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得到了包括东盟国家在内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东南亚多国积极实现各自国家发展战略与中方对接。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贸易领域逐步拓宽,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长点不断涌现,这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近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访问缅甸时表示,中方提议建设“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昂山素季的赞赏,认为其与缅国家发展规划有很多契合之处,表示愿尽早就此倡议与中方对接。在11月16日的中菲联合声明中,也突出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规划的协同性。
中越两国高层领导人会晤时都确认要开展“两廊一圈”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对接。11月13日发表的《中越联合声明》称,越方欢迎并支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便促进各国间互利合作和经济联系以及地区互联互通,愿同中方落实好业已签署的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文件。
11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主席在老挝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布《中老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共建起自中国云南,以中老铁路为依托,途经若干重要节点地区,抵达老挝南部的中老经济走廊。
泰国总理巴育在“泰国大战略动向”说明会讲话时说,泰国政府制定了20年(2017-2036)国家战略,还将推行“泰国4.0”战略,发展高附加值和创新驱动产业,最终目标是把泰国建成发达国家。会议中特别谈到“泰国大战略动向”要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特别是实现泰国东部经济走廊铁路与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对接,让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成为东盟地区的物流枢纽中心。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其大部分成员国都是APEC成员。50年来,东盟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但是在包容性增长、缩小内部发展差距上,仍然面临一些困局。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国民众海外旅游和消费快速增加,东盟各国越来越多地体验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外溢利好。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为东盟各国克服自身基础设施短板,实现更加包容的增长提供了难得的良机,部分东盟国家已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对接中国资本,期望更好地搭上中国发展的便车。
过去很多年里,东盟各国受西方传播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忽视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利好外溢效应。但如今,这一影响正被大量的经济事实所改变。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6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已从1991年的近80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4522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增长逾40%,泰国和新加坡增长近30%,菲律宾则增长超过20%。1~7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770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完成了升级谈判,且实施顺利。
除了双边贸易,中国、东盟双边投资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大量中国资本进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领域,例如2013年10月和2015年10月,中国、印尼分别签署协议,建设青山工业园和雅万高铁。
2017年前7个月,中国对东盟投资48.2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累计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68亿美元。而双方累计投资额截至7月已达1850亿美元,较1991年的5亿美元增长了369倍。
中国资本进入东盟各国的基础设施领域,正好击中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痛点。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到2030年,亚洲的新兴经济体需要高达26万亿美元的投资,以落实从交通网络到清洁饮水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博认为,中国对外投资模式已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对外投资结构也在从资源和技术向第三产业升级。他强调,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扩大对外投资将发挥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
为此,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开始采取措施对接出海的中国资本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美国彭博新闻社认为,中国投资正以空前速度改变着东南亚各国。
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是多元化的,除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是另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中国企业已在东盟国家建立了多个工业园区,例如泰国的罗勇工业园、印尼的青山工业园、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工业园等。这些合作从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禀赋出发,结合中国产业发展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带动东盟相关国家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则与这些产业合作项目相辅相成,为其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过去,东盟国家仅将工业园区视为中方企业“走出去”项目,因而对其建设不太重视。但随着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经济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对其发展的正向外部效应,不少东盟国家开始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自己的地区发展规划,有的还建立了经济特区,并将其作为下一步经济增长的依托。
虽然在建设特区的资金等方面,东盟各国还主要依赖中国资本,但相比过去单纯接受中国投资建设产业园,设立经济特区无疑表明,东盟各国更加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将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马来西亚是较早设立经济特区对接中国资本的国家。2007年就设立了东海岸经济特区。该特区包括彭亨、登嘉楼、吉兰丹和柔佛4个州,占地3500英亩,濒临南海的关丹港和马中关丹产业园都在这个特区内。目前,由中国作为主要投资方的一家钢铁企业已落户该特区。这家企业规划占地700多英亩,投资超过56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87亿元人民币),建成后能容纳5000多人就业。
如此规模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只供应马来西亚市场,实际上它面向的是整个东盟市场。为此,马来西亚正在扩建关丹港,同时,规划修建横跨马来半岛的东海岸铁路,使特区东连关丹港,西连吉隆坡以及马来半岛西海岸濒临马六甲海峡的港口。
这家企业的设计模式与东盟合作初期开展的东盟工业化项目有不少相似之处,当时的项目依赖日本资本,由当时的东盟五国(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各建一家企业,产品供应五国市场。后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项目没有成功。几十年后的今天,马来西亚通过设立特区,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利用中国资本把当年的工业化项目做了起来。
近些年来,中国和泰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和投资额不断增长。2016年,泰国成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额从2006年的1584万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40724万美元。
除了马来西亚,2016年10月,泰国通过了《东部经济特区法案》,计划建设东部经济走廊,这是东盟国家政府设置经济特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案例。根据该法案,泰国希望未来吸引外商对十大目标产业进行投资,从而提升泰国的产业结构,增强泰国的综合竞争力,使泰国免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泰国明确表示这个特区将通过铁路与中老铁路连接起来,对接“一带一路”。
泰国政府表示,未来5年,将为该经济走廊包括的差春骚、春武里和罗勇三府吸引至少1.5万亿泰铢(约430亿美元)的投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包括扩建乌塔堡国际机场和兰乍邦港,修建曼谷至罗勇的高速铁路,以及完成区域内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建设等。目前,泰国政府已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吸引中国投资进入走廊建设。
除此之外,中泰旅游交往、文化往来密切,“中泰一家亲”深入人心,中国游客赴泰旅游也成为泰国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2016年,泰国接待入境游客3257万人次,中国游客就达到877万人次,约占四分之一,较上年增长10.56%。
“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机制的提出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提供契机,巴育政府提出建设“东部经济走廊”,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泰铁路项目逐步推进,两国各领域合作仍将持续发展。
我们先后访问了朱拉隆功大学安全与国际事务研究所(ISIS)、泰国外交部、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等机构,通过与政府、学者和媒体交流,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进展、中泰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中泰铁路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于泰方关心的中泰双边关系、中泰铁路合作等问题,中方学者们也给予了详细回应,指出中泰关系基础牢固,合作空间广泛,但仍需通过建设示范项目引领合作。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合作以自愿原则为基础,各国均可参与,且地位平等,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引导下实现互利合作。泰方也表示中泰关系发展迅速,高层往来密切,省级合作深入,为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新华社、《环球》杂志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