基本面、政策持续性和地缘政治的长期研究,结合高频数据和IMF等重要机构的预测,我们判断,2018年欧洲的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延续,增长率预估值为1.8%,通胀水平将相对稳定,预估值为1.4%。

  考虑到欧元区中期增长前景仍未稳定,欧央行的货币宽松不会轻言退出。2018年,受生产率疲弱、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债务高企的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和通胀上升的动能将有所下降。在美联储加速加息、渐进缩表的情况下,尽管欧元区货币政策空间边际收窄,量化宽松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步减弱,但欧央行仍将努力延长低利率的持续时间。

  在欧元区整体延续“低失业率+低通胀”的复苏态势下,经济增长迎来模式换挡,各国间的结构性差异将导致未来增长路径的发散。一方面,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复苏掩盖了欧元区内部基本面的不同,在财政扩张和结构性改革方面,各国的能力和态度并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国家间的抗风险能力差别巨大。另一方面,在多元化重新涨潮的阶段,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核心国家与核心国家之间的政策主张会出现分歧,财政扩张的溢出效应和超主权组织的集中决策能力将受到抑制。

  随着增长模式的换挡,欧元区面临内、外风险的共振。2018年,欧洲各国的大选可能伴随民粹主义的再度袭来。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带来的蝴蝶效应不容小觑,匈牙利、意大利大选,德国的难民问题,英国的退欧进程、塞浦路斯和希腊的脱欧风险都有可能发酵,并演化成为新的黑天鹅。欧元区还面临全球经济环境的冲击,金融条件的边际收紧将对高负债成员国带来压力,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将对经济复苏持续性带来威胁。

  欧元存在一定贬值压力,欧洲市场仍有相对吸引力。今年上半年,由于美元指数出现大幅回调,欧元升值明显。在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更加强势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未来欧元汇率主要受美元表现影响,2018年将渐次贬值,但贬值幅度有限。在基本面相对稳健、宽松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的情况下,欧元区市场仍将具有一定上升空间。

  自上一轮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得益于席卷全球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今年的全球经济呈现出从“危机慢挡”切换至“增长快挡”的特点。自2016年下半年至今,全球经济逐步摆脱持续多年的低速运行态势。在国内需求的大力推动下,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3%的增长,为两年来最高水平。欧元区经济复苏态势稳定,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持续改善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新兴经济体方面,除了中国、印度等“领头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之外,俄罗斯、巴西经济也逐渐“回春”。

  进入2017年,全球经济出现了周期性复苏迹象,发达经济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推动全球贸易明显回暖。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为102.6,达到2011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值;IMF、世界银行等机构也大幅调高了预期,预计2017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从低谷显著回升,达到4.0%。与此同时,今年全球直接投资也显著回升。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7年全年直接投资将达到1.8万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5%。

  另外,从最新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看,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显示全球经济将继续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IMF在10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可达3.6%,发达经济体整体经济增长率可达2.2%,其中,美国、英国、日本和欧洲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2%、1.7%、1.5%和2.1%。新兴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4.6%,其中,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6.8%,俄罗斯将实现衰退后的增长,今年经济有望增长1.8%。

  与往年年底国际机构预测来年全球经济疲弱复苏不同,截至目前,包括IMF、世界银行以及多家投资银行均对2018年的全球经济前景更趋乐观。

  IMF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高于今年的3.6%,达到3.7%。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将略低于今年,达到2%,而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将强于今年,经济增长可达到4.9%。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也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2.7%升至2.9%。

  高盛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在今年全球经济复苏表现亮眼的背景下,2018年全球经济又将是强劲增长的一年。高盛联席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希默尔贝格表示,明年全球经济将达到4%的高速增长。瑞士信贷研报则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微提高至3.8%,通胀率将达到2.7%。此外,企业资本支出加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预计未来几个月,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全球衰退的风险很低。

  慕尼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菲斯特认为,从现存数据和指标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将是非常正面的,还没有看到明显的阻碍复苏的因素。摩根大通在10月2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明年全球企业对产品和设备的支出将有更多的上升空间,这意味着全球企业利润空间的自我强化,将有助于提升世界各地的商业信心和支出。黑石集团首席策略师理查德进一步表示,换言之,明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将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部门的复苏。

  根据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1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