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夏普品牌在美洲(除巴西)市场的使用权,海信和“新夏普”的官司大战愈演愈烈。12月5日,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正式就夏普诉讼海信一案作出判决,支持海信提出的动议,并裁定该案件必须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该案才有继续审理的可能。
南都记者了解获悉,针对夏普在北美提起的诉讼,海信上月也作出了“反击”,分别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产品专利侵权。
在彩电业内人士看来,双方诉讼战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海信和夏普的目标都是全球彩电老三,目标一致自然成为最大对手。目前,全球彩电的老大和老二分别是三星和LG。而海信已在2015年和2016年蝉联了两年的全球彩电业的老三。
争夺全球彩电业第三名
海信和“新夏普”的官司大战,背后涉及新、老夏普的历史遗留问题。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2015年夏普将其在北美的墨西哥工厂交给海信,同时将巴西以外美洲市场上夏普商标的五年使用权也转让给了海信。这是“老夏普”做的决定。但至2016年,富士康入主夏普,“新夏普”向海信要回夏普品牌权时遭到拒绝。
此前,海信总裁刘洪新在媒体开放日活动上向南都记者透露:“夏普通过多个渠道表达了收回品牌授权的想法。但海信重合同、守信用,我们严格按照合同来办事。夏普品牌在美洲运营得很好,无意改变。”而对于双方的诉讼大战,富士康相关人士透露,起诉案件一直是夏普总社在负责,他们对此事了解不多。
除了北美市场,南都记者获悉,如今海信和夏普的官司也从美国打到中国。今年11月,海信分别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在中国国内销售的电视机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
在业内看来,这是二者矛盾进一步升级的表现。家电产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向南都记者总结了三大原因,首先海信和夏普在海外市场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而他们都很重视美国市场;其次,在中国市场,2016年下半年以来,夏普动作特别大,尤其是价格力度空前,导致夏普电视销量急速提升,挤压到别的品牌,而海信是中国市场彩电销量的主要品牌之一,正是夏普扩张地盘的“受害者”,于是二者矛盾进一步加剧;第三,夏普和海信的目标瞄准的都是全球彩电老三,自然成为最大对手。
南都记者梳理海信2014年-2016年财报发现,2014年度海信电视以5.6%的出货额占有率排名全球第四位。转折点就在2015年,当年正是海信加大了美洲、欧洲等国际重点市场的推进力度,成功收购夏普墨西哥电视工厂及其电视业务,并在2015年跻身全球彩电销售三强,并于2016年继续保持第三名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陈振国此前向南都记者透露,在富士康的操盘之下,夏普全球市场都在复苏。
北美博弈结果影响市场地位
目前,北美的博弈暂时没有结果。不过,富士康已等不及有结果后再出手美国市场了。此前,陈振国对南都记者表示:“夏普在美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果北美收不回来,我们也不会放弃市场。”据透露,富士康在美国已投资高端电视品牌flyeagle(飞鹰),飞鹰将全部生产8K电视。除此之外,富士康自主运作的中低端品牌“富可视”也将进入美洲市场。
不过,刘步尘向南都记者表示,海信在北美的电视销量大部分是用“夏普”的品牌实现的,海信自主品牌销量很低。一旦让出夏普授权,则北美市场销量将一落千丈。
按照此前约定,夏普品牌的使用期只有5年,之后海信将如何应对?昨晚,海信北美公司向南都透露,每年北美市场电视销量中,海信和夏普两个品牌基本各占一半比例。海信电器向南都记者表示:“我们对夏普的运营输出了技术和渠道,不存在谁依赖谁的问题。”
刘步尘建议,海信应该将国际市场的经营重点,放在自主品牌上。否则,即使成为全球彩电老三,海信含金量也不高。在经营国际市场方面,建议他们向同城的海尔学习,海尔国际市场开发一直以自主品牌为主。
至于“新夏普”和海信在中国的专利官司,刘步尘认为,最后孰赢孰败,还不好妄加揣测。但不管胜负如何,对双方的影响都比较大。假如海信赢了,则夏普相关产品有可能被要求停止销售,对夏普影响会很大;如果夏普赢了,则相关产品继续在国内销售,将进一步挤压海信等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空间,将对海信造成较大冲击。
双方诉讼梳理
“新夏普”在新加坡起诉海信。今年5月,新加坡仲裁中心裁定夏普继续履行合同,不得扰乱海信在美洲区的正常经营。
今年6月,“新夏普”在美国加州和纽约发起诉讼:以海信销售低质、低价夏普产品为由,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品牌。
夏普后又紧急撤销在纽约的诉讼,随后又在加州法院修订其诉状,“索赔”1亿美金。
今年11月,海信分别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在中国国内销售的电视机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
采写:南都记者 莫柳
来源:南方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