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科学到应用,应做到一是一、二是二,而不是在1后面肆无忌惮地加0。
“2分钟沙漠变良田”、“即将消失的沙漠”、“北部省份要狂欢了”……这种巨变,源自一项“用胶水让沙漠变良田”的“黑科技”。它是重庆交通大学力学教授易志坚带领研究团队研发出的一种纤维黏合剂。最新进展是,该技术取得实验成功,将4000亩实验沙漠改造成良田。
然而,实验毕竟只是实验,试验田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在现实的沙漠治理中就一定可行,就一定可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且,其“沙漠转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仍有待时间考验。事实上,即使在科学界,这仍是个有待验证的技术。
比如,针对“沙漠变良田”的设想,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风沙物理室主任屈建军就称,沙漠缺的是水而不是土;一招让沙漠硅元素变成了其他元素,明显误导公众。
网络是一个放大镜,有时候一滴水,就能被看成一片海。从纤维黏合剂到“沙漠消失”的逻辑链,嗨得有些过于浮夸。
治理沙漠,或者说改良生态环境,不是仅仅靠力学就能实现的。作为单纯的科学研究,纤维黏合剂算是一种科研成果,但是水土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综合的工程,需要很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转变。
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的沙漠都该被改造,沙漠和草原、湿地、湖泊等一样,都是有机生态的组成部分,过分改造沙漠,尤其是原生沙漠,还可能引起气候变异、导致生态不平衡。所谓“让沙漠消失”,并不见得是好事,反而充满未知的风险。
从专业的科学实验室到民间的大众网络,有一道认知鸿沟。这种信息差和知识差,往往会把一些还在初级实验阶段的科学研究,脑补成改变现实的神技。比如,在该事件当中,纤维黏合剂竟然被通俗成了“胶水”,于是乎,用胶水让沙漠变良田的“神技”就问世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重申科学精神。尊重科学,并不仅仅是说,用科学的原理,通过科学的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不能在大众传播端夸大甚至歪曲科研成果。从科学到应用,应做到一是一、二是二,而不是在1后面肆无忌惮地加0。
少一些盲目和激动,多一些辨别和思考,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应有的传播素养. 来源: 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