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2|回复: 0

“小慢车”的升级是铁路部门敢于创新的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0 23: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784298c7b2b83b9f.jpg

  在东北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辆贴心的绿皮车,“它”翻山越岭,见站便停,连接起乡镇和山村,几十年来“它”一直服务于沿线的乡镇百姓,是当地居民日常出行和贩卖自产山货农产品的主要交通工具。被当地人们亲切的称为“贴心小慢车”。

  吉林至图们间有一趟4343/4次列车,它全程运行401千米,途中停靠13个车站,6个乘降所。是唯一一列通往延边地区的绿皮车,为带动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资源流动和人文交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秋风拂过,稻田变得金黄,又到了每年山货盛产的季节,对于居住于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带着自己在山上采摘的各种野菜、野果,乘坐着4343/4次列车去往沿线的城镇出售了。出售各种山货是山区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对于这些微薄的收入来讲,这趟小慢车最贴心的地方莫过于它的车票价廉和逢站必停了。既节省了开支,又免除了乘坐小客车倒车的烦恼。只要是出行,这趟小慢车必定是当地老百姓的首选。可以说,是这趟“小慢车”拉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带领着山区的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所以沿途的老百姓都对这趟小慢车充满着深厚的情感。

  汽笛声鸣过,一趟趟承载着希望的“贴心小慢车”缓缓开来,这趟列车沿途都是林海雪原和大山深处,公路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大雨大雪过后,封路、断道是常有的事情。此时唯有把县、乡、村连接起来、安全可靠地“贴心小慢车”,是助力山区百姓进城、就学、求医、赶集、回家的“最可靠地生命线”。

  为方便山区旅客出行,列车也专门为山区老百姓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在列车上,铁路部门先后推出了旅客出行车次咨询服务、吉林、延吉市公交汽车引导服务、设置爱心帘方便母亲为婴幼儿哺乳等等,列车还备有一次性水杯,在早、午用餐时段开展送水到坐,全程保证不间断供应开水。很多山区旅客受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所限,不能经常洗澡,由于时常上山采摘和出门买卖山货,难免有时累了想躺在坐席上休息一会儿,可脱鞋休息就会影响他人乘车。针对这个实际问题,乘务员想出了“文明小鞋套”的应对办法,旅客可以按自己所需像乘务人员索要方便口袋套在鞋子上,即不污染坐席,又不污染环境。这趟列车还为旅客配备了充电宝、编织袋、包装绳等物品,解决旅客乘车时遇到的小难题,整趟列车由内而外处处为百姓着想,全心打造方便百姓的“贴心小火车”。

  时光荏苒,时代变迁,但永不会变的是铁路服务百姓的情怀,“贴心小慢车”在漫长的岁月中就一直本着这样一种为民服务的情怀行驶在在林海雪原之上,日复一日的为一方百姓造福。

  “野生猕猴桃每斤五元钱,有意者请到三号车厢购买”,你能想象吗,这条广告其实是由列车广播员播出的,而类似的语音已经在运行于贵州境内的5639次、5640次绿皮慢火车上循环播放了二十年,车厢变集市的场景可以说每天都在上演。

  从贵州玉屏县开往省城贵阳的5640次列车,全车只有11节车厢,比一般的普速列车还短,别看这样,每天上车的乘客可是一点儿都不少。在这列火车开行的二十年间,每天都会有不少苗族群众挑着蔬菜和山货,前往凯里市贩卖,四个多小时后,他们又乘坐5639次列车返程回家。这样的旅程一般人可能觉得太慢,但对于沿线百姓来说,这条路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扶贫“小慢车”带动百姓增收创效,也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为温馨的交通工具。“小慢车”没有安排餐车,没有设置卧铺,却依然深受百姓欢迎,这与铁路部门始终如一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宗旨密不可分。从1997年运行至今,“小慢车”从未涨过价,票价虽然低廉但服务质量不低,让沿途百姓感受到铁路的深切热情、浓烈真情。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各个省市都在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不断发展提速。铁路也不例外,作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铁路一直在抢险救灾、北粮南运、农民专列运输等满足百姓首要需求上持续用力,铺就百姓脱贫路、致富路,继续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打胜仗、提士气。高铁的不断创新提速展示了铁路“大作为”,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开行的扶贫“小慢车”,用另一个侧面彰显了铁路“大情怀”。

  “要致富先修路”,这些年,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对中西部扶贫地区的新线建设,一条条铁路线承载着山里人脱离贫困,又承载着山外人去探寻神秘,打破原有的阻碍屏障,让偏远、贫困地区和繁华、富裕地区互通共享。铁路编织的同心结也让五十六个民族连结地更紧密,努力实现团结和谐、共同富裕的目标。

  铁路部门精准扶贫,圈定靶心,结合贫困地区经济特点,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灵活把握扶贫需求,借助自然优势实行绿色发展,让经过青山绿水滋润的山货特产走上百姓餐桌,走向国际化平台。铁路部门精准扶贫,稳固重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花开并蒂”,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愿景变为现实。

  如今的高铁时代,很多列车小站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平均时速仅有四十多公里的扶贫“小慢车”依然环绕着历史的光影,承载着百姓的希冀,继续在广袤的西部大地驰骋,让铁路的“大情怀”在山水之间萦绕,在百姓心底流转。

  从成昆铁路线上将无数人送出大凉山的“小慢车”,到运行在辽沈大地上的“乡村小火车”;从内蒙草原深处“自家人的公交车”,到宁夏贺兰山深处的“铁路公交”……人们不禁要问,铁路部门算的是哪笔账?

  窃以为,这首先是一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账。贯彻落实好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铁路部门来说,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坐得上火车、坐得起火车。为此,近年来铁路部门一方面加大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目前营业里程已经扩充到9.5万公里、占比76.6%;开工建设了12个铁路扶贫干线工程,投资达230多亿元。另一方面,在高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铁路部门不忘被“发展快车”落在后面的群众,继续保留、加开了一批“铁路公交”或者“乡村火车”。仅今年春运期间,沈阳铁路局开行的“站站停”绿皮车就多达75对。

  这也是一笔铁路发展为了谁的“民心账”。为了人民的发展,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并且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当前中国高铁让城市间居民出行越来越方便。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补齐发展的“短板”则极为重要。

  民众所需即是发展方向。于是越来越多的“小慢车”给了我们答案。这些运行在偏远山区和乡间的绿皮车,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百姓出行,还便于他们携带包括行李、农产品、甚至还可能有活物在内的物品。而且这些火车最大的优势,还在于票价便宜,让老百姓省钱。像沈阳铁路局锦州到南票的列车,42公里线路经停6个站点,全程票价才4元。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小慢车”虽然速度慢,但服务质量却从不“怠慢”。铁路部门不仅在列车上提供充电宝、纸水杯、电子查询列车时刻等多种便民服务,还在部分列车上建立了慈善捐赠点,定期向沿线贫困山区、学校运送慈善物资。这既体现了铁路企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彰显了企业的社会担当。

  扶贫,根本在“精准”。眼下,中国到了扶贫脱贫的关键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加大力度,如何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地,是扶贫的根本。就拿喜德县沙马拉达乡来说,那里海拔2478米,地处偏僻,不通公路。那么,对于当地百姓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乡与县之间能够流通起来。这样能在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平衡当地物品、教育等资源,达到共享目的。总的来说,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将简单直接物资式帮助的“输血式”转变成融会贯通的“造血式”的扶贫,才能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扶贫,关键在“特色”。任何一个参与扶贫的企业,任何一个被扶贫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不能复制粘贴,也不能模拟作秀。铁路的公益扶贫列车多经远贫地区,出行需求量并不旺盛。因此,铁路需要承担大量营运亏损补贴。这就需要企业的大情怀和大格局。扶贫小慢车的开行是适合铁路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一条特色之路。不仅解人之所需,也更好地诠释了高铁精神的时代意义。其根本在于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把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不断串联结合起来,为贫困地区引进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改变世界的动力,是时代进步的灵魂。“小慢车”的升级,同样也是铁路部门敢于创新的结果。善于在需求侧发掘亮点,敢于在供给侧及时跟进,自会有生机无限。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东北新闻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3 1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